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高中>高一>沪教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数学:4.4《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教案(3)(沪教版高一下)

    4.4(3)  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换底公式一、 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解决不同底数的对数式之间的运算,引入了换底公式.本节课是对数的第三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数的概念以及在底数相同情况下的对数式运算,因此要在将对数不同底数转化为相同底数的运算上重点讲解,和学生共同经历由不同底数转化到相同底数的过程.二、教学目标设计1.掌握换底公式及其应用;2.形成归纳、猜想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应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和证明对数恒等式.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3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数学:4.4《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下)

    4.4(2)对数的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数这一内容本身就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因而掌握对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一方面,对数的运算要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以及对数的方程起到铺垫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数的运算和实数的运算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运算性质的记忆和理解,主要采用让学生自己发现性质的方法,并进一步判断辨别容易出错的问题.这一部分里证明性质时强调了与指数运算的结合,为后面讲解反函数作铺垫.当然在这个内容中运算法则的熟练运用尤为重要,因而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练习强化,理解记忆也是必要的,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3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数学: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沪教版高一上)

    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案例背景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案例叙述: (一).创设情境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数学:4.4《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教案(3)(沪教版高一下)

    4.4(3) 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换底公式 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解决不同底数的对数式之间的运算,引入了换底公式.本节课是对数的第三课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数的概念以及在底数相同情况下的对数式运算,因此要在将对数不同底数转化为相同底数的运算上重点讲解,和学生共同经历由不同底数转化到相同底数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掌握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2.形成归纳、猜想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换底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应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和证明对数恒等式.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设..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 数学:4.4《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教案(2)(沪教版高一下)

    4.4(2)对数的运算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数这一内容本身就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因而掌握对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一方面,对数的运算要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以及对数的方程起到铺垫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数的运算和实数的运算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运算性质的记忆和理解,主要采用让学生自己发现性质的方法,并进一步判断辨别容易出错的问题.这一部分里证明性质时强调了与指数运算的结合,为后面讲解反函数作铺垫.当然在这个内容中运算法则的熟练运用尤为重要,因而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练习强化,理解记忆也是必要的,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数学:4.4《对数的概念及运算》教案(1)(沪教版高一下)

    课题4.4 对数的概念及运算(1)——对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解决“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我们引入了新 的知识——对数。本节课是对数问题的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存在的疑惑,因此要在对数概念的形成上重点讲解,和学生共同经历由指数式提出对数概念的过程。由于指对数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指数的性质特点考察对数中对于底数、真数以及对数的取值范围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对数的意义,掌握底数、真数、对数的允许值范围; 2.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9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6条记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