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高中>高一>华师大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历史:4.16《灿烂的文学艺术》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虹口高级中学 王芙蓉 [教学目标] 1. 知道李白、杜甫、王维的诗坛地位;知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知道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技巧。理解大唐呈现灿烂文学艺术的原因所在。 2.通过对唐诗的阅读以及书画作品的欣赏,汲取相关信息,进而初步掌握解读文学艺术作品的角度与方法。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欣赏灿烂的文学艺术,体会文艺作品与时代的关系,认同大唐给后人与世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欣赏唐诗..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4.15《中外文化交流》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十五课 中外文化交流 复兴高级中学 朱文波 [教学目标] 1.知道丝绸之路开通的渊源;知道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及其基本概况;知道东亚文化圈的概念及特征;知道唐朝与日、新罗的交往及其与日、新罗等国文化的互动融会。 2. 通过完成“读图学史”栏目的过程,初步掌握从图片中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唐朝丝绸之路全盛的原因”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相关史料阅读,初步学会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及“论从史出”的理念;通过完成“练习与测评”栏目以及“东亚世界共..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4.14《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教案 一、初唐的繁荣——贞观之治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 1、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①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明智地实行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②他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地进行,关键在于广招贤才,知人善任,因而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重任..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4.14《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十四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北郊高级中学 安世皓 [教学目标] 1. 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概况;知道唐太宗的治国之道;理解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展现了其虚怀若谷、开明廉洁的一代明君形象,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的重要性,在唐玄宗前期终于成就了“开元盛世”。 2. 通过对《资治通鉴》等有关唐朝两位皇帝事迹的历史资料的阅读和分析,掌握分析材料,提取与回答问题有关信息的方法。进而使用此信息来解决唐朝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所作所为的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使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法。通过对唐..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4.13《隋唐政治新格局》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十三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复兴高级中学 徐宁 [教学目标] 1. 知道隋唐重建了大一统政权;知道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的新官制;知道三省六部的名称、职能及隶属关系;知道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事的处所;知道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知道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理解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创设是隋唐政治新格局的重要体现。 2. 通过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初步学会阅读史料、并从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识读“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联系秦汉制度,分析三省六部..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3.12《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上海北虹高级中学 付文治 [教学目标] 1.知道南北朝的历史更替;知道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知道民族融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特点;理解孝文帝改革对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进步的重大贡献。 2.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分类整理、运用历史信息的方法,顺利总结南北对峙时期的社会特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提炼史识的能力,提高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完成对中华民族分裂时期历史的再认识,进而能够把历史放置在较长的历史时段,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来观察认..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3.11《割据与分立》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崇明堡镇中学 杨云云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了解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实力均衡的结果;理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知道夏到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理解东汉末年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原因;知道三国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2.通过讲述所掌握的三国鼎立的知识,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曹操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初步具备分析历..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教案 一、“新”朝建立和王莽改制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为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推行一系列“托古改制”的举措。但不合时宜的改革并为奏效,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遭到强烈反对。在相继起义的绿林军和赤眉军打击下,新朝政权迅速覆灭。 二、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群雄征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背景)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3.10《东汉的兴衰》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上海第五十四中学 周如云 [教学目标] 1. 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情况;知道刘秀的“柔道”政策是“光武中兴”的原因所在;知道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的基本概况;知道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 东汉王朝衰败的主要原因。 2. 从观察图像和阅读文献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掌握归纳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特征的方法;从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共同原因和作用;比较东汉豪强地主田庄与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异同;比较王莽“治天下”与刘秀“安天下”的不同效果中,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 3. 通过对王莽“托古改制”的分析..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3.9《汉武帝时代》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三单元 汉武帝时代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教案 一、从“无为”到“有为”——制度的调整 1、背景:①“清静无为”导致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不稳定 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厚,西汉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③汉武帝雄才大略,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2、表现:政治上——①加强皇帝集权,裁抑丞相职权:(具体措施)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3.9《汉武帝时代》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行知中学 皮德涛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武帝“有为”的历史背景;知道刺史、西域、董仲舒等历史名词和人物;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2、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剖析,学会分析汉王朝政策实质的方法;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选择,学会分析学术流派的主要思想与王朝统治之间关系的方法,能够深层次把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本质。 3、通过汉武帝国策的转变,增加对国家政策调整依据的认识;以卫青、霍去病等人的事迹,来培养国家意识以及爱国情感,最终达成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有效渗透课堂的目的。..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2.7《秦末农民起义》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教案 一、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1、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2、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2.6《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案(华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秦统一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师生共同分析秦统一的原因,并初步学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来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通读阅读文献史料,解读商鞅变法的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重点与难点] 秦统一的原因。 [教学设计] 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总体来说,此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社会大转型:..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2.5《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上外附中 林镇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从“旧封建”向“新军国”的大转型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方面面发生的剧烈变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和学生一起重新解读他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并掌握从历史故事中选择、提炼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自由讨论和学生自己的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归纳法——需从芜杂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且没有预设答案的归纳。 3)通过向学生展..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历史:2.5《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教案 一、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西周“封邦建国”——秦中央集权大一统 1、经济生产领域:(农业·生产力)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业·生产关系)①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②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③各国推..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44条记录        下一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