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高中>高一>下学期>中图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地理(中图版必修2):4.2《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材分析      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解决好环境问题,首先必须处理好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而要认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本节教材首先从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导入。简述各个历史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继而从中总结经验..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地理(中图版必修2):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课标要求     1.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分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活动建议:联系实际,撰写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并展示交流;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守则;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课标要求: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理..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2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一课时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课标解读:①了解农业生产概念、特点及常见分类;②理解区位的含义;③引导学生找出农业区位因素,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区位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联系..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地理(中图版必修2):2.3《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

    第二章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不同地域城市发展的差异如我国南、北方城市发展的差异、世界上不同大洲城市发展的差异,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人类活动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地理信息,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并能从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举一返三对本地城市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2.2 城市化1

    城市化一、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课程总体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标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3、《城市化》的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  教学内容的确定     依据..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1.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区分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数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讲授过程]:[情境创设]有一片草原,放养着一定数量的牛羊,有一户人家在此幸福地生活。迁来了一户人家,也带来了一批牛羊,当然也可以一起幸福的生活,但迁来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不能够养活更多的牛羊,所以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始下降,但仍然可以维持生活,但不能够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人越来越多,这片草原所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质量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为其环境承载力。一、环境承载力:..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1.2人口的迁移(中图版)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人口的移动》[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分析人口的移动因素[重点难点]:人口的迁移原因[讲授过程]:[探索活动]读图回答问题:[问题]世界人口的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问题]为什么人口要迁移?经济因素,因为人口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移动。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按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1、国际人口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问题]在新大陆发现后国际上..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6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3-12 星级:四星级


    立即下载
  • 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课标要求: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各个影响工业..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20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2.3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课标要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运用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2.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在民居建筑、饮食、服饰、民间艺术、歌舞等方面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3.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及建筑所反映的城市地域文化。(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践,锻炼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学会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表达结论的能力。2.锻炼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文化”的思维方式。(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各种地域文化及..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20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2.3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2.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体会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地理图片资料的比较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的影响。2.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对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客观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20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2.2 城市化1

     城市化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知识与技能1、课程总体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标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3、《城市化》的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教学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城..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20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地理:4.2《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中图版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2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 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三、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 四、教学..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中图版必修2)

    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 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三、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 四、教学过..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案(中图版必修2)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 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三、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 四、教学..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10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35条记录        下一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