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
 

单元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第2节《菱形的性质》参考教案

    19.2菱形菱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概念及其特殊的性质。    2.学会识别菱形。  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特殊特征与性质的探索过程。  难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矩形纸张、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矩形的性质是什么?    2.识别矩形的方法有哪些? ..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第2节《菱形的判定》参考教案

    19.2.2  菱形的判定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菱形的两个判定定理,并会用它进行相关的论证和计算.    2.会根据已知条件画出菱形.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菱形判定条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2·1·c·n·j·y    2.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    3.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计算.    三..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2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第1节《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19.1 矩形矩形的性质一、教材分析  矩形是最为常见的平行四边形,本节教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进行演示,让学生以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为基础,通过适当的类比迁移,数学说理,分析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揭示矩形的概念与所具有的性质。进而通过例题,练习题的分析与解答,让学生学会运用己得的矩形性质解决简单的推理与计算问题。本节教材注意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把矩形性质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理性思考获得新知,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2 星级:五星级


    立即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第1节《矩形的判定》参考教案

      19.1.2 矩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法设计: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教学重点:矩形的判定.  教学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引入新课  设问:  1.矩形的判定.  2...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2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第19章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19.1 矩形19.1.1 矩形性质教学目标透视:1、让学生利用木制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探索矩形的定义,以及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2、会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4、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透视: 矩形的识别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准备:三角板、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木框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  巩固练习:书本 习题3、4二、探索新知  探索:用木制的平行四边..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6-01-0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20.1.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学生姓名:         班级:              授课时数2课时 第1课时、总第50课时、主备课人:      备课组长签字:一、先学.1.学习目标.①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2);②通过逆命题的猜想、操作验证、推理证明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发现的过程.2.学习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2);难点:平行..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23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

    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 班别 姓名: 知识回顾: (1)一般三角形 全等的条件 1.定义(重合)法 2.SSS 3.SAS; 4.ASA; 5.AAS. (2)直角三角形 全等特有的条件:HL (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一,基础练习 1、,若△ABC≌△DEF,(1)若∠A=350,则∠D= 度;(2)若AC=3 AB=6 BC=4 则DE= 2、如图2,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M=5cm,∠D..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6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全等三角形的识别(1)教案

    教案:课题§15.5.1三角形的全等(1) 课型:新授课 审核:初二数学组 时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识别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掌握边边边(SSS)全等识别法,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创造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通过画图、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SSS全等识别方法。 A 教学过程 ..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6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角边角(教学设计)

    初 中 数 学 教 学 设 计 海口市云龙中学 庄咏欣 >教学设计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第二课时) 课题 角边角 项 目 内 容 理论依据、意图或教学媒体运用说明 教 学 分 析 教 学 内 容 和 地位 《角边角》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第二课时,它是同学们在学习了三角形有关要素、全等图形的概念的学习以及学习第一种识别方法“SAS”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为后续学习内容奠..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6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18.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8.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本次说课的内容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十八章第三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第一课时,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全等三角形是实验几何的最后一章,又是后续内容进入论证几何的学习的入口。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理,其实质就是证明,说理的格式就是证明的格式。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为今后证明线段、角相等以及辅助线的添加作好了准备。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第一节课,通过第一个判定定理的推出和应用,使学生..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3-06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10条记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