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数学>六年级>下学期>人教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小学数学计算题错误案例及矫正办法刘永祥[1]

     小学数学计算题错误案例及矫正办法 南大港管理区一分区一完小   刘永祥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常常碰到不少学生在计算上了错,把这些错误原因都归结成学生的“粗心、马虎”是不正确的看法,其实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根据几个案例分析如下。案例一:错解:24×5=100           正解:24×5=120错误原因:学生在储存信息时,受生理、时间等储多因素影响,使存储的信息暂时中断或消失,从而造成遗忘性错误,所以遇到24×5会条件反射为24&tim..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圆面积教学设计

                                  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圆的面积》设计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提出了圆的面积概念,接着让学生尝试运用以前曾多次采用过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引导学生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再一次让学生熟悉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策略。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文档

     空间与图形(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二)复习目标:1. 知识性目标:引导同学们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 过程性目标:引导同学们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3. 情感性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转化”的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难点:通过回忆、讨论有条理地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能用..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统计图练习

     潞城市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主备人                 参与者六年级数学教师               时间            学习内容?合理存款课时1周次学习目标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一、设置场景,提出课题进行讨论   1.出示场景图: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1)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六年级数学(教)学案3

     潞城市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主备人                 参与者六年级数学教师               时间            学习内容?合理存款课时1周次学习目标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一、设置场景,提出课题进行讨论   1.出示场景图: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1)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圆柱的体积

     课 题圆柱体的体积主备人黄海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2.能力目标:能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生活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柱的体积公式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教案,水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

     课 题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课主备人黄海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力目标:能解决一些有关圆柱侧面积或表面积实际生活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第三单元 比例

     第三单元  比例第1课时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页码32~34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全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重点和难 点重点: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 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具准备课件或投影片教后随 笔准备练习1、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看你有什么发现?5:8     4:6    12:20    10:251.5:2.5   5/12..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⑵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比例》复习教案

     1.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举例:国旗的长为2.4米,宽为1.6米。国旗的长宽比为2.4:1.6=1.5;教室的长为60米。宽为40米。教室的长宽比为60:40=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比的化简: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7-12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代数初步知识教案(共3课时)

    代数初步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与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公式、计算法则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等。 进一步认识理解并区别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熟练正确地用方程解答有关的文字题,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过代数的初步知识,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复习,首先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 基本复习 用字母表示数 自学教材92页第一自然段,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或者优点。 用字母表示下面的公式。 路程(S) 时间(t) 速度(..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4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量的计量 1

    量的计量 教学内容: 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P88-89。 教材分析: http:// / 本内容的复习,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整理”,二是“改写”,教师首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想:我们学过那些量?它们有哪些计量单位?引导学生分小组整理。在此基础上,在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量的改写,从而引导学生回想、再现、巩固积雪的改写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结合具体情景感受不同的单位,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单位;掌握相邻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意识到单位即数量中的“量”。 2...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4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统计表教案

    统计表教案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这一节教学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这里没有重复教学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教材通过一个例题教学含有..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4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折线统计图 1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设疑激趣 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已经学会了制作条形统计图,常用的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出示从报刊或图书中搜集的一些..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4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扇区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制作扇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渗透“实践第一”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设疑激趣 以旧引新 回答。圆周角的度数是多少?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 板画。画一个半径为30厘米的图形。 二、读讲探究 (一)读书 打开书,带着以下的问题自读68--69页,边读书,边思考以下问题,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出标记,把..

    类型:教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4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19条记录        下一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