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语文>高三>人教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数学与文化

     数学与文化SJYZ6101教学重点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练出文章论述的要点。   钩玄: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教学方法提炼文章的要点,可以利用作者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述探索文章的内涵,可以分析作者的某个观点,也可以阐发作者的主要思想。作者介绍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1988年夏季的一天,作者和几位朋友谈到数学时,提出了”一个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弱的”观点,后来,作者又为哲..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21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速读课文 1、找出关键词语并解释2、解释“熵”的含义3、能量耗散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4、为什么要把熵与能量联系起来思考       “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熵是无效能量的总和,“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还需要注意“无效能量”这一概念。在谈熵的含义时,作者讲了蒸汽机做功和河水发电的事例,以此说明熵是不能再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 1、“熵”的含义2、能量耗散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   &nb..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21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宇宙的未来

    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何而来?又向哪里去? 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有自己的历史起点,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最初,宇宙的温度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空间继续扩大、膨胀,直到今天,宇宙仍然在膨胀之中 宇宙继续膨胀,将来也会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 大爆炸之前是怎么回事?大爆炸之后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永远也无法知道…… 到那时,时间结束。到底会不..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7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数学与文化

    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提要: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练出文章论述的要点。 钩玄: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 提炼文章的要点,可以利用作者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述 探索文章的内涵,可以分析作者的某个观点,也可以阐发作者的主要思想。 作者介绍 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1988年夏季的一天,作者和几位朋友谈到数学时,提出了”一个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弱的”观点,后来,作者又为哲学系学生讲数学课,更加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数学文化的..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7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SJYZ6102 绥江一中 王修恒 1、找出关键词语并解释 2、解释“熵”的含义 3、能量耗散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 4、为什么要把熵与能量联系起来思考 “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熵是无效能量的总和,“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还需要注意“无效能量”这一概念。在谈熵的含义时,作者讲了蒸汽机做功和河水发电的事例,以此说明熵是不能再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 1、“熵”的含义 2、能量耗散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 能量耗散意味着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而我们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消耗..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7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次将熵这个概念引入热力学,用来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 187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玻耳兹曼提出了玻耳兹曼关系式,建立了熵与系统微观性质的联系,赋予了熵统计学的意义。 1929年,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又阐述了熵与信息的关系,揭示了熵的新的意义。 在热力学中,熵是测定不能再用来做功的能量的量;在统计物理学中,熵是衡量微观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在信息论中,熵成为信息不确定度的量。 ..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2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7 星级:三星级


    立即下载
  •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梁思成 1、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扫清文字障碍。 2、什么是“ 千篇一律 ” 和“ 千变万化 ” ? 3、请找出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预习情况 检查 解题: 千篇一律: 千变万化: 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形容变化极多。 通感: 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身体感觉器官的感觉在审美活动中可以互相沟通,心理学称之为“联觉”。西方美学理论称为“通感”。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7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汉寿三中:海天翔    “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复,“千变万化”指的是变化。意思是说,凡是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就既需要重复,又需要变化。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要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1.题目中“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有何含义? 2、“通感”意义是什么? 这里不是修辞格意义上的“移用”“移觉”,而是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的一致反映。“音乐、绘画、建筑之..

    类型:课件 需要精品点:10点

    上传者:root上传时间:2012-02-27 星级:二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8条记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