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政治>高中>新课标人教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学用))

     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   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3、理解并识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重点难点】 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流程】了解感知(基础案)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_精神基石 。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必要性: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导学案年级:高二     科目:政治      主备:姚瑞贤       审核:高二政治备课组课题: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型:新授课      课时 : 1课时  一、【目标诠释——我来认识】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3.阐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4.掌握中华文化的重要作..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3-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师用(已修改)

     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21cnjy.com3、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源:21·世纪·教育·网】【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重要性)【学法指导】1.先快速阅读课文P76..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3-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用)

     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3、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21*cnjy*com【重点..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师用(已修改)

     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理解:①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②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能力目标    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1cnjy.com【学习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爱国主义的作用、主题。【学法指导】1.先快速阅读课文P71~76,弄清本框所讲内..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3-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用)

     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②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理解:①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②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能力目标    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www-2-1-cnjy-com【学习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精神..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3-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师用(已修改)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理解: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难点: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导学流程】了解感知(自主学习   15分钟)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3-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用)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理解: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难点: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导学流程】了解感知(自主学习   15分钟)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高二政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B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秦的统一   B.文字的发明     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撰写史书A  2、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3、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第七课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识记民族精神的含义。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懂得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升华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第七课 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识记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感受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特性,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3.坚定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信念。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第六课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识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中华文化的特征及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3.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并自觉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识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其意义。3.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5月9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郑重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下列对“广东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③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④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深圳..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 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7.1永恒的民族精神

     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7.1永恒的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C.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

    类型:期中 需要精品点:0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9 星级:零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42条记录        下一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