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资源列表>>生物>高中>北师大版
 

学年段

  • 全部资源
  • 教案
  • 课件
  • 试卷
  • 素材
  • 视频
星级筛选:
  • 第三章 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21·cn·jy·com答案 ①重叠 ②分化 ③垂直结构 ④水平结构 ⑤出生率 ⑥死亡率 ⑦年龄结构 ⑧指数增长 ⑨非密度制约因素 ⑩次级演替【来源:21cnj*y.co*m】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第三章 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 章末测试(北师大版必修3)

    第三章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2·1·c·n·j·y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会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答案 B解析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3.2.2 群落的演替 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2课时 群落的演替 [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84实验,分析鱼缸中群落的变化,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及内涵。2.结合教材P85图3-21、3-22、3-23、3-24、3-25,了解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及其过程。3.结合P86思考与讨论,学会分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重难点击] 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及其过程。1.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占有一定空间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2.群落中各种生物所占有的空间各不相同,因而各种群落都有一定的结构,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3.2.1 群落的结构和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二节 群落的相对稳定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和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78~79实验,学会测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计算方法。2.结合教材P80图3-17,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析其影响因素。3.结合教材P81~82调查、P82阅读与分析、P83图3-19阐述生态位概念,掌握生态位的重叠、竞争和分化。[重难点击]  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的分化。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种群密度。2.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有“J”型和“S”型两种类型。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3.1.3 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 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3课时 种群数量的调节与平衡[目标导读] 1.复习逻辑斯蒂增长曲线,阅读教材P75第一段,明确环境容纳量的含义。2.结合教材P75图3-11、P76图3-12,分析归纳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重难点击]  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项目曲线类型“J”型曲线“S”型曲线图像模型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3.1.2 种群数量的变动 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动[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72,分析大肠杆菌数量增长的过程,建立种群数量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2.结合教材P73~74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尝试建构种群逻辑斯蒂增长的数学模型。3.通过对“S”型曲线的分析,学会用种群增长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并指导实践。  21*cnjy*com[重难点击]  根据实例建构种群增长的“J”型、“S”型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和指导实践。 1.请在下图中填写影响种群密度(数量)的因素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 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一节 种群的相对稳定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69模拟实验,归纳出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2.通过教材P70调查,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3.通过对教材P68~72种群特征的讨论比较,能够列举出种群的特征、并理解其内在联系。www-2-1-cnjy-com[重难点击] 1.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内在联系。2.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类型:学案 需要精品点:5点

    上传者:admin上传时间:2014-08-12 星级:一星级


    立即下载
 共有7条记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