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九年级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Word 文档

上传时间: 2014-10-09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明确时间概念、正确计算历史年代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XX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XX年。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通常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但公元前的情况正好相反。按习惯用法,1世纪指公元元年到公元100年。运用公元纪年年代尺,就是用图示方法算出公元纪年。由于年代尺上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没有“零”这个数字,所以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1年。21教育网
                                
                                
公元前2年   公元前1年  公元元年  公元2年
                   (公元1年)

2.比较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生活

时间
地点
使用工具
种植农作物及住房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距今约
 7000年



我国长江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
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挖掘水井,
  住着干栏
  式的房子


半坡原始
居民的生


距今约
6000多年

我国黄河
流域氏族
公社的一
个典型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色
彩鲜丽的彩陶,会纺纱、织布、制衣
种植粟,
饲养家畜,
种植蔬菜,
住半地穴
式的房子

3.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生活都已经能够建造房屋。判断下面两幅图哪个属于河姆渡,哪个属于半坡的原始居民。通过比较两种房屋存在的差异来谈谈你判断的理由,再延伸想一想,类似差异还存在于哪些地方。21cnjy.com

图一  干栏式房屋    图二  半地穴房屋
     解题思路:注意观察房屋的结构,主要从地理的角度如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来判断两种房屋在建筑风格上的差异。  答案提示:图一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图二为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理由: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洼潮湿。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适合所处的自然环境;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有保暖、避风的好处。类似的南北差异还表现在农作物的品种上,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这两种农作物各自适合在南方和北方不同气候、土壤环境中生长。21·cn·jy·com
4.华夏族的形成.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传说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后的华夏族。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解释黄帝说:“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中国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为什么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
 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之后,两个部落联盟结合一起,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有利于我们团结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2·1·c·n·j·y
6.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
解题思路:分析成功的原因,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个人因素(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个人优良的品质)两个方面看。  答案提示:成功的原因: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它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外部因素看,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从个人品质看,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来源:21cnj*y.co*m】
    (1)商鞅变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商鞅变法内容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属于社会进步力量。
    (3)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4)商鞅变法内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力。
(5)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又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7、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
条件:(1)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不断,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安定统一。(2)各国变法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统一准备了条件。(3)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为强大,也为六国归秦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4)秦王赢政通过十年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正确的策略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因素。
作用:(1)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2)秦的统一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1-c-n-j-y
8、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史实;再正确运用辩证的唯物史观并结合课本的具体史实,坚持“全面论”“重点论”“阶段论”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有: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等。局限性主要有:是否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规律;是否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是否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等。
9.如何评价秦始皇?
解题思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当时是战国纷争,战乱频繁,人民渴望安定、渴望统一。谁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谁就应该得到肯定。同时,也应该注意他的统治政策,像秦始皇这样的统治者还应该看到他的残暴的阶级本性。
答案提示:(1)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2)秦始皇还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版权所有
总之,秦始皇功过相比,功大于过。
10.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解题思路:从商鞅变法对秦国影响及战乱对人民的危害入手分析。
答案提示:(1)统一的必要社会基础:春秋战国以来连年的兼并战争以及民族迁移、民族交流,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各民族的语言、风俗、经济、文化逐渐趋于融合。这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当时各族人民强烈渴望统一。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互相兼并,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割据战争、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3)强大的秦国具备了统一的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长平之战后,赵国被消失40万军队,秦国更加强大,各国再也无力与强秦抗衡。
11.汉武帝述评
    (1)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表现在:政治上,鼓励推荐人才,建立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还亲自考察人才;颁布“推恩令”f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还重视兴修水利,亲治黄河,推行进步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军事上,打败了北边的强敌匈奴,解除了匈奴威胁;命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疆域大大扩展了。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大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2)汉武帝的过失是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特别是他承认过失,知错即改的精神更为可贵。
12.分析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原因。
    解题思路:从西汉初期几代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为切入点,到汉武帝时的经济状况、军队实力。 答案提示:西汉初,由于历经战乱,经济贫困,国力弱,不具备打败匈奴的条件,所以被迫实行和亲政策。文景时期,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仍不具备战胜匈奴的实力。当时西汉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所以虽然匈奴几次南下掠夺,西汉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反击战争。经过历代皇帝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钱粮充足,战马众多,战士训练有素,西汉具备了反击匈奴的实力。21·世纪*教育网
*13、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异同
    解题思路:要找出这两件事情的异同点,就要从方式、结果、影响等方面考虑。    答案提示:①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I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Iwww-2-1-cnjy-com
    ②影响不同。“独尊儒术”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但是“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的一种表现。    l
③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14.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建立(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分别有哪些措施?谈谈你的认识。
    解题思路: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为巩固统治,都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谈认识要全面即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21*cnjy*com
    答案提示:(1)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大事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把地方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3)认识: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君主,他们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如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5.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相互渗透。
16.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解题思路: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和经济的繁荣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答案提示:条件: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汉代经济的繁荣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同西域的关系,加强了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西域都护的设立,是丝绸之路的保证。【出处:21教育名师】
    意义:丝绸之路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的铁器、丝绸及养蚕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技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三国时期开始,我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民族斗争不断,其间虽有西晋的统一,但时间短暂。总之,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
    封建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并非是历史的停滞、倒退。在分裂的同时,局部地区经济在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相对安定,如三国时魏蜀、吴、三地经济的发展,东晋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等。各民族人民接触频繁,在生产斗争和反抗各族统治者剥削、压迫的斗争中联系更为密切。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如西晋时“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这一潮流。因此,民族融合成为这一时期历史的另一特征。www.21-cn-jy.com
    综上,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生机,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1*cnjy*com
18.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解题思路:三国鼎立局面虽然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统治黑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三国是各国统治范围内的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它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
答案提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有:(1)经济因素:东汉以来,江东的浙东平原和益州的成都平原的经济状况虽不及黄河南北,但都有很大进步。而北方战乱,人口户数不及汉代全盛时期。经济趋向平衡是三国的立国基础。(2)政治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地方大族则是其政治基础;吴、蜀两国在短期交战后,长期联盟,在三国鼎立中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虽进攻不足,但自保有余。从力量基础看,是东汉末年地方军政力量发展,军事割据势力的结果。从当时军阀力量格局看,没有能一统天下的强有力的军阀势力。(3)社会环境:东汉政权后期,皇权旁落,黄巾大起义又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更加剧了地方军政势力的分裂割据。也就是说,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力量维系统一的局面。(4)地理因素:在依靠步兵,以骑兵为唯一机动力量的时代,地理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孙吴占据长江天险,刘备进入益州,“保其岩阻”,曹魏只得“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因祁山",处处设防,暂时承认对峙局面。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作用和评价:各派军阀为了维系和扩大地盘在各自的地盘内发展生产,壮大力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也是由战乱频繁走向相对安定的过程。鼎立局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它有利于各自范围内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各自政权内民族交往加强,民族融合加速,相比较于东汉末年的黑暗腐败,这无疑应当肯定,是一种进步。这种局面,也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原因有哪些?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原因有:(1)当权的统治者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融合。如:蜀国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促进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往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和【版权所有:21教育】
民族大融合。(2)民族大迁徙也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如:魏晋时期的“五胡”内迁,与中原汉族人民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往来,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不断融合。(3)人口迁移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如:西晋末年起,因各种原因,使黄河流域人口迁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促进了融合。(4)各民族政权间的混战,使其统治地盘不断变化,人民之间也不断混杂,客观上有利于融合,如:十六国间的混战,北魏瓦解后北方的战争等。(5)各族人民的民间交流也是民族融合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20.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解题思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友好交往,互相通婚,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汉族的文明程度远高于其他民族,民族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民族同化,尤其是汉化,即一个民族丧失本民族的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例如:在南北朝时期,更多的少数民族改变原来的游牧方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定居下来,成为农业居民。汉族则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生产经验和畜产品的加工技术(如奶酪、毛毡等)。在生活上,汉族和各少数民  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历史上民族融合一直在进行,但高潮主要集中在几次大分裂时期。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逐步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汉族在不断融合其他各族,并受到其他各族的影响,最终成为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融合体。  
答案提示: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21.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
    (1)北魏孝文帝改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孝文帝是最高统治者,掌握了北魏实权;(3)坚决打击保守顽固势力;(4)措施得力,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
2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作用及成功启示。   
    解题思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同时也是便于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谈成功启示主要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来解决。  答案提示:(1)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同时为巩固统治,尤其是学习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
    成功启示:决定于它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措施是否得当。
    23.孔子对教育的贡献是什么?
    解题思路:从孔子办学和教育思想入手。
    答案提示: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教育有两大贡献。一是兴办私学,开辟了办学的新局面,打破了官方垄断教育的局面,这对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奉献。   
    二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无疑是一种受教育平等的思想,自然能扩大受教育面,打破贵族垄断教育权的局面;②经常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直、勇、刚等多方面道德教育,而且弟子们都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术,可谓全面发展;③主张谦虚好学,学无常师,“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坚持学思并重,紧密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⑥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总之,孔子开创了文化新风,其思想之光辉,影响之深远,无愧于“百代帝王师”、“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光荣称谓。
    24.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什么说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题思路:要将纸的发明与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相比较。 答案提示:在纸没有发明之前,我国古代先民曾经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简牍、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缣贵简重”,以往的书写材料存在各种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材料的局限成为人们记事、交流、保存思想、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新型书写材料。造纸术的发明适应了这一要求,尤其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后,“自是莫不从用焉”,成为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造纸术不仅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也适应了整个人类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纸的逐渐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