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素材 > 九年级
 

《谈生命》细读

上传时间: 2014-08-30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谈生命》细读
柳永梅
   
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文章有多篇。冰心先生的散文《谈生命》是一篇比较独特的文章,但因其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教学中常受中考复习进度的影响而被忽略。
    散文《谈生命》具有精致的结构、精彩的形象、精美的语言、精深的哲理,下面让我们从这四个方面作一综合细读。
    文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很特别:体形比较庞大,结构形式独特,只有一个整片的段落。细作分析,很容易看出行文层次来,根据所写内容和内在的节奏,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精致结构。
    首句直接点明话题:生命。用“不敢说生命是什么”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要给“生命”下定义是很难的,因为这关系到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下子就把抽象的话题变得具象化,也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下面用两个内部结构基本一致的并列的段落,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这两个生动贴切的形象,揭示出作者所理解的生命的过程、规律和本质,并抒发了作者的感叹。最后一部分,将前文中形象的比喻里蕴涵的道理提炼抽取出来,用议论的方式增强了理性的思考和提升。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这是作者从生命的本质来形象地理解生命。生命是奋勇向前的,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他、压制他,生命的运动形式是流动,生命的特点就是“前进”。尽管其间1顷利与曲折如影随形,但“终于有一天”,“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最终完成了使命。
    作者描写了江水从源头到融人大海的整个经历,这些经历由两条线索推进着:第一就是一路上江水“所遭遇的一切”,第二是遭遇这一切时,江水作为一个特殊的生命所怀有的态度:“快乐勇敢地”“向前走”!
    我们来看第一条线索,即一江春水“所遭遇的一切”:他会遇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沙石”“嫂岩前阻”“危崖”,也会遇到“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红艳的桃花”,他会与“暴风雨”“激电”“迅雷”相逢,也会向“晚霞”“新月”招手,这是他前进途中所遇到的客观环境。第二条线索,即江水怀有的态度: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条件,或许是艰难的曲折的,或许是平和的顺利的,他把这一切都视为一种“享受”,享受这一切,但又从不停止前进的步伐,他的内心总有一股“前进的力量”,这力量让他能够用昂扬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走”,因为这就是生命的过程、生命的本质。
    在写“一江春水”奔流入海的过程中,作者用了四个“有时候”,呈现出生命过程中会经历的几种情况。每一个“有时候”后面都是人生境遇的比喻说法,用妙喻形象地表现出人生的顺境、逆境、起伏、坎坷等情况。这几种情况,从事情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是不分先后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的,而是显示“一江春水”亦即人的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我们能较容易地读出: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一江春水,作者侧重在表现他的向前推进的过程,写出生命的“流动”特点;而小树,作者则侧重表现他的向上生长的过程。将两部分结合起来看,作者描述了生命的周而复始又螺旋上升的态势。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这是作者借树的孕育、生长的过程来揭示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不断成长、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但正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写小树,作者侧重写他的生命历程。这种历程与小树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小树要经历一年四季,在年轮的不断增多中最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在这一部分中,与写一江春水生命经历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展现了小树“破壳出来”,到“春天”,到“最茂盛的中年”,再到“他消融了,归化了”,这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将人的生命的阶段性表现得很明显。
    生命的发育即是一种考验,要“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生长的环境不是温室,而是在“冰雪下”,在充满寒气的“早春”。可是因为有对生命的向往和追求,于是种子要推开压覆在身上的一切重负,顶开坚硬的壳,他冲破一切,他“勇敢地”钻了出来!这里作者既写出了种子破土的过程,也表现了生命诞生之初的艰难和困苦的环境。没有典型的外显的比喻句式,但是比喻又是无处不在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为他的生命积攒“生长的力量”。从“挣脱了出来”“挺立抬头”这些蕴含了努力向上意味的短语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他用青春的方式展示青春的美丽与魅力:开出“满树的繁花”,给四周带来了欢乐,蜂蝶“飘翔”,小鸟“唱歌”。此时,他体会到了他存在的意义。写发育到青春的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五个“也许”,也形象地写出生命历程中可能面对的不同境遇。流畅的文脉很自然地把我们带人那棵树的“最茂盛的中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事业与生活均如日中天的中年人呢?他用自己挺拔、健壮的身躯“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了“累累的果实”,这是他的生命价值的体现,更是生命意义的真谛。在他把最丰厚的礼物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大地后,他只是静享“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此刻他深深地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收获与奉献。所以,在他的一生结束时,他释然地走向终点,没有遗憾,没有痛苦,因为努力地生长过,因为快乐地灿烂过,因为真诚地奉献过,因为怡然地面对过……
    从以上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写小树的这一部分,也有两条清晰的线索:第一是生命的历程,即从孕育、出生、成长、成熟到老去的完整的生命过程;第二是与历程相伴的情感态度,较之春水部分的大起大落,这一部分更多地表现出较为平和的生命中的欣喜与宁静。
    上述两个形象描述的部分有许多妙点可以挖掘,这既是作者的精妙构思所在,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点所在。我们可以用“聚合”的方法,设计这样几个话题,引导学生来欣赏妙点:
    1.文章里有“两个……”(如:有两个生动的形象,两个生命的内容,两个描写的段落,两个分别出现了两次的语句等等。)
    2.两个段落内部有很多的一致。(如:都有两条线索,都写了两次生命,都有虚实两部分,生命结束时的状态与心态都是一样的,作者对两种生命结束的感慨都是一样的。)
    3.文章运用典型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比喻使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人生变得形象可感,从而揭示人的生命的过程、规律和本质;富有情态感的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水、小树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反复的句式生动又富含思想,仿佛作者在深情地咏叹,加强了文章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强烈的对比凸显春水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生命追求,更好地塑造了春水的形象。)
    如果说前面的两个大段落是形象解说生命,那么最后一部分就是作者个人的生命感悟,它是在形象说理之后的理性升华,起到了深化主题、给结全文的作用。可以说,前面的形象解说都是为这最后的议论服务的,有必要进行深人地理解和分析。
    开头几句气势非凡。作者的思绪瞬间变得浩渺起来,“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将生命由春水、小树的形象一下推到整个宇宙宏大、阔远的背景下,揭示了我们与宇宙的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关系。
    “江流人海,叶落归根”,这是春水、小树的生命规律和生命终结方式。“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正如江水与大海、树叶与大树的相融相生一样,我们之于整个宇宙不过就像一滴水之于整个大海,一片叶之于整棵树的关系。这样想来,我们个体的生命是渺小的,但又是大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因子。于是,作者顺势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是的,个体生命不过就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但是,如果没有我们“卑微”“渺小”的如“一滴一叶”般的生命的积极的“活动生长”,“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一角度看,我们的生命既是卑微的,也是高尚的、宏大的。
    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更要表现出生命的意义,而这首先就要运动。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第二个道理。作者巧妙地再一次运用江流、种子来形象地予以阐释:“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拥有生命,但如果不作为,那便只有一片死寂。生命的魅力就在于要生长、要生存。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对于复杂的生命的滋味,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一句阐述了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这是作者对生命规律的一种理性判断和认识。“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这里再一次地表现出作者行文的巧妙,始终回扣前文,始终把最后的抽象的理性的说理与前面的形象的感性的描述紧紧关联,使得文气流畅、思路严谨。
    作者以宽广的胸怀面对生命的一切,同时把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真诚地告诉我们,也启迪我们应用感恩的心去善待生命。“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这两句是作者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写成的精警之句,是最有思想情感含量的句子,也是全文点题之句。作者在这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翁,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黔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最后的这两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醋,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是一句诗句,“云黔”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这里的“黄昏”不是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一种可惜、惋叹,而是人在经历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具有了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我们不能忽略“美丽的”这个限制短语,这是作者诚挚的祝愿,她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能够多多地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这一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与前面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其作用,从表达主题方面说,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再点明命意,阐明文旨,深化主题;从结构方面说,是总给全文。文章的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在这一段表现得很充分。
    从全文来看,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厚度和密度。春水、小树的生命过程主要通过叙述、描写手法来展现,精深的哲理尤其是对生命的感悟则采用议论的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表现出如春水流动、小树生长的灵动特点。
    “把教材读厚”,才能“把教材教薄”。这一篇对散文《谈生命》的细读,也许能给人以更直接的启示。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