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高二
 

9.4 戊戌政变 课件(人教版选修1)

上传时间: 2014-08-27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4课  戊戌政变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
1.原因: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_________的强烈抵制和反
对。
2.新旧势力的代表:
(1)旧势力:以_________为首的荣禄等人。
(2)新势力:以_______为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守旧势力
慈禧太后
光绪帝
3.交锋举措:
(1)旧势力:
①慈禧太后解除_______的军机大臣职务。
②任命亲信_____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
③大部分官员对新政抵制。
④荣禄等人密谋由_________训政,以达到结束光绪帝主政、
扑灭新政的目的。
翁同龢
荣禄
慈禧太后
(2)新势力:
①_______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
②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四卿”。
③拉拢_______,却不识其真面目。
④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光绪帝
袁世凯
【合作探究】
1.维新派在危机之际拉拢袁世凯、游说西方列强以寻求支持,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1)首先反映了维新派自身力量的薄弱,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反映了维新派并未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所以导致了对袁世凯的盲目信任和对西方列强对华态势的错误判断。
(3)反映了维新派未能认识到群众力量的强大,不敢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维新派挽救危机的做法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
(1)_______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杨锐等人商议对策,授以
密谕。
(2)谭嗣同带密谕夜访_______。
(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_________。
2.标志:戊戌改变。
3.经过:
(1)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_________”,囚禁光绪帝。
(2)捕杀“___________”。
(3)除___________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光绪帝
袁世凯
伊藤博文
临朝听政
戊戌六君子
京师大学堂
【合作探究】
2.维新派为什么求助于袁世凯?袁世凯和戊戌政变是什么关系?
提示:(1)袁世凯掌握新军,维新派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2)袁世凯告密加快了戊戌政变的进程,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_____________十分强
大。
(2)主观原因:
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_________。
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_______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_________
_____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_________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
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封建顽固势力
人民群众
光绪帝
帝国主义
列强
改良主义
3.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_________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
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
阶级_________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_________的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
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_________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政治改革
君主立宪
思想解放
中华文明
【合作探究】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戊戌变法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
提示:(1)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2)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唤起了民族意识的复苏,使更多国人从麻木中觉醒,投身于爱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3)维新派宣传的西方民主思想为更多的人接受,对封建思想文化构成了一定的威胁。(4)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首次提出了全面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方案,是谋求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必要步骤。(5)变法为后来的民主革命做了正面的准备,也留下了反面的教训。
谭嗣同被捕后,他视死如归,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诗句;在法场上,他临刑不惧,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随后从容就义。想一想,谭嗣同这些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
提示: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提出简单且偏颇的认识。
    一、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力量薄弱,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而新势力的主要阶级来源就是民族资产阶级。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历史,力量雄厚。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重要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如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名师指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形成了控制中国的强大势力。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先天的软弱性,很难与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抗衡,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只能以失败告终。
    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变法运动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直接目的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是进步的。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尝试。
    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文化上,要求用资产阶级文化取代封建文化。推行资本主义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派以上书、办刊物、办学会、著述、论战等方式宣传变祖宗之法,学西学,兴民权,这样不仅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同时,对封建思想和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
【名师指津】戊戌变法最重要最实质的影响是思想上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而在救亡图存和变革社会制度上没有起到实质上的成效。
              对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准确掌握
(2011·浙江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中“不知道”和“‘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两者形成的对比可知其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第(2)题的第一问根据当时清王朝所面临的背景进行回答。第二问从材料中“缺乏工作经验”、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整个戊戌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