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二
 

必修3专题六第17课《毛泽东思想》导学案

上传时间: 2014-08-27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专题六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学法指导】
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2.掌握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主要内容、及它们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贡献,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1.准备
(1)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阅读当时所能见到的____________书籍。
(2)创办《____________》,宣传马克思主义。
(3)1921年,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2.探索
(1)萌芽阶段
①时间:从中共创建到____________时期。
②文章: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
③主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____________的领导权和依靠________进行革命斗争。
(2)初步形成
①时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②主张: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思想,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论。
③意义:为____________指明方向。
细节点拨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一条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确立
(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2)文章:发表了《____________》《新民主主义论》《____________》等文章。
(3)主张: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______________革命,第二步是____________革命。
(4)意义: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2.成熟
(1)标志:1945年召开的____________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毛泽东思想是____________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____________的中国化。
细节点拨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问题思考】

1.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为什么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解放战争时期
(1)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背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____________的前夕。
②主张
a.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________、经济、________方面的基本政策。
c.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______、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__________的总任务。
(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内容: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____________(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意义:毛泽东关于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____________准备。
2.新中国成立后
(1)文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理论: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科学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问题。
(3)意义:在________________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其他方面
在军队建设和____________、思想政治和____________、国际战略和____________、党的建设和____________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影响和地位
(1)是马克思主义与____________实际相结合的____________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中国共产党取得____________胜利的理论武器。
(3)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思想根源。
(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细节点拨 七届二中全会是迎接胜利准备建国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问题思考】

3.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探究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材料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问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什么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2.材料 小明准备举办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的图片展,在搜集资料时他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

问题 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3.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此,毛泽东思想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你简要解释一下“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并指出其主要内容和思想精髓。
  
探究二 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1.材料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典型例题 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  )
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
B.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思维流程 

变式训练 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陆定一语),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解题技巧 最佳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1)特点: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2)解题思路: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参考答案】
一、1.(1)共产主义 (2)湘江评论
(3)第一次 2.(1)①国民大革命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③民主革命 农民 (2)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中国革命
二、1.(2)论持久战 论联合政府 (3)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 2.(1)中共七大 (2)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三、1.(1)①全国胜利 ②a.乡村 城市 b.政治 外交 c.工业国 社会主义 (2)①工人阶级 工农联盟
②人民民主专政 政治理论 
2.(1)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建设 3.军事战略 文化工作 外交政策 统一战线 4.(1)中国革命 第一次
(2)中国革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承上启下
问题思考
1.(1)内容: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包括三个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三者之间的关系

2.(1)该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完整阐述。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该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首要和核心内容,它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说明中国已经形成了既属于马列主义,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路线与基本政策。
(4)该时期的实践已经验证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其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2)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
(3)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它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1)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理论源泉: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2.(1)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酝酿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其开始形成的标志。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
(3)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丰富、发展并达到成熟的时期。毛泽东总结抗日战争的实践,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5)建国后的发展。首先,创造性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其次,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1)概念: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主干和核心。
(2)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
(3)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探究二
1.(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正确解决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加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构成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
(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前者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为后者所吸收,成为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
(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并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过程,也是激励和形成中国革命精神的过程,它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
(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开辟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极大地丰富和全面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并启迪和孕育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解题方法探究
典型例题 C
变式训练 B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知识链接】
全面认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1.基本概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
(1)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
(2)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4)实践基础:以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5)国际条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6)主观因素: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正确分析。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4.特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影响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端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主要是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  )
A.领导阶级和主力军问题
B.对象和动力问题
C.领导阶级和革命进程问题
D.对象和道路问题
2.“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  )
A.大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3.毛泽东曾写信给中央宣传部,说:“我的思想(马列)……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为我的体系还没有成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毛泽东思想最终走向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中(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4.下列三幅图片自左向右分别是:①毛泽东在写《论持久战》,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作报告,③毛泽东在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
[来源:]
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场景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5.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是毛泽东(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6.下列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

①魏源           ②康有为

③孙中山   ④张謇    ⑤毛泽东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7.毛泽东思想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共同点有(  )
①都具有时代特征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 ③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都是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题号
1
2
3
4
5
6
7
8[来源:]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材料一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材料二 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材料三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
  
(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论持久战》是在抗战初期;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中共八大后提出的。]
5.D
6.D [注意题目的要求“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康有为要求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孙中山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7.C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提出的,所以排除②。]
8.A [③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的主要功绩,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9.(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抗战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概念,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2)认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拓展提升】

正确、科学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是伟大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所进行的革命事业还是他所提出的革命理论,既在中国历史上,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迹,发生着巨大的、久远的影响。我们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都是在他的思想哺育、教导、熏陶下成长的。他开创了一代学风、一代文风,至今我们常用的许多科学的政治语言都是由他倡导开来的。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那么巨大的历史功勋,尽管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要对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的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大家都清楚,“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曾经发生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既然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就只能搞“两个凡是”,不能承认和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一种是认为,既然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能不能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也就成为问题了。邓小平坚决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他明确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同时坚决地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为此,他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他说:决议“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历史决议》就是抱着这样崇敬的心情和审慎的态度,努力把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方面同错误的方面区别开来,使我们党对他的评价成为客观的、信实的、公允的。
首先,既充分地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又严肃地指出他的历史错误。《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历史决议》从中国共产党成立60年发展的历史同他的革命活动的密切关系上,论列了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所建立的巨大功绩。同时也论列了他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所犯的错误。既没有因为他的巨大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也没有因为他晚年犯了严重错误而低估或抹煞他的巨大功绩。《历史决议》说毛泽东的功大于过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第一,功与过的份量大小不一样。就拿他领导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功绩来说,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而“文化大革命”并没有使新中国倒退到旧中国。第二,功与过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毛泽东从开辟井冈山道路以来,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代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他的前40年被公认为立了大功,在最后10年犯了长时间的全局性的严重错误。第三,功与过的历史影响不一样。他的功绩是长远起作用的因素。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地沿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前进。至于他晚年错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在陆续纠正,而且还是根据或通过发展他过去倡导的正确思想来纠正的。因此,《历史决议》说“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绝非夸张之词。
第二,明确错误的性质,与林彪、“四人帮”的罪孽划清界限。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是严重的,忽视或掩盖其错误的严重性是不应该的,这会导致更严重的错误。但是,正如《历史决议》所指出的,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把毛泽东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的罪孽加以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同样会由混淆是非而导致混淆敌我。这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第一,目的不同。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拯救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林彪、江青一伙则是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推翻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毁灭社会主义和我们的党。
第二,活动不同。毛泽东尽管没有在全局上改变“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方针,但其间还是做了不少好事,比如:保护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等人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始终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等等。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阴谋集团,则是祸国殃民、罪大恶极的人民公敌。他们的罪孽与毛泽东的错误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第三,指出错误的责任,但着重于对所犯错误的环境和根源的分析。毛泽东对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应承担主要责任,这在《历史决议》中是明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重大的历史现象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对于“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而复杂的历史现象,既不能简单地仅仅以归咎于谁的责任了事,也不能仅仅以个人的品质特点来说明,而应着重于分析历史环境。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曾经指出:“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毛泽东的这番话,当时是告诫别人的,现在对于他自己也应当取这种态度。《历史决议》根据这个精神,不仅指出了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主观因素(比如骄傲情绪的滋长,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集体领导,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甚至把个人凌驾于党中央之上),而且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复杂的历史条件,分析了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犯错误的国内原因和国际背景,理论认识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国内原因主要是指毛泽东同志看到了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矛盾,党和国家肌体中存在的阴暗面;他的错误在于对这些问题没有加以正确分析,混淆了是非和敌我,不应该采用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来解决。国际背景,主要是指苏联领导人把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争端扩大到两国在政治上的对抗,迫使我们在国际上不得不进行反修斗争;毛泽东的错误在于把国际上的反修斗争引入国内和党内范围,并把它同党内的意见分歧混为一谈。他犯错误的理论认识根源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一套错误理论,而他本人还把这当成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和为保卫马列主义的纯洁性而斗争。他犯错误的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是指我们国家漫长的封建历史、专制主义的遗毒对我们党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使我们没有能够迅速地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制度化、法制化,这就成了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滋长的土壤,“文化大革命”一经发动起来也就很难加以制止了。
第四,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把这一科学理论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观点加以区别。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历史决议》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结合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则“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因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观点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坚持毛泽东思想当然不包括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观点。把这两者加以严格区别是十分重要的。它为今后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历史决议》论列的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容。坚持毛泽东思想,不只是要坚持这些经过长期历史检验的正确的原则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地研究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符合客观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五,摒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但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论点,曾被概括在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中。这个“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历史决议》既分析了它的谬误,也指出了它在实践上的危害。这个“理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必须坚决摒弃。由于这个“理论”给“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语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专指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因此,这个术语也不宜继续使用。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毛泽东基于这个“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完全错了,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革命,但是他本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那种革命进取精神,还是不应当否定的。摒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再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概念,也不等于不要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不仅目前要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行艰巨的革命斗争,而且将来也要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理想而进行更加艰巨的革命斗争。这都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因为这是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历史决议》明确地把这两者加以严格区别,指出“我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一定要继续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到底”。这是我们党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发扬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庄重宣言。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对其错误坚决地加以剔除,对其正确的东西热情地加以保护,从而既科学地评价了他的历史地位,又正确地维护了他的光辉形象。《历史决议》的这种分析,充分地表现了我们党的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