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二
 

必修3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上传时间: 2014-08-27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宋明理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
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
2.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比较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综合其本质作用。

【学习过程】
一、三教合一
1.背景
(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________也广为传播。
2.表现
(1)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
(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又称“____________”。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________提出复兴儒学。
细节点拨 学习宋明理学之前,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时佛、道兴盛的表现。
二、程朱理学
1.形成:北宋时,________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二程”(程颐、程颢)
(1)核心:__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2)把天理和___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
(3)提出“____________”的认识论。
(4)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3.朱熹
(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即____________,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________________”。
(3)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4.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细节点拨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后期的儒学主流,在评价其历史影响时,应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从肯定积极作用和指明消极作用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三、陆王心学
1.主张
(1)陆九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说。
2.传播: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细节点拨 认识历史现象要采取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理解理学的内容及其影响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问题思考】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冲击的原因有哪些?
 
2.程朱理学为什么能被官方化?
 
3.我们如何认识宋明理学所起的作用?
 
探究一 程朱理学

1.问题 理学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问题 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有何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
 
探究二 陆王心学

1.问题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典型例题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思维流程 本题通过对程朱理学的认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由以上可见,宋明理学服务于封建统治,为封建统治构筑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理学以达到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目的。解答此类问题需注意分析其阶级本质。

变式训练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解题技巧 推理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1)特点: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2)解题思路: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理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3)启示: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参考答案】
一、1.(2)道教 2.(2)三教合归儒 三教合一 (3)韩愈
二、1.儒 2.(1)天理 (2)伦理道德 (3)格物致知 3.(1)三纲五常 (2)存天理,灭人欲 4.(2)四书章句集注
三、1.(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2)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四、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
问题思考
1.(1)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2)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其教义迎合了百姓的精神追求和寄托。(3)道教形成,并且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样,儒学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2.(1)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社会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
(2)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
3.(1)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励志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探究一
1.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2.问题 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有何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
答案 (1)可取之处:①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⑤义利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2)不可取之处: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探究二[来源:]
1.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本体论
“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
“心即理也”,理在心中

同
体验方法
“格物致知”体验“天理”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点
哲学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相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内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解题方法探究
典型例题 B
变式训练 D [材料中“眼珠(朱)子”暗指朱熹,“鼻孔子”暗指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的意思就是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知识链接】
一、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
1.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  )
①受佛教、道教冲击而失去正统地位 ②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
④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
 
3.下图所示是宋代福建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救国治国之术  B.“天理”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4.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5.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通过接触世界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格物致知”中“格”的含义是(  )
A.研究  B.规格
C.人格  D.格子
6.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物格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余之谓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余,则知之在我者,亦随所亦诣而无不尽矣。”“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二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致之者,圣人也;勉强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者,愚不孝也。愚不孝者,虽具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在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                                      ——《大学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对此作简要解释。
  
(2)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王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儒学家在隋唐时期提出的。]
2.B
3.B
4.D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A项是理学产生的时期,B项是其理论来源,C项是其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D项错误,理学中没有融合法家思想。]
5.A [“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接触、研究万事万物去认识体验“理”,最终达到贯通明“理”。“格”显然是动词“研究”的意思。]
6.A [朱熹的思想强调个人自身的修养,注重培养思想品德,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宝贵遗产。]
7.B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其优良的一面,亦有其糟粕的因素,对待传统文化应是“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8.D [慧能的观点明显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9.(1)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感悟。
(2)“穷理”,朱熹把“理”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
(3)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突出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提升】

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①“程朱理学”说法的由来: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②理学产生的条件: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力于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消除地方潜在的割据势力对于民间文化发展未予以更多的干预;宋朝很少有人因为议论而获重罪,因此宋代的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因科举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对经典文本不断探讨、寻求终极的、总体的根本解释。理学由此而生。③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④理学的社会影响:南宋末年,朱熹的学说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元朝时,理学被确定为官学。到明代,理学则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
(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及其思想: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之说。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他还认为,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于是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为了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陆九渊号召人们“存心”而“去欲”,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与朱熹格物致知有分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②王守仁及其思想: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