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一
 

必修2专题一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上传时间: 2014-08-27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导学案
 
【学习目标】
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影响
难点: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井田制。
(1)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正如《诗·小雅·北山》所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就是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①②所有制关系)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劳动方式和产品分配)
④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形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可以参看本课第16页的甲骨文图)。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2)瓦解
A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B井田制瓦解的过程:以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①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
②其中,最典型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也较为彻底。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2)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兼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封建国家、农民控制土地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3)抑制土地兼并
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
①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来源:]
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均田制。
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均田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逐渐瓦解。
③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合作探究】1: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与变动趋势
(1)基本类型: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具体形式包括屯田制、均田制等。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2)变动趋势
①一方面: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其结果是:地主阶级控制了大量土地;农民无以为生;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爆发,旧王朝往往迅速溃灭。
②另一方面:新建立的封建政权中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
【合作探究】2: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如何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
A主要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实质上属于国王私有,这样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有土地国有制、地主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封建土地国有制度中的典型土地制度是均田制。
B认识:
(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二、“重农抑商”
1、原因
(1)根本原因:①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
2、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直接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4、主要表现:
(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合作探究】3:阅读P17【学思之窗】,思考
(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
(1)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
(2)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
(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3)明清时期:政府沿袭“重本抑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阻碍了工商业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评价
①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消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合作探究】4:古代中国历朝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商业还会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手工业发展……
(2)统治者为了满足豪奢的生活,需要商品经济;
(3)广大农民、手工业者极端贫困,为了谋生也……
(4)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某些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秦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②历代统治者对外实施开放政策(汉、唐、宋、元)? 
③历代统治者重视水陆交通的修建? 
④北宋政府对“市”的不限制政策? 
⑤唐宋以后的赋税制度改革?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②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③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3、表现
(1)明朝:明太祖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禁海,实行“闭关锁国”。
(3)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实行闭关政策。
4、评价
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5、启示:
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知识链接】
一、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
(2)“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
 
二、学习延伸: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展开长期的争论。(观点略)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1)如果选择观点一,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再例举传统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最后说明为什么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居上风。
?(2)如果选择观点二,可以列举明清封建专制政权的具体政策是如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可以从在市场、劳动力、资金等方面论证。
?(3)如果选择观点三,可以用史实说明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经济结构上和上层建筑上是怎样自我调整和加固的,如明清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专制达到顶峰;如何在经济上进行调整,发展封建经济。其次,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无力冲破和瓦解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列举封建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说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没有能发展到冲破封建制度的程度。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3.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当时手工工场已普遍开设????????????? B.行会对丝织业生产进行垄断
C.帐房就是手工工场主????????????????? D.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 
4.《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5.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 ??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三? ?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摘自《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戮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富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 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 务,而工贾皆其未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清·雍正帝语 
材料四 有人说,山西人天生有经商才能,“诚信”著称天下,崇信“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2006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张? 
?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 
?
(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 
?
(4)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
(3)80多年后,英国人是怎样来回应乾隆皇帝的后人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高考真题再现】 
1.(09年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A. ① ②??????????? B.② ③???????????? C.①④?????????? D.③ ④
3.(08天津39题部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B 
二、非选择题 
6.(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各地,政府无地可授。(3)《唐律》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不可避免的。 
7.(1)重农抑商。(2)认为工商皆本,反对抑商。(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位置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4)历史:乔家经济实力强,在清代就影响全国;乔家大院的建筑成就;乔氏“诚信”的商业道德等。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热;文化旅游热;电视等媒体宣传。 
8.(1)反映的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1分)不是。(1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2分) (2)还沿用历代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并都实行过“海禁”政策。(2分) 重农抑商的后果是影响农产品和手工业的正常流通,加剧了土地兼并;(1分)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业资本的积累,(1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1分)造成了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1分) (3)回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2分) 原因:因为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急需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工业生产原料。(2分) 
 
【高考真题再现】 
1.【答案】D 【解析】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土地制度”“ 推行该制度的朝代”,结合教材即可解答。故选B。 
4.【答案】(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解析】 本题结合时政热点切入,考查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耕作土地由原来的十亩到治田百亩,岁收粟百五十石。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深入练习
【体验高考】
1.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答案】A
?
2.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农耕经济的产物,在商鞅变法是提出并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出现了工商皆本思想,但重农抑商观念仍难以瓦解。故只有D表述错误。
【答案】D
?
3. (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抓时间(1368~1505),此时间段在明朝前期,据此可排除B。二要认真读表格,D错在“始终”。C项表格可以反映,但不是主要的。从宝钞使用数量“23—4—0”的变化趋势可知答案。
【答案】A
?
【同步训练】
1.据《阅世编》载:明朝后期上海“棉布盛行,各地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的上海(? )
①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 ②商业繁荣并且竞争激烈? ③出现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 ④商业资本影响到生产活动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2.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3.雍正皇帝曾显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一政策(? )??????????????????????????????????????????????????????????????? 
?
①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 ④导致官僚、地主和商人三维一体商业发展模式的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5.下面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均田制新探》以及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均田制的研究》的封面,这两本书研究内容涉及的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应该是(? )

?
①北魏??? ????????②三国??? ??????????③隋朝???? ????????④唐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来源:]
6.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禁政策的理由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争
7.造成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如下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朝“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 B.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D.各地商帮的出现
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重农轻商?? 
C.以农为本? ???????????????????????????D.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9.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 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11.“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2.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依靠的港口应该是( ?)
A.宁波 ??????????? B.上海 ??????????? C.厦门???????? ??? D.广州
?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杭州……桑麻遍地,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赵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 迨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 ???????????????????????????????──摘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材料四 ??毅阉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布(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到二十余。商贾所获者,常满户外,尚有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审什么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的“末”指什么?“本”指什么?作者用这个词反映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你如何日看待这一种人?
(4)材料四所述家业是什么性质?“商贾”与“家业大饶”实质是一种什么关系? 
?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逐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
???????????????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相似政策。
(2)明朝采取上述政策出于何种目的?这种目的是否达到?为什么?
(3)清朝采取上述政策出于何种目的?依据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清的对外政策。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奉行的“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进一步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同时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禁海政策……对西洋器物当做“贡品”“玩好”收藏,如英使马嘎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地球仪、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
                ???? ──摘自岳麓版教材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禁海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地位一落千丈……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终于在近代的前夜迟滞了。
                 ──摘自岳麓版教材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总趋势。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交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清朝对外政策的认识。
?
【提示与答案】
1.D?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后期上海商品经济异常繁荣,说明人们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发生了变化,也反映出商业的激烈竞争、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出现、商业资本对生产活动产生影响的史实。
2.B?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玄宗时期,是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
3.C雍正时期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③的说法错误。
4.A 清初的“海禁”政策其含义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止一切海外贸易活动。
5.C
6.C 
7.C ?首先要从图中看出两种税收变化的特点:农业税稳定,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在“摊丁入亩”政策下,实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农业税相对稳定。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地商帮的出现,都会促进工商税的增加。“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阻碍了清朝商品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工商杂税的增长。
8.D? 从“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强调农业、手工业、商业的重要作用。
9.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并未得到迅速发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②错误。
10.D? 注意乾隆年间和洋船这两个信息,当时清王朝推行对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所以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
11.D 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A、B、C三项分别涉及了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海禁政策
12.D? 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13.(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纺织业发达,是全国丝织商品交易的中心。(2)“末”指商业和手工业。“本”指农业。重农轻商的思想。(3)雇佣劳动者。他们是早期的雇佣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4)资本主义性质。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14.(1)禁海令,不许民船出海贸易。(2)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倭患。没有达到。因为东南沿海的奸商与倭寇勾结,倭患愈演愈烈。(3)阻止沿海居民与东南抗清势力相联系。依据:清初东南沿海人民坚持抗清,如郑成功。(4)明清的闭关政策只能暂时防止外来敌患或人民的反抗斗争,但不能从根本上维护其统治,且严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
15.(1)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主要原因:农耕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实行“海禁”政策;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脱离世界潮流,鄙薄近代科技。(3)认识:闭关政策给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妨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拓展提升】
探究一:井田制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有:①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②层层分封,受封者要向国王承担义务③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④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探究二: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
土地的私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2古代封建政府采取过哪些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为什么不能真正阻止这一现象?
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明朝后期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封建政府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探究三:为什么封建政府要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有何影响?
目的:直接目的:保护农业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1)积极: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前期)
(2)消极: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探究四:明清实施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有何严重的后果?
积极作用:这种消极防御手段,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探究五: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
 
时代
目的
原因[来源:]
内容
影响

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
维护封建统治
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
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
重农抑商
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
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闭关锁国
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以巩固封建经济。
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六、中外资本主义萌芽比较
相同点:
(1)政治上:都加强中央集权。英法百年战争后,两国加强王权;明清统治者通过行政机构设置,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西欧的意大利、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明代中后期,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上:均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西欧出现“文艺复兴”;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了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
(4)都发生了社会革命。英法发生农民运动;明末李自成起义。
(5)都进行远航。西方有新航路开辟;中国有郑和下西洋。
(6)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途径相同:包买商人进入生产领域,成为早期资本家。
(7)时间上大体相同。
结果不同的原因:
(1)政治上:英国议会、法国三级会议有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参政,从而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明清则加强君主专制,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经济上:西欧在重商主义影响下,资本迅速积累,资本主义发展强劲;中国明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3)思想上:西欧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的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压制了新思想的产生。
(4)社会革命后果:欧洲经过尼德兰革命,露出新时代的曙光;李自成起义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5)对外关系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各国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
 
七、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其原因有:
(1)农业生产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3)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4)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5)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更有保障;
(6)从根本上讲,“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统治。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新兴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如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重农抑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之上。同时,抑商也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