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月考 > 高三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选修3单元检测: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

上传时间: 2014-08-26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历史人教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C.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D.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华北事变
4.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执政党  
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获得德国人的普遍支持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5.20世纪30年代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反映出(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具有局限性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法西斯专政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尖锐
D.资产阶级政党支持法西斯专政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21cnjy.com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7.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法西斯国家便开始侵略扩张,面对共同的敌人,世界各国并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这是因为(  )www.21-cn-jy.com
①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②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③苏联、美国实行中立自保政策 ④德、意、日法西斯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2·1·c·n·j·y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希特勒采取的措施是(  )21·世纪*教育网
A.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B.进军莱茵不设防区
C.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D.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这些阴谋家,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毛泽东选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材料主要批判的是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B.二战的爆发,标志着该政策达到顶峰
C.材料中的“西班牙问题”是指西班牙人民反德意法西斯的斗争
D.他们“坐山观虎斗”的结果是法西斯的侵略从局部蔓延到全世界
10.1940年6月22日,法德两国代表又来到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在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签订停战协定,不过与1918年11月8日相比,双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指(  )【来源:21cnj*y.co*m】
A.法国战败投降
B.“自由法国”运动兴起
C.贝当组织傀儡政府
D.英美盟军光复巴黎
11.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张伯伦对希特勒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21*cnjy*com
A.表明张伯伦思想发生根本性变化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尖锐化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
12.下图是有关希特勒与斯大林关系的讽刺性漫画。图中新郎结婚的目的在于(  )

A.化解苏联对德日反共条约的疑虑
B.方便德国与东南欧独裁政权合作
C.壮大德国实力以阻吓美国的干预
D.免除德国东顾之忧以便对付英法
13.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不值得为波兰而战”,同时又发表声明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的考虑是(  )
A.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的国力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的独立会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
D.波兰灭亡之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14.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21教育网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
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15.“吾人必须注意檀香山与日本间之距离,可知此次攻击,显系数日或数星期前,即经详细计划。”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此次攻击”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珍珠港事件        B.日本对美国宣战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舰偷袭美国商船
16.如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这三国是(  )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17.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错误(  )21·cn·jy·com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18.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其中基本落空的是(  )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消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C.战后建立联合国
D.战后合作宣言
19.波茨坦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后一次重要会议。此次会议(  )
①使得三国战时同盟破裂 ②主要讨论了对日本的处置问题 ③以美、英、中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④对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纳粹制度同共产主义最坏的特征相比较,并没有什么区别……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丘吉尔(1941年6月22日)
材料三 我们(指美国)就好像(球赛)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某种程度上,英国也可以说是第一队的队员……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搏,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罗斯福(1941年9月)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8分)【出处:21教育名师】
(2)丘吉尔所说的“眼前展现的情景”指的是什么?曾经作为“反共战士”的丘吉尔为何把苏联的危难当作英国自身的危难并开始援助苏联?(6分)
(3)思考美国为什么最终参加对法西斯作战?(6分)
2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8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4分)
(4)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A项符合图3反映的状况,C项符合图2反映的状况,D项符合图1反映的状况。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下物价下跌而不是上涨,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故B项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2.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注意“应付危机”需要“广[来源:]
泛的行政权”,这表明罗斯福试图运用国家行政权干预经济、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3. 答案:A 解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注意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就可以作出选择。
4.答案:A 解析:纳粹党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得到德国民众的支持,进而通过选举成为执政党。
5. 答案:A 解析:凡尔赛体系激起德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压制,是导致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B、D两项阐释过于绝对化;法西斯专政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敌人,C项阐释错误。
6. 答案:A 解析:四项都是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事件,B、C两项反映的是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涉及重建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问题,不涉及军事问题。A项反映的是第二战场的开辟,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但直到1944年英美盟军才开辟第二战场,说明了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
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爆发前夕的国际形势。①②③均符合当时的形势,这种形势不利于遏制二战爆发;但④发生于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它与轴心国集团建立不是一回事,故选C项。
8. 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利用布尔什维主义”遏制“凡尔赛诸国”进而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反映出希特勒法西斯试图用反对共产主义的做法来蒙蔽英法等国。
9. 答案:B 解析:“慕尼黑阴谋”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是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B项错误。材料明显体现了绥靖政策,它损害了西班牙、中国等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A 解析: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败降而结束,法德双方在法国北部贡比涅森林签署停战协定;1940年6月,在德国纳粹侵略下,法国维希政权投降,德国为羞辱法国,也把投降仪式定在了法国北部的贡比涅森林。
11. 答案:C 解析:首先清楚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其次在阅读理解题干疑问的基础上确知英德之间已经存在矛盾,但张伯伦政府又未明确表明放弃绥靖政策。
12.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德国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目的是避免出现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
13. 答案:D 解析:英法对社会主义苏联怀有仇视心理,题干材料反映出英国企图牺牲波兰,让德国东侵苏联。
14. 答案:C 解析: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国进攻,所以丘吉尔才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15. 答案:A 解析:檀香山位于夏威夷群岛,而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中心瓦胡岛的南端,由此入手分析题干材料。
16. 答案:C 解析:本题的重点落在对二战中苏德战场和西欧战场战事的掌握上。1940年6月法国沦亡。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此后,在苏德战场上与德军作战的是苏联,在西欧战场上对抗德军的是英国和美国。
17. 答案:B 解析:“列宁格勒”应为斯大林格勒;1945年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未结束,直到日本投降二战才结束。
18. 答案:D 解析:二战后期,召开了四次重大会议,作出了许多重要决议。A、B、C三项在二战中或二战后都已实现,唯有战后合作并未真正实现。版权所有
19. 答案:D 解析:波茨坦会议使得美、英、苏三国战时同盟继续维持,并主要讨论了对德国的处置问题,故①②错误。
20. 答案:A 解析:解答组合式选择题,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排除法。二战中英美急需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把中国拉入世界大国的行列,但其根本用意是在维护自身的利益,中国也并非因此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故序号②④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21. 参考答案:(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①丘吉尔所说的“眼前展现的情景”指的是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苏德战争的爆发。②原因:丘吉尔主要是从本国利益考虑才开始援助苏联的。丘吉尔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其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英国自身也难保。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中立立场,隔岸观火。美国最终参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家利益受到法西斯国家的挑衅。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面对突然到来的战争反应不及,几乎全军覆灭。这是美国人的耻辱,故美国最终参战。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英国的中立政策持续到波兰被侵略时,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既没能实现“祸水东移”,并在1940年遭到德国“海狮计划”的攻击,因此,其“中立”既不是“好心肠”,更不是“好办法”。第(2)问,材料二出自“1942年6月22日”,这正是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因此“眼前展现的情景”指的应该是德国入侵苏联。丘吉尔援助苏联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第(3)问,从材料三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初期,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美国才正真参加到二战中,这是美国既为战时利益也为战后利益考虑的表现。2-1-c-n-j-y
22. 参考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救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中世界大国协同作战的问题。第(1)问,由材料一中“英军节节败退”可知,英国在缅甸的战争急需中国的援助。“1942”年正是中国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中国的抗战物质也急需由滇缅公路输入。第(2)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着大部分的日本侵略力量。“重大成果及内容”可结合1943年开罗会议的内容作答。第(3)问,材料三中“共同行动”反映了四大国协同作战的愿望、“一个共同体”即在战后建立联合国。第(4)问,作答时要结合三则材料共同关注的话题,综合解答。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