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高三
 

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人教版选修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时间: 2014-08-26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原则”带到巴黎兜售时,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威尔逊和劳合·乔治一样想竭力控制欧洲 ②威尔逊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实质上是力图控制世界霸权
③威尔逊和劳合·乔治均反对制裁德国 ④法国竭力削弱德国的政策遭到英国的反对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从美国、英国的争霸计划及美、英、法三国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
答案:C 
2.右图漫画是巴黎和会以后,三国协约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图中所示代表巴黎和会的四个操纵国中“公平”代表英国。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的“公平”表现在(  )
A.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B.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尽可能多地索取战争赔款
解析:英国打着“公平”的幌子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想用德国来牵制法国。
答案: B
3.《凡尔赛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主要是指(  )
A.美国利益未得到满足,反对该条约
B.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滋长
C.该条约损害中国权益,中国代表团拒约
D.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受到削弱
解析:《凡尔赛和约》的核心是制裁德国,这必然引起德国的反抗,滋长德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答案:B
4.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夺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说明(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平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从题干中“进行报复”可知③④正确;英国并不反对处置德国,也不认为《凡尔赛和约》不公平,否则英国就不会在和约上签字,①②错误。
答案: D
5.下列各项符合国联盟约基本规定的是(  )
①国联成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②国联成员国应实行裁军 ③对于发动战争的国家,国联成员国应加以制裁 ④对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先进国家”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根据国联的基本职能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注意③发动战争的国家应理解为世界上所有国家。
答案:A
6.研讨《五国条约》的影响而得出的结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B.日本在此次会议地位得以提高,海军军备发展未受到限制
C.英国丧失了海军优势
D.法国的海上地位受到限制,且落后于日本
解析:本题考查《五国条约》的影响。日本在该条约中地位得以提高,超过法国,同时海军军备按规定限制其发展。故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
7.右图主要体现的是(  )
A.日本独霸中国
B.英国反对美国领导世界
C.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解析:根据图中披黑衣的人物身上的国旗和言论判断,此人代表美国。此图片反映的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 C
8.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一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一战”后“欧洲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解析: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所以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缩小,排除C项;海外殖民体系受到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排除D项;A项包含B项,故选A。
答案:A
9.“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  )
A.美国   B.德国
C.苏俄   D.英国
解析:题干材料出自《和平法令》,故选C。
答案:C
10.下列条约中,有利于维护20世纪20年代欧洲和平的是(  )
①《日内瓦议定书》 ②《拉巴洛条约》 ③《凡尔赛和约》 ④《洛迦诺公约》 ⑤《非战公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20世纪20年代”即一战结束后。①②③④⑤均符合此时间限定且有利于维护欧洲和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11题13分,第12题11分,第13题14分,第14题12分,共5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百一十九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让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第二十二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四 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性质如何?(2分)
(2)材料三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2分)
(4)材料四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3分)
(5)材料四中“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分赃性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及此题提供的材料来分析两次会议的分赃性和掠夺性的实质。
答案:(1)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的规定。是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规定。
(2)英法日。日本。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及胶州湾租借地。
(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盟约的规定使它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4)指日本趁一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形成了对中国的独占。美国。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对美国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反对一国独霸,维护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提出要建立一支最终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所维持的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海军。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则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巨大压力,将海军预算提高到国家支出的1/3,开始实施建立“八八舰队”的计划。
材料二 条约签字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本质。(4分)
(2)材料二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对美国和中国分别有何影响?(7分)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理解。第(1)问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海军军备竞赛的有关史实,实质是对亚太地区霸权的争夺;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门户开放”信息判断是《九国公约》,然后分析对美国和中国的影响。
答案:(1)现象:美、英、日三国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本质:三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而展开斗争。
(2)《九国公约》。《九国公约》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法、比军队占领鲁尔:

 材料三 德国马克一钱不值: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图片展示的事件发生的理由是什么?反映了法国的什么意图?(4分)
(3)针对材料二事件的发生,德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这个政策产生了什么样的直接结果?(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实际上要求学生回答赔款问题是双方较量的焦点,可从材料中赔款数额、各国所得赔款比例等内容得出结论;第(2)问,实际上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由是一套,真实意图又是一套,需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第(3)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国的消极抵抗及经济几近崩溃这个结果,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1)德国赔款数额巨大,压制德国经济发展;法国所得比例最大,主导了这一问题。
(2)理由: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支付赔款。意图:极力削弱德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维护法国安全。
(3)政策:消极抵抗,停止支付赔款,鲁尔的矿山和企业全部停工。直接结果:德国的经济形势恶化,通货膨胀严重。
 
14.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是短暂的,但这一时期人类为维护和平而进行的探索弥足珍贵。根据所学知识,对下表中所列的历史事件分别进行简要的阐述。(12分)
图片
历史地位
理由


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洛迦诺精神



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片及提示信息阐释历史事件、现象的能力。注意根据图片及历史地位判断出每个历史事件分别是国际联盟建立、《洛迦诺公约》签订及《非战公约》签订。然后对其进行简要阐述,应从背景、内容、意义或影响等角度阐释。
答案:国际联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性国际组织建立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原则”中提出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19年4月,国际联盟盟约在巴黎和会的全体大会上通过;开始有23个会员国,以后会员国逐渐增加。
《洛迦诺公约》: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讨论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该条约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和德国的紧张关系。
《非战公约》:该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