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高三
 

【全程复习方略】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单元质量评估: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含答案解析)

上传时间: 2014-08-26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单元质量评估(二)

第二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3·宁波高二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的头”和“挤牛的奶”的分别是(  )  21*cnjy*com
A.美国和英法 B.法国和美英
C.苏联和英美 D.英国和美法
2.(2013·金华高二检测)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3.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这表明(  )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4.在北京的古观象台,保存着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由德国归还中国的古天文仪器(如图),这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分得的唯一战利品。但该和约却使中国失去了收回山东权益的权利。这种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21*cnjy*com
A.在弱肉强食的近代,弱国无外交
B.北洋政府腐朽无能
C.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日本国力迅速增长[来源:]
5.(2013·嘉兴高二检测)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www-2-1-cnjy-com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④严厉制裁德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6.火花是政治宣传的一种载体。某收藏者藏有两枚20世纪初的日本火花(如图),该火花最有可能是日本(  )21教育网

A.为美化对中国的侵略而印制
B.为宣传美日友好而印制
C.为纪念占领中国青岛而印制
D.为宣传英日同盟而印制
7.(2013·西安高二检测)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陈独秀有关巴黎和会的上述评论,其前后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8.1919年巴黎和会上,美国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国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com
A.中国外交代表团的据理力争
B.中国是国联的参加者
C.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妨碍了美国的在华利益
D.尊重中国的主权
9.(2013·徐州高二检测)读下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10.(2013·长春高二检测)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2-1-c-n-j-y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24分,第13题20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21·世纪*教育网
——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材料二 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来源:21cnj*y.co*m】
——《美国外交政策史》
请回答:[来源:]
(1)根据材料一,判断威尔逊为什么要离开华盛顿。为什么当时他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5分)
(2)“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指的是什么?“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指的是谁?(5分)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幻灭是如此彻底”的含义。(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华盛顿会议诸条约构成的华盛顿体系标志着美日在远东角逐均势的形成,美国通过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使“门户开放”原则在东亚再次得以遵循,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扩张,改善了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日本虽然吐出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也迫使美国在太平洋防御上做出了让步,同时列强也承认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上的一些权益。版权所有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美日通过妥协得以缓解的矛盾,并不能长期维持下去。正如列宁曾经指出:“远东的全部外交史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地相信,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美日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未解决,建立起来的体系内还存在许多的隐患。当时作为正在扩张的美国,希望维持这一体系,想依靠自己的经济力量,通过经济的竞争占领远东市场,而日本想要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也不会改变,但由于在经济方面无力与美国竞争,日本必然会采取其他手段,尽管华盛顿体系有必然走向破裂的趋势,但自这一体系建立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美日对东亚的外交还是在这个体系的和平结构之内进行的。2·1·c·n·j·y
——《论华盛顿体系下的美日和平与冲突》
请回答:
(1)根据第一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在华盛顿会议上美日双方都得到了怎样的利益。(14分)
(2)根据第二段材料分析美日之间的根本矛盾所在,根本决定因素是什么。(10分)
13.(2013·济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漫画源于美国《纽约预言者报》,其中高大车夫代表国联,马代表和平,车身写着国际事务,路边竖着结束战争的标牌。【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二 必须建立某种形式的国际机构,一旦需要,它就可以使用武力来维护未来国家间的和平……民族主义的政策——政治、经济、社会和道德——到了极端的地步,如到了排斥和阻碍必要的国际合作政策的地步,那它们就会变得十分危险和极端僵死。上次大战和这次大战之间,民族主义嚣张一时,无法无天。它挫败了一切要执行国际合作和政治行动必不可少的措施的努力,它怂恿和助长独裁者的崛起,并把世界一直推到了目前进行的这场战争。
——美国国务卿赫尔(1941年7月23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
(2)综合上述材料,简析美国国务卿赫尔主张建立新的国际机构的原因。(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甚至要肢解德国;英国则要求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但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美国不愿意失去德国这个在欧洲的投资场所。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民渴望和平是其主要原因。而A、C、D与史实不符,排除。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体现了对德国的过度压制会激起德国人民的反抗,激发民族复仇情绪。故答案为C。
4.【解析】选A。中国作为战胜国,只能分得由德国掠夺的文物,而对于山东的权益,不但未能收回,反而又被巴黎和会转到了日本名下,从本质上说明了近代弱国无外交。B也是说明A的,C、D与题干内容无关。
5.【解析】选D。在解题时要注意“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列入国联盟约”及“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等关键信息,据此分析各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D。www.21-cn-jy.com
6.【解析】选D。解题关键是注意火花中的国旗,代表的是日本和英国。结合所学知识,日英之间和平相处是英日同盟存在之时,因此该火花是为宣传英日同盟而印制。
7.【解析】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陈独秀对威尔逊态度的转变,而其中涉及中国的主要是山东问题,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取决于国家利益,而不论美国支持日本还是支持中国,都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的。故正确选项为C。
【规律方法】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对外政策
美国外交思想一直存在着“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交锋与争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主义”一度占据了上风。表现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联盟,插手国际事务。虽未加入国联,但是美国要与战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再相脱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此,美国采取了一种“单边国际主义”的外交政策。例如,通过在经济上扶植德国来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另外,美国也没有放弃对远东的争夺,华盛顿会议扩大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力。
9.【解析】选D。巴黎和会上,英法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分歧很大,矛盾尖锐,华盛顿会议上,美日因中国问题和军备控制问题矛盾尖锐,A、B、C均符合史实。而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均有很大收获,不存在尖锐矛盾,故D不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不能准确反映题干中的结论。
10.【解析】选A。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所以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缩小,排除C;海外殖民体系受到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也缩小了,排除D;A包含B。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第(2)题结合威尔逊和平计划的特点以及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分析,后一问注意回答巴黎和会的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即可。第(3)题结合美国的计划没有实现的原因组织答案。
答案:(1)原因: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原因:美国参战使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欧洲的重建对美国寄予厚望。
(2)外衣:指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领导人: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等(或出席巴黎和会的英法政要)。
(3)含义: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通过建立国联来控制他国,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果由于英法反对,美国未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故美国资产阶级对此表示失望。【出处:21教育名师】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会议,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题要分别分析美日两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好处,答案来源于材料本身和所学知识两个方面。第(2)题的“根本矛盾”要高度注意材料的表述,“因素”要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上升到国家利益的角度。
答案:(1)美国:拆散英日同盟;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使“门户开放”政策得以遵循;取得了与英国对等的制海权。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承认,第一次与欧美列强处于平等的地位。日本还保留了在中国山东的一些特权。
(2)矛盾: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之间的矛盾,即美国要占领远东市场与日本独霸东亚的矛盾。因素:两国的霸权政策与国家利益决定的。
13.【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国联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实质和危害。第(2)题实际上是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主要原因,回答时要注意与上一题的联系。
答案:(1)反映了国联无法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说明:国联成立后,实质上成为英法控制下争夺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政策,没有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吸取国联的教训;加强国际合作与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限制极端民族主义;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等。
(2013·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条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2条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
材料二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纽伦堡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为据。
——王立桩《<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来源:]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简评《非战公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斥责用战争”“废弃战争”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题结合《非战公约》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及战后法西斯的审判作答。21·cn·jy·com
答案:(1)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出的重大调整;谴责战争行为,缺乏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为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重要法律依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