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教案 > 一年级
 

小学第15课

上传时间: 2012-02-2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小学第15课【大自然的语言】?  ? 大自然的语言 ????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 第二课时   ? ??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