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二
 

第十二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一体案
一.高考考什么---课程标准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提纲
       














三.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知识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背景 政治:农民起义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农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思想:“十二月党人”起义和新“知识分子”群体变革思想的推动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目的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时间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 ①二一九法令: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②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
     ③地方自治选举产生: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 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影响 积极 政治: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过渡
     局限 ①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②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③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课中及课后习题答案
课中思考题: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A、俄国工业发展较晚;
B、封建性(农奴制度残余)和依赖性(外国资本)较明显;
C、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其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D、当时俄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
E、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并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它仅仅局限于经济基础而未涉及上层建筑领域,沙皇专制的封建政治体制没有变更。所以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3、“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  “解放”法令实施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也随之逐渐消亡;  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社会规律的具体体现。它们都是俄国通过改革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4、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
    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的话说明,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或改革运动,即“战争引起革命”。俄国这方面的例证主要有:克里木战争引起了1861年的改革、日俄战争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了二月革命等。
5、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斯托雷平改革的客观效果来看,可以赞同这一说法。
(1)斯托雷平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和稳定沙皇政权,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或者说主观上想促进革命的爆发;(2)但其改革“扶强抑弱”,富农愈富,贫农愈贫,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改革没有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占有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失去了对沙荒的信任,在客观上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阅读与思考:
欣赏下面这幅著名油画。谈谈你的感想。
    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它以有力的造型和豪放的笔法,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也表现了蕴涵在他们身边的力量;也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非常落后,内河航运主要靠纤夫拉帆船。
解析与探究:
想一想,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变革有何影响?
国际环境对国家变革起推动作用。国家如不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就会其他国家赶上,并破坏本国或所属殖民国家的经济,从而导致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此时,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自我测评:
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
(2)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民生活贫困,俄国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与西欧国家;
(3)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又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4)为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里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2、简析“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A、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过度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C、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并获得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
A、改革不彻底:实质是地主对农民进行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前提下进行,当农民“解放”后,实际上已一贫如洗。
B、改革并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俄国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农民购买力底,国内市场也不能充分活跃,而且广大农民对改革不满,农民运动又发展起来。
3、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资金,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 民主化的气息。
(3)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
五.同步反馈训练
(一)选择题
1.克里木战争的作战双方为:
A.俄——英法土     B.俄土——英法     C.俄土法——英     D.俄英法——土
2.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发生在:
日俄战争后      B.克里木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英法七年战争后
3.克里木战争的实质是
A.俄英法争夺欧洲霸权                 B.俄英争夺世界霸权
C.法英解放土耳其的斗争               D.英法俄三国瓜分和争夺土耳其的战争
4.“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与上述材料有关的事件是:
A.中国戊戌变法    B.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5.随着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俄国社会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呼声,这发生在: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6.19世纪中期,俄国涌现了大量文学作品,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其中《怎么办》是谁的作品?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赫尔岑   C.果戈里       D.涅克拉索夫
7.克里木战争失败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点集中于
A.经济的落后     B.军事的落后   C.农奴制的落后     D.文化的专制
8.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主要是因为
A.颁布“解放”法令     B.司法改革
C.地方自治改革         D.土地改革
9.“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列宁评价什么历史事件?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斯托雷平改革 D.十二月党人改革
10.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顺应了历史潮流,在改革中所做的努力应予肯定
C.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革很不彻底,存在局限性
11.日俄战争的实质是:
A.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B.瓜分朝鲜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C.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战争        D.争夺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战争
12.俄国在克里木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战败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落后                      B.战争过程中孤立无援
C.统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D.国内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3.1913年,全俄粮食人均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俄国成了“欧洲谷仓”,其前提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斯托雷平改革    D.十二月党人改革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0年以后,英国同俄国的冲突大概是不可避免了。全欧洲各个国家革命运动失败后,俄国在欧洲大陆上几乎没有劲敌了。而这次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俄国干涉的结果。……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强大堡垒、后备阵地和后备军。                                                 ——摘自《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关于“结束克里木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为了加快和约条款的签订,并防止(甚至在将来)从朕方面产生任何贪功和侵略的思想,朕同意规定一些特别的预防办法,以免朕的军舰和土耳其的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同意在比萨拉比亚南部,邻近多瑙河的地方划定新的国界线。
——摘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上册)
材料三:在克里木战争中,英国和法国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但是如果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则将成为全欧洲的进步与民主势力的灾难。                                  ——摘自《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四: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们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象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摘自《人民的英国史》
请回答:
(1)《人民的英国史》作者认为1850年以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原因: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势力的代表,而俄国是欧洲反动势力的总代表
态度:不赞同。
理由:冲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原因是俄国在1848年后加紧在欧洲的扩张,妄图成为欧洲霸主。这同英国的欧洲霸权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克里木战争的结果怎样?这对欧洲及俄国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结果:俄国战败,被迫退出了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
影响:有利于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进程,加剧了俄国的农奴制危机。
(3)通过对材料四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深层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造成俄国落后。
15.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的措施是什么?本改革措施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措施: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1)废除旧的等级法院,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
(2)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积极意义: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一批批从大学法律系和法律专科学校毕业的青年走上了司法岗位,还有一批青年被派往欧洲学习法律。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局限性:但是司法改革实际进展缓慢,很多地方仍然按照以前的习惯法来处理诉讼,普通群众也不具备法律意识。
16.怎样评价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改革,促成了被称做“斯托雷平奇迹”的经济大发展。但改革中,斯托雷平不顾及贫苦农民的利益,致使富农愈富,贫农愈贫,社会不公更加严重,导致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斯托雷平改革不仅没有缓和俄国国内的矛盾,反而使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失去了对沙皇政府的信任,沙俄处于革命的前夜。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