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高二
 

【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岳麓版必修3) 课件2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时代特征再认识
    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几经周折,不仅摧毁了法国君主制的根基,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
    在法国大革命的感召下,欧洲进入如火如荼的动乱年代。一方面,英法等国在经过不同程度的社会变革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也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达到高潮。
1.1776年,由北美13个殖民地所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美的革命与改革
2.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拿破仑战争(1799-1814年)发生在这次欧洲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遭遇重创。
思考:这是一些什么性质的革命和改革?
    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19世纪以来的两个世纪里世界局势的剧烈变革,造就了世界文坛群星璀灿、巨著纷呈的辉煌,推动了世界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思考: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哪些现实因素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一)历史背景
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
2.欧洲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3.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知识分子大都受过启蒙思想的熏陶,曾是革命的热情拥护者。但革命后确立的新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他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思考:
教材列举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谁?
他们的作品风格有何不同?
2.崇尚自由和解放
1.富有幻想和激情
       如有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
                     ——拜伦
(一)历史背景
(二)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坛上的拿破仑”)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代表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
诗作风格: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讽刺社会积弊。
啊!最早相识、最受尊敬的朋友! 我心里虽然再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忆念! 虽然在这辈子永无重逢的时候, 但愿你别拒绝在梦中和我相见! 然而曙光会悄悄地使我泪痕满面,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一章第九二节
这首诗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1824年4月,三十六岁的诗人去世了,引起了希腊和全欧进步人士的震撼。逝世那天,希腊战士们宣布为国哀日。人民为他服丧致哀,政府以隆重军礼向他遗体告别。盖着黑色斗篷的灵柩上安入了盔、剑和桂冠。拜伦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那些雷奔电激、波翻云涌的诗篇,在他生前便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他死后一百多年来仍在全世界传诵不衰。歌德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拜伦为“思想界的君王”;鲁迅坦然承认:他自己早期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他那为弱小民族自由解放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了当时南欧各国人民反对外族压迫的斗争。今天,他的雕像还站在希腊米苏龙吉的“英雄公园”中央,受到广大群众的崇敬。
(一)历史背景
(二)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诗坛上的拿破仑”)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代表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
诗作风格: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讽刺社会积弊。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天才的预言家”
△请问:雪莱的预言是什么?
拜伦和雪莱的异同点。
(1)相同点
  都是浪漫主义作家,都在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寻。
(2)不同点
  拜伦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充满个性的英雄;雪莱则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一种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①其行动有力支持了当时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②其文学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一)历史背景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一、浪漫主义文学——拜伦与雪莱
3.影响
       从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有如此密切的结合。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1.拜伦
2.雪莱
(一)历史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现实主义开始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作品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人间喜剧》
2.托尔斯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一)历史背景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
(3)追求人道主义理想;
(4)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
(5)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思考:
    你知道哪些19世纪上半叶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家及其作品呢?
(一)历史背景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
1.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
  评价: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托尔斯泰: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评价: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他想象着,他的金币“像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它们“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繁殖”。
       瘫痪之后,他把储藏室的钥匙贴身放着,不时用手抚摸。
      妻子死后,他又迫使女儿放弃继承权,并厚颜无耻地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临死之前,神甫为他做临终法事,他在弥留之际还想将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抓到自己手里,攫为己有。由于用力过猛,终于一命呜呼。
贪婪、自私、冷酷,视钱如命的吝啬鬼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惟利是图和虚情假意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罗曼·罗兰赞誉此
书是“我们时代里最
伟大的史诗, 是近代
的《伊利亚特》”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的史书,共创造了559个人物,以库拉金、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别竺豪夫四大贵族生活为情节线索,反映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谴责了拿破仑的非正义的侵略,颂扬了俄国统帅亚历山大·库图佐夫英勇机智打败了拿破仑和他率领的十万侵略军,表现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 史诗自古希腊荷马史诗开创,几千年来成其为史诗的著作在世界上并不多,而《战争与和平》是当之无愧的一部。
生活在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安娜·卡列尼娜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一次探亲的途中,她巧遇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伯爵。伯爵对她一见钟情,安娜也坠入爱河,为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娜不顾丈夫的反对, 义无反顾地追随渥伦斯基而去,
  由此在上流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而安娜的幸福却并未维持多久,渥伦斯基开始冷落并背叛她,丈夫更不肯原谅她,在重重压力下,安娜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这个角度,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社会的深刻危机,反映了俄国封建势力的迅速衰落和资本主义势力的迅速发展。书中的中心人物安娜是带有个性解放色彩、追求爱情自由的贵族妇女,而她为社会所不容的,正是以政府部长卡列宁为首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渥伦斯基所信奉的“金钱至上”,才造成追求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安娜的最后悲剧──卧轨自杀。
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
    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伦的墓穴
作家的墓前,没有墓志铭,没有十字架,但他用毕生精力紧张探索、顽强劳动所铸成的不朽的纪念碑,却高高地耸立在欧洲十九世纪文学的峰顶,并放射着巨大的光辉!
微风轻轻地吹动着树叶,唱着永恒的安魂曲。人们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不带走一片叶子。四周一片寂静,唯有轻轻的风儿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响;这里不像是一位伟人地坟墓,反而更像是某个公园内幽静地一角。但正是在这朴素的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泰戈尔
狄更斯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现代主义:
        实际上是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流派的总称。20世纪20-30年代繁盛时期的现代主义的特点和主要流派有哪些?        
见课本P72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现代主义的特点:
1、内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2、形式: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差异: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一个明显的理由,行动的延续常常被意识的延续所取代;故事的背景不明确,很难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但它们又感到现实偏偏不让他们获得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宿。他们的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精神危机。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思考:
    荒诞派戏剧流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特点和此时的历史有什么关系?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1.历史背景
(1)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文明发展
(2)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纪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1)流行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地点:欧美
(3)代表人物及作品:
2.简况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流派--荒诞派戏剧
1.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及作品:
2.简况
①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②《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等待戈多》的经典对白: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剧照)
《等待戈多》
戈多是谁?戈多到底是谁?
       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 咱们就得救了”。
       有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
       有人认为他是上帝。
       还有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
       有人曾就此问过贝克特本人。
       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其实等待是一种人生的需要,一种生命的过程,追求的过程,他们害怕戈多出现,害怕一出现很可能就成了绝望,因此出现或者不出现都是绝望,所以等待,一直怀抱希望地等待,在希望与绝望之中人们耗尽了此生,人们也许更注重一个追求的过程,等待不是目的,只是一个借口,生活中需要一些变化,但却不知如何是好,无奈的生命只剩下等待,这就是荒诞的实质。

在荒诞派艺术看似无逻辑、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背后饱含了人类的许多辛酸与无奈,它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时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
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请思考:什么是荒诞剧?为什么主题为人生
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
到振奋”?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了令人心悸的动荡和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的精神危机
           有人认为戈多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个神秘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人认为他就是虚无或者死亡,有人认为他是一种希望,“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得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令人大失所望的明天。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因此乐观的贝克特以这部作品告诉人们虽然希望可能不会实现,但生活中还是要抱有希望。
诗歌、小说与戏剧
浪漫主义诗歌
盛行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
产生背景:
1革命与改革的年代。2人们对社会现状不满
特点
内容: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对理想世界积极追求
形式: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
拜伦
思想倾向:
具有民主和反判精神,抨击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代表作: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雪莱
思想倾向:
体现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代表作:
《西风颂》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时间: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使人们感到失望和不满
特点:
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现实
代表作
《人间喜剧》——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战争与和平》——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现代荒诞派戏剧
时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背景:
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受着严重的社会精神危机
代表作:
贝克特(法国)——《等待戈多》
特点:
以荒诞的主题来表达人们的失望、苦闷 和迷惘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