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练习 > 高一
 

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 【课件10】

上传时间: 2014-08-12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复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3、结合史实概述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华与民族危机(1840-1900)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三元里人民抗英(1941)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1884)
反割台斗争(1895)
黄海海战中爱国官
兵的斗争(1894)
义和团运动(1899—1901)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爱国官兵
人民大众
黄海海战中爱
国官兵的斗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
1.原因

2.概况



3.意义
(1)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   
(2)1841年5月,英军到三元里抢掠。
(1)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
(2)附近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围攻。
(3)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但被余保纯知府强行解散。
(4)人民群众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2)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三元里人民在抗英斗争中缴获的印章及佩剑)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原因:



2.概况:




(二)反割台斗争
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1)1895年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巡抚唐景崧逃往厦门
(2)台湾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共同痛击日军。
(3)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
3.影响:
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2.概况




3.口号

4.意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知识链接:列举2个“瓜分中国”的史实
①德国:1897年11月,派军占领了胶州湾。
②俄国:1897年12月,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③法、英、日等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1)兴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
(2)发展:
    ①1899年底,在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
    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义和团在落垈、廊坊一带围攻侵略军。
(3)高峰:
    ①义和团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并发起猛烈进攻。
    ②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开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4)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知识拓展:为何首先兴起于山东?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虐同群。                       ——《义和团档案史料》
材料三:传教士进入城乡,以清朝封疆大吏自居,擅作威福,干预中国的政事,深入城乡,胡作非为,引起群众不满。19世纪,洋教遍布山东。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入山东,教会势力更加猖狂。德国强占胶州湾,山东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更加猛烈。1898 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旗帜,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义和团运动序幕。                                       ——百度文库
阅读材料,归纳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的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③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1)兴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
(2)发展:
    ①1899年底,在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
    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义和团在落垈、廊坊一带围攻侵略军。
(3)高峰:
    ①义和团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并发起猛烈进攻。
    ②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开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4)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态度有何变化?
镇压        招抚        剿杀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1)兴起: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
(2)发展:
    ①1899年底,在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
    ②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义和团在落垈、廊坊一带围攻侵略军。
(3)高峰:
    ①义和团包围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并发起猛烈进攻。
    ②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开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4)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最终失败。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①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斗争手段、装备落后;
                        ③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导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3.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
      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如何评价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
材料一 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庚子纪事》
材料二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
                                     ──侨析生《京津拳匪纪略》卷三
思考:反映了义和团什么局限性?由此,得出什么认识?
局限性:①“保清灭洋”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②义和团的主张不包含进行国内社会改革的内容,还带有蒙昧迷信和笼统排外的倾向
认识:
农民运动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中国民主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阶级的领导,必须反帝反封建。
练一练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经过那次血战,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孙中山
史料阅读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3.口号:
扶清灭洋
4.意义:
(1)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2)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二)反割台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2.过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俄国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新疆危机。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3)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黄海海战中爱国官兵的斗争
知识概览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本舰队的偷袭,北洋舰队仓促迎战。
2.概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志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带领官兵英勇战斗,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命令舰队“避战保船”,躲进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黄海海战中爱国官兵的斗争
爱国官兵
人民大众
黄海海战中爱
国官兵的斗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反思探讨:
    自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来,
泱泱中华迅速从世界第一把交椅
跌落至被列强集体侵略掠夺、任
人欺辱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备
受凌辱... ...  但是仍然没有被列
强完全征服,没有沦为殖民地,
反而不断抗争,不断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探索。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你认为:中华民族没有被列强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天宫一号发射图
(1)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他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
爱国官兵
人民大众
黄海海战中爱
国官兵的斗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元里人民抗英
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反帝运动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1——5 AAADB;     6——10ABACB
11——12:DC
答案(1)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又实行卖国政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口号:扶清灭洋
(3)1896年。  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
     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台湾人民的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灭亡中国的主要原因。
     ②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他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
巩固练习答案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