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学案 > 高一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上传时间: 2014-08-05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知识要点】
    1.含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_________排布,能量较低的电子排布在离核_____的电子层,能量较高的电子排布在离核__________的电子层。各电子层由内向外的层序数n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层。
    2.用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形象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原子(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1.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出现从1递增到8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稀有气体元素)重复出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3.从金属钠、镁、铝分别与水和酸的反应可以看出三者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_______;从硅、磷、硫、氯的气态氢化物的生成难易和稳定性可以看出其_____________逐渐增强。
4.一般说来,元素的金属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非金属性就是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可以说明它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与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越稳定,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____________越强。
【知识要点】
    1.元素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除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和原子半径外,元素重复出现_________减弱、______增强,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化合价重复出现如下的周期性变化:最高化合价逐渐从____价升高到_____价,最低化合价逐渐从_____价增加到____价。
    3.元素周期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知识要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下:

  表的结构
分    类
说    明

元素    周期    表
7个周期
(7个横行)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7个主族(I A~ⅦA)、7个副族(I B~ⅦB)
  Ⅷ族(第8、9、10三个纵行)、 O族(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_____________;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___________;
    主族元素(氧、氟除外)的最高化合价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
    ⅣA~ⅦA族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和最高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_____________。
3.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____,非金属性____
【知识要点】
    1.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的原子结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如下: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___逐渐减弱,___逐渐增强。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表中从上到下),元素的____逐渐增强,_____逐渐减弱。
    在元素周期表中,自左上方至右下方有一条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_______位于分界线的左下方,__________位于分界线的右上方,临近分界线两边的元素在性质上既有__________性质,又有___________的性质。
    2.可以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与元素的___________、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互相推导,指导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
【知识要点】
1.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作用,称为离子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可以按一定的方式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形成有一定几何外形的________晶体。
    2.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及其形成时要注意:
①简单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单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阴、阳离子要间隔排列。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及其形成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1.物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两种常见的化学键类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不同共价键的键能是不同的。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共价键越_______,含有该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个碳原子可以和其他原子形成________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彼此结合形成或长或短的碳链,也可以连接形成___________;碳原间还可以构成________键、_____________键或___________键。含碳元素的有机物种类繁多,与碳的成键特点有关。
【知识要点】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化学键_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到某些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低。
2.氢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键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形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1.同素异形现象:                                                         。
2.同素异形体:                                                           。
3.几种同素异形体:
  (1)碳元素
单质
金刚石
石墨
富勒烯

结构及物理性质




作用力




化学性质




用途




转化




(2)氧元素
单质
氧气
臭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转化



(3)磷元素
单质
红磷
白磷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



保存



化学性质



转化



用途



[知识要点]:
1.晶体:                                                        。
2.晶体的分类:                                     。
  (1)离子晶体:
①概念:                                                    
②结构模型(NaCl CsCl形):



③性质:a.
b.
c.
d.
④常见物质类别:
   (2)分子晶体
①概念:                                                    
②结构模型(CO2形):



③性质:a.
b.
c.
d.
注意:
④常见物质类别: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知识要点]:
1.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
(2)表示方法:                        。(3)单位:                  。
(4)注意事项: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2)外因:
①浓度:
②压强:
③温度:
④催化剂:
⑤其他因素:

[例题解析]:
例1.在给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起始时加入氮气和氢气且浓度分别为1.0 mol/L 和3.0 mol/L,2秒后,氮气的浓度为0.8 mol/L ,氢气的浓度为2.4 mol/L,氨气的浓度为0.4 mol/L 。分别用氮气、氢气和氨气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这2秒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有什么关系?
[分析]:

例2:在25℃时,向100ml含14.6g的盐酸溶液中放入5.6gFe,(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min末,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H2.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铁完全反应.则:(1)在前2min,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2)在后4min,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3) 前2min和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其原因是
                                   .

例3.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 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e 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知识要点]:
1.化学反应限度:                                                 .
2.可逆反应:                                                     .
3.化学平衡:(1)研究对象:                                  .
(2)平衡状态的建立:
A.速率-时间图象:


 B.浓度-时间图象:


(3)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
(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逆:                                                  
②等:                                                  
③动:                                                  
④定:                                                   
⑤变:                                                  
⑥同:                                                  .
[例题分析]:
例1: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

例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的同时生成3nmolB
C.A、B、C、的浓度不在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分析]:
【知识要点】
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
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
【例题解析】
例1.白磷(P4)是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当与氧气作用形成P4O10时,每两个磷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此外,每个磷原子又以双键结合一个氧原子。(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键:198 kJ·mol-1;P—O键:360 kJ·mol-1;O=O键:498 kJ· mol-1;P=O键:585 kJ· mol-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以下反应的反应热Q的值:
P4(白磷)+5O2=P4O10+Q。
(2)P4O10极易与水化合,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如下形式:P—O—P+H2O→2P—OH。若每个P4O10分子与四个水分子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分析]

例2.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B.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C.氢氧化钡晶体的粉末和氯化铵晶体混合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知识要点】
1..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吸热的?

3.                    叫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    表示,单位一般采用     。
在中学化学中,一般研究的是在          下,在          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对放热反应,△H    0;对吸热反应△H    0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
    (1)
(2)        
(3)             
    (4)
【例题解析】
例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l的是(  )
(A)2H2(g)+O2(g)=2H2O(g);△H=-Q1
2H2(g)+O2(g)=2H2O(1);△H=-Q2
(B)S(g)+O2(g)=SO2(g);   △H=-Q1
S(s)+O2(s)=SO2(g);    △H=-Q2
(C)C(s)+ O2 (g)=CO(g);  △H=-Q1
C(s)+O2(g)=CO2(s);      △H=-Q2
(D)H2(g)+Cl2(g)=2HCl(g);   △H=-Q1
H2(g)+Cl2(g)=HCl(g);△H=-Q2
例2.已知
(l)=H2O(g)    △H1=a kJ·
(2)=2H2O(g)   △H2=b kJ·
(3)=H2O(l)     △H3=c kJ·
(4)=2H2O(l)    △H4=d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知识要点】
1.燃烧热
复习:什么叫燃烧?燃烧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在       时,        物质      燃烧生成       的氧化物所       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利用燃烧热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以及燃烧热数据的意义。

2.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1)重要的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

【例题解析】
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燃料主要成分
酒精
焦炭(C)
天然气(主要是CH4)
氢气
汽油(C8H18为例)

热值(kJ/mol)
1367
300
896
286
5472

回答:
(1)由表分析,        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
①                   ;②                    ;③                  。
例2.计算50mL0.5mol/LH2SO4溶液与100mL0.5mol/L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多少热量。
【知识要点】
1.原电池
(1)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形成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理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粒流向
     外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

【例题解析】
例1.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
A.黄铜(铜锌合金)制做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分析]
例2. Pt和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它跟人体的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O2、H+和Zn2+进行作用。
其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1.原电池的设计方法

2.常见化学电源及原理

【例题解析】
例1.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                   。  阴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总电池反应式:                        。
[分析]
例2. 以多孔的铂为电极,采用右图装置在两极分别通入CH3OH和O2,使其在KOH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经测定,电子运动方向由a到b。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处通入O2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12OH-+12e=3O2+6H2O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H3OH+16OH――12e=2CO32-+12H2O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
【知识要点】
1.装置特点:将电能转化转化为化学能
2.形成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原理: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产物的判断: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用
【例题解析】
例1. 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Cu+2H+===Cu2++H2↑,则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D.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例2. 以石墨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若电解时转移的电子数是3.01×1023,则此时在阴极上析出铜的质量是  A 8g???? B 16g???? C 32g???? D 64g
例3. 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反应?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是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知识要点】
1.目前世界上所需的能源绝大多数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由于______和______所以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2.太阳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利用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质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利用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4.氢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5.能源   一般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
          新型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
一次能源:____、____、____、太阳能、风能、水力、潮汐能、地热能、 
6.能源            核燃料等
二次能源:电能、汽油、煤油、柴油
【例题解析】
1.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能源又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既成形式提供的能量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反应如下:
2H20(l)===2H2(g)↑+ O2(g)↑-571.6kJ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以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2.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
    C.硅燃料放出的热量大,且燃料产物对环境污染较低,容易有效控制
    D.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是硅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
 3.既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又属于可更新能源、二次能源和新能源的是    (    )
   A.水能和风能      B.地热和核能      C.焦炭和汽油      D.风力发电和人工沼气
4.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资源的能量形式和转换利用过程,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能→机械能→化学能
    B.太阳辐射能→化学能→热能
    C.生能物→电能→化学能→热能
    D.太阳辐射能→机械能→电能




专题3  有机物的获得与应用
【知识要点】
一、甲烷的性质
电子式
分子结构   结构式
                   空间结构
甲烷    物理性质
                   氧化反应
        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
二、烷烃
概念:碳原子间都以________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物理性质:随______________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烷烃    化学性质:稳定,易燃,可以发生__________反应
通式:
    碳原子十以内:
命名             
      碳原子十以上:
【例题解析】
1.将1mol甲烷和一定物质的量的氯气混合均匀,以漫散光照射使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后甲烷与氯气均无剩余,且生成了等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    )
A.1.5 mol    B.2 mol    C.2.5 mol    D.4 mol
  [分析]

2.将标况下11.2 L甲烷和22.4 L氧气混合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体积共    (    )
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
[分析]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A.Zn+CuSO4=ZnSO4+Cu    
B.NaCl+AgNO3=AgCl↓+NaNO3  
C.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D.2C2H5OH+2Na→2C2H5ONa+H2↑
【知识要点】
    一、石油的炼制
分馏原理: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利用_______的方法,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和更有用的化合物。
试验室蒸馏石油:①加入原油的量占_________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②加入碎瓷片,防止液体_________。
石油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至于蒸馏烧瓶的_________附近。
④冷凝管中的冷却水______进______出。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裂化是将将相对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更深度的裂化。二者都为_______变化。
石油的分馏及裂化产物的产品和用途
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分子式
         结构式
         物理性质:_____色气体比空气稍______难溶于水_______溶有机溶剂
                           点燃
乙烯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褪色
         加成反应:与Br2、H2、H20等
         用途:调节剂,催熟剂,合成纤维
    三、乙炔的结构
        分子式
 乙炔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例题解析】
1.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漂白时发生过    (    )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裂解反应     D.催化裂化反应
  [分析] 
 2.既要鉴别乙烷和乙烯又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下列试剂中最好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溴的CCl4溶液     D.氢氧化钠
   [分析] 
 3.下列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乙烯和水在催化剂加压下合成乙醇   B.氢气和氯气光照下生成氯化氢
C.乙醛和氢气在催化剂下合成乙醇    D.乙烷和氯气光照下生成多氯代物和氯化氢
【知识要点】
一、煤的综合利用

二、苯
           分子式:
1.结构  
特点:
          
2.物理性质:_____色,特殊气味的液体,_____毒,_____于水,密度比水_____。
3.化学性质:
⑴氧化反应:在空气能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⑵取代反应:可与硝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途: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药等。
【例题解析】
1.能说明被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的是    (    )
 A.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取代反应
  [分析] 
 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双键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化生成烷烃
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
⑤苯在铁存在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    )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知识要点】
乙醇
1、分子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果简式     或      电子式    官能团   
2、物理性质:俗名   、  色透明具有特殊   味的  体、密度约为  比水   比煤油  沸点  、  挥发,  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酒精   作萃取剂。
3、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K、Ca、Na、Mg、Al)反应:
C2H5OH+ Na →                       反应类型         比钠与水反应   
 思考:钠能否置换煤油(烃)中的氢?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O2→                                   用途       
②催化氧化:C2H5OH +O2→                                  
 分析:Cu+O2                        CH3CH2OH+CuO→                    
Cu/Ag起    作用。现象:铜丝先变   再变    同时闻到     气味的     产生。
(3)与氢卤酸反应:C2H5OH+HBr→                        反应类型         
(4)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C2H5OH                            反应类型            
分子间脱水:C2H5OH                            反应类型            
4、制备:
①发酵法:(C6H5OH)n → n C6H12O6   →    n C2H5OH   
② 乙烯水化法:CH2==CH2 +H2O                                  
二、醇类:
(1)定义:                                         。
(2)饱和醇通式:         。饱和一元醇通式:            或          
(3)物理性质:低级饱和一元醇为    色   性   体。具有特殊气味和辛辣味道,溶于水。
C:4~11的醇为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
C:≥12为无色蜡状固体。随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       
几种重要的醇
甲醇:CH3OH俗称木精,有毒、可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工业酒精中含有,故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酒。
乙二醇:           无色粘稠有填味液体,可作内燃机抗冻剂。
丙三醇:           俗称甘油,有吸湿性,护肤品中使用。可制炸药:硝化甘油。
醛类:1、定义:                                                   
2、 饱和一元醛通式:           官能团        或       
3、甲醛:HCHO 有毒,居室主要气体污染物之一。水溶液有杀菌作用,可浸制生物标本,严禁浸泡食物。
4、乙醛:CH3CHO ①制乙醇:CH3CHO +H2                        
②制乙酸:CH3CHO+O2                            
【例题解析】
例1、下列物质在Cu或Ag催化作用下不能发生去氢氧化的是(   ) 
A、CH3CH2 CH2OH  B、CH3OH   C、(CH3)2CHOH  D、(CH3)3COH
例2、下列物质在浓H2SO4作用下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OH B、(CH3)3COHC、(CH3)3CCH2OH       
例3、质量相同的下列醇分别与过量的钠作用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甲醇  B、乙醇    C、   乙二醇      D、丙三醇
【知识要点】
一、乙酸:1、分子结构:        结构式             电子式:          结构简式          
或      官能团            。
2、物理性质:具有       气味的       色气体,沸点117.9℃,熔点16.6℃,其固态为分子晶体,无水乙酸称冰醋酸,         溶于乙醇。
3、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                       
①使石蕊变               ② 活泼金属生成氢气                      
③ 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的离子方程式:                               
④ 与氧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⑤ 与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酸性:CH3COOH        H2CO3 
(2)酯化反应
                          
                                                反应类型        或       。

①酸去      醇去     ②为可逆反应,浓硫酸作用         ③碎瓷片的作用      
④加入试剂顺序         →         →         ⑤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⑥反应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有一层         有       的香味。
4、工业制法:
①发酵法:
②乙烯氧化法:CH2=CH2+O2 →             CH3CHO+O2 →             
5、羧酸:
(1)定义:                                                          。
(2)物理性质:随碳链增长,沸点          溶解度          酸性        。
(3)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
(4)几种重要的羧酸:
①甲酸:HCOOH,既含有羧基又含有醛基。
②高级脂肪酸:不饱和:油酸:                    态
饱和:硬脂酸:                    态;  软脂酸:            态
【例题解析】
1、新兴大脑营养学发现,大脑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密切关系,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被称为“脑黄金”的DHA就事实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式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学名是二十六碳六烯酸,它的分子组成是(     )
A  C25H51COOH       B  C25H39COOH  C  C26H41COOH         D  C26H47COOH
2、(1)1moL丙酮酸(CH3COCOOH)在镍催化剂下加1mol氢气转化为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是              。
(2)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乳酸的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失水生成B,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可以加成聚合,则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知识要点】

定义:由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跟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叫醇。
如:
2、通式:         饱和一元弱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分子式为           
(n ≥2),所以这种酯与分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互为               。
3、物理性质: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      ,低级酯有     气味,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4、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酸性条件:

如:
 

碱性条件:
如:   


二、油脂
1、定义:由          酸和           通过酯化反应而形成得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结构:硬脂酸甘油酯结构
    硬酯酸甘油
                                                      _______________             
  
3、类别:属于     类。
4、物理性质:密度比水       ,     溶于水,有油腻感,      于有机溶剂。
    5、化学性质:(一)油酸甘油酯的氢化
           
水解
酸性水解:                                                
碱性水解:                                                
油脂的碱性比水解反应又叫             反应。
肥皂的制备
肥皂的去污原理
原理:
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              洗涤时,硬脂酸根离子一头          ,另一头       将油污拖下水,从而将衣物洗涤干净。
【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时   (     )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例2、0.1molA与溶有96克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0.1molA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和时10.6mol,求油脂A中含有多少个碳原子?
【知识要点】
糖类
1、     、     、     、    都属于糖类。组成中均含有    、       、     元素。
2、组成与物理性质: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组成





颜色、状态





水溶性





在自然界的存在





讨论:人们曾把糖类化合物称“碳水化合物”这个说法是否恰当?糖类物质一定有甜味吗?
二、纤维素:    溶于水,无醛基(—CHO),每个单糖单元含三个羟基(—OH)可看作:
〔C6H7O2(OH)3〕n   其水解方程式为:                                        
三、葡萄糖
1、物理性质:   色晶体,    于水,有   味。
2、结构:分子式       结构简式             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
(1)人体内缓慢氧化:C6H12O6+ O2  →                         
(2)转化为酒精:C6H12O6                             
(3)还原性:
银镜反应:原理:                                        
             现象:                                  ,除去试管壁上银镜用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     的存在。
②与新制Cu(OH)2  反应:
a、新制Cu(OH)2的配制、方程式:                        其中       一定要过量。
b、葡萄糖与Cu(OH)2  原理:                                         
现象: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     的存在。医学上可据此判断是否为糖尿病患者。
4、制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淀粉:
1、物理性质:  色、    气味、   味道、粉末状物质。部分溶于水,其溶液是一种   
2、化学性质:
(1)水解:(C6H10O5)n +nH2O                
(2)特性:遇I2变    色。
思考:如何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正在水解?没有水解?
【例题解析】
例1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 、白酒   C 、食盐  D、葡萄糖
例2、下列矿物质在常温下易溶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淀粉   B 、葡萄糖   C、蔗糖  D、乙酸乙酯
例3、A、B、C、D 都是只含碳、氢、氧的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A为气态,B、C 、为液态,D是白色晶体。A、B均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D有甜味。它们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回到室温下,其燃烧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与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有机物的最简式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B的结构简式是            
   C的结构简式是                、   D 的结构简式是            或              
【知识要点】
氨基酸:
1组成:由  、   、   、   元素组成。2、结构:均含有       和           。
3、α—氨基酸:           。4、几种常见的α—氨基酸:甘氨酸(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 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
5、化学性质:两性
H2N—CH2—COOH+HCl                。H2N—CH2—COOH +NaOH                   
二、蛋白质:
1  存在:                                                                     .
组成:含       等元素。是结构非常复杂的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千万。
结构:①                                  ②                               
物理性质:水溶性:有的    溶于水,有的    溶于水,当加入大量轻金属无机盐(K+、Na+、NH4+)蛋白质的溶解度     而     。这个过程叫     。(是否)    可逆的,加水可再溶解。利用此法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化学性质:
①两性:具有氨基酸的性质。既有    又有    。既能与      反应,又能与    反应。
②水解: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③变性:在     、      、     、       、      、    等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会     并发生    (即发生      )失去生理功能。该过程是       的。利用该性质可进程消毒。
④颜色反应: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呈   色。
⑤灼烧:有           的气味。可用此法啊区别毛料与棉料或化纤。
⑥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      ,具有胶体的性质。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特点: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2                、3               。
【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天然蛋白质组成元素只有磷、氢、氧、氮四种
B、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食用生鸡蛋所获营养价值高。
C、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D、用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
例2:要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有又不改变蛋白质的主要性质,最好多加入(  )
饱和的硫酸钠溶液  B、稀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的硫酸钙溶液  D、稀氯化钡溶液。
例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B、所有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变黄
C、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的
D、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
【知识要点】                       
意义:                                             。
依据:                                             。
基本要求:                                         。
方法:①正向合成法   ②逆向合成法    ③综合比较法
以石油气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
可能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根据合成路线①写出反应的4个方程式:
问题解决
【例题解析】
[例1] 已知R—CH2—CH2X + NaOH  R—CH=CH2 + NaX +H2O(X为卤素原子),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 的结构简式是                    。
    (2)①的反应类型是                 。 ③的反应类型是                    。
[例2] 已知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例如:现以乙醇为原料,选择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备乙二醇(HO-CH2-CH2-OH),并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要点】
基本概念:
1、三大合成材料:                 、                    、                 。  
2、有机高分子是                         ,通过                  制得的。
3、聚合反应:
①定义:由          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          的高分子材料叫聚合反应。
                       如:                         (填“有”“无”)小分子
②分类   
               如:                         (填“有”“无”)小分子
4、制聚乙烯:n CH2==CH2——→            
  单体:能形成高分子的小分子物质叫            ,如        。
  链节:高分子中不断重复的结构单元称            ,如           。
  聚合度:链节的数目,如              。
5、加聚的实质:不饱和键的打开后重新结合。
【例题解析】
写出下列高聚物的单体:

例2:完成下列合成高聚体的反应:
(1)n CH3—CH==CH2                                                 
(2)n CH3COOCH==CH2                                               
(3)乙烯与丙烯1:1加成聚合: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1、化学是        __       的科学,它的三项工作是①   __ ②      ③      。
2、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金属是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有 ___ 、     、 __  。如钠:         铁:         ;银:         。金属使用的先后与          有关。
3、化学的发展经历了              阶段(如冶金、     等)、            (以原子分子学说为代表)、               (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物质结构理论为代表)。          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物质世界的一项根本性规律是             。人们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不同层次的观测仪是          、           、           。
19世纪的理论有哪些             20世纪的理论有哪些                      。
人类对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是在              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的。
4、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阿伦尼乌斯的酸碱电离理论:                  是酸,                    是碱。其适用范围是          。酸碱质子理论:                               是酸,                     是碱,                   是两性物质。
5、据统计,20世纪的最后10年,化学合成和分离了超过       种的新物质,其中         、                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
6、天然纤维制化学纤维的步骤:                                         
                                                                        。
7、20世纪以来,             、           、             等技术的相继发明,           、                、                 的不断改进,使人类正在走向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美好环境的新境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化学研究进入        水平,             设计的思想为合成人类需要的新物质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8、化学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与                       等科学也有紧密的联系。
9、人类在20世纪发明了           ,一些科学家认为,         和         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等技术所需要的高新材料也依赖与化学合成。
10、当前面临的三大社会问题:        。当前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            。
11、化学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1)      目前治理汽车尾气主要有三种途径:         、         、            。
(2)         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造           如二氧化碳与  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降解高聚物                          。
12绿色化学                                                            。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