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课件 > 九年级
 

第15课《诗人谈诗》课件(苏教版九上)

上传时间: 2014-07-27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诗人谈诗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
诗文蕴涵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
感情.

2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
作者评论的方法.
鲁藜(1914--  ),福建人.三岁随家到越南
侨居,1932年回国,参加革命,开始写诗.
1938年去延安.诗集有《醒来的时候》、
《锻炼》、《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
寓言等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鲁藜简介
曾卓简介
曾卓(1902--2002),当代诗人,湖北人,1936年参加革命,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内涵,视野开阔.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安排?
1、简介作家作品,布置任务,?了解作家作品、补充明确任务?1?
2、组织自主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
3、组织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讨论?从作者抒发的情感讨论交流?
4、组织自学《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结合自学讨论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及诗歌的意境的理解?
5、指导确立专题?
自主组合确定专题?1?
6、提供帮助?提出疑难?
7、指导学生形成成果?完成专题?课内1课外3?
8、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交流展示成果?1?
9、师生共同反思?
正音
门槛                     曙光    

乍然                     山峦

眺望                     藜

( kǎn )
( shǔ )
( zhà )
( luán )
( tiào )
( lí )
反复诵读诗歌
捕捉诗情流动的轨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通过写对月光的误解写盼望长夜的结束.
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写又回到”万物还在沉睡”的现实的夜中.
学习曾卓的评论方法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5)


第三部分(6)
            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
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之处.
              作者对诗歌的意境进行
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写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
“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作业:课后练习一
教学后记:
       诗歌的教学,要重视朗诵的作用,要在课堂教学
的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诵?读?欣?赏?
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提供余光中简介和《乡愁》的鉴赏:?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2)赏析:《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
“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3)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1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选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训练?2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贯穿在课文的学习中处理,不单设课时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