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模拟 > 高三
 

【三维设计】2015届高中地理总复习(湘教版)【配套WORD讲义】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上传时间: 2014-10-11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1)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4.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温馨提示] 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分布
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 600多万人。共56个民族。
三、中国的地形
(一)地形、地势

(1)特征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喜马拉雅山


(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特征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1.四大高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
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

海拔1 000 m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黄土
高原

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
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 m降到1 000 m;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准噶尔盆地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柴达木盆地

海拔3 000 m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
盆地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 m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
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地形区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东北
平原

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 m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华北
平原

海拔多在50 m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海拔更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气温
(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据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的日均温累积]的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情况如下:21教育网

2.降水
(1)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下图中a、b、c分别大致相当于800 mm、400 mm和200 mm等降水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A、B、C、D四个干湿区。

代号
干湿地区
降水状况
分布地区
主要植被

A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800 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为主

B
半湿润
地区
年降水量>
400 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地

C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
400 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地为主

D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200 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3.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
特征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较小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长,季节变化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降水季节长

含沙量
特征
小
大
小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逐渐消失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利
①灌溉;②航运“黄金水道”;③发电“三峡”;④调水“南水北调”;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①引黄灌溉;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①水能的梯级开发;②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①上游凌汛;②下游“地上河”、凌汛
①下游河口附近“咸潮”;②中下游洪涝

整治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③加固堤坝
①引淡压咸;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六、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点
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
(1)特点: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2)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版权所有
(3)土地利用:①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1·c·n·j·y
3.水资源
(1)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解决缺水的措施: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七、中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差异
地区
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

东部地区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
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北小麦南水稻”。
(2)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作物
分布区

油料作物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
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

棉花
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八、中国的工业
1.工业的空间分布
(1)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21cnjy.com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地区
优势
方向

沿海地区
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
侧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
国家的开放政策、沿边的地理优势
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地
优势资源、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九、中国的交通
1.分布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
3.水运
(1)海运
(2)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北京、上海、广州。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江西联考)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是(  )
A.面积             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经济总量
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
3.与图中其他省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
A.柑橘            B.稻米
C.天然橡胶           D.棉花
解析:1.B 2.A 3.C 第1题,江苏的面积较小,不可能排全国第5;上海的经济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不可能排全国第24;图中四川、江苏排名靠前,而青海、西藏排名靠后,则该项指标应是人口。第2题,长江干流②河段即长江的中游,该段长江已进入中下游平原,因此水流平缓且河道弯曲;该河段水量丰富,但流速并不急,两岸多为平原而少峡谷;该河段的水流平缓,因此江水中泥沙的含量并不大。第3题,根据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可知,甲省区为云南,该省区热量条件好,因此该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天然橡胶。21·世纪*教育网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据此回答4~6题。

4.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5.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6.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解析:4.A 5.C 6.B 第4题,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第5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6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www-2-1-cnjy-com
(2014·江西重点中学盟校3月统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2-1-c-n-j-y

7.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8.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台风已蓄势待发
解析:7.B 8.C 第7题,雨带即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图中显示冷暖气流交汇处刚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第8题,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一般在冬季,则此时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来源:21cnj*y.co*m】
(2014·唐山模拟)近年来,被誉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区持续干旱,2012年1月的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读下图回答9~10题。【出处:21教育名师】

★9.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低于12 m的枯水天数,2010年比2000年延长124天
B.2006年鄱阳湖区降水偏多
C.目前水位的快速下降,还没有影响到湖区航运、渔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
D.鄱阳湖枯水期呈现出现时间提前、结束时间退后的趋势
10.鄱阳湖是水位季节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分析鄱阳湖低水位持续时间总体变长的主要原因(  )
A.湖区附近用水增加
B.长江干流对鄱阳湖湖水顶托作用加强
C.三峡水库蓄水之后导致长江中下游来水减少
D.全球变暖蒸发加大
解析:9.D 10.D 第9题,图中数据显示,鄱阳湖水位低于12 m的天数由2000年的129天变为2010年的218天,低于10 m的天数由2000年的50天变为2010年的174天,故总体上枯水期变长,则D选项正确。 第10题,鄱阳湖低水位持续时间总体变长原因为两方面,一是来水量减少,应该主要与流域内降水量多少有关,而材料中信息不能反映降水量持续减少;二是湖泊水分消耗持续增加,结合近年来总体上全球呈变暖趋势,湖泊面积大且蒸发增加,可能是湖泊低水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21*cnjy*com
(2014·南京二模)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读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
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C.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
D.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
★12.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  )
①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推进规模化经营 ③提高专业化水平 ④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1.D 12.B 第11题,复种指数等同于一年几熟,热量条件越好的区域,复种指数越高,图中华南主产区热量条件最好,复种指数最高。第12题,优势产区发展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推进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大规模生产不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2分)
1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夏天人体感到炎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高线地形图。

(1)绘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4分)
(2)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原因。(8分)
(3)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加快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湖北地区的产业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对湖北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4)简述图中南部地区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6分)
(5)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简要分析钢铁工业的发展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解析:本题考查剖面图的绘制、武汉闷热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绘图略(只要起点、终点、重要点的高度正确即可)。第(2)题,武汉夏季的闷热与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城市热岛效应等密切相关。第(3)题,产业转移可以改变人口迁移的方向,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扩大城镇规模,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4)题,图中南部地区为低山丘陵,调整农业结构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等。第(5)题,从土地、环境、交通三方面作答即可。
答案:(1)绘图略,只要起点、终点、重要点的高度正确即可。  
(2)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牢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持续高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水田与沟渠遍布,水分蒸发旺盛,使得空气湿度加大;武汉地势平坦,海拔低,散热困难,使得昼夜温差小,最低气温偏高;随着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明显,增加了城市夏季的炎热程度。
(3)人口迁移方面:产业转移增加了湖北地区的就业机会,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加快了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市化进程方面:产业转移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4)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吸纳劳动力,增加收入。
(5)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1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图示区域河道形态有何特点?这种河道形态对该区域有何影响?(6分)
(2)说出图示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5分)
(3)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5分)
(4)试分析该区域大力建设河流堤防和蓄洪区的原因。(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环境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图示区域为荆江河段,自古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河道弯曲,泥沙大量淤积,河床被抬高,形成了地上河。第(2)题,图示区域河道弯曲,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土地易沼泽化,洪涝灾害频发;同时受区域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比较突出。第(3)题,该区域发展稻米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稻米的市场需求量大。第(4)题,该区域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大力建设河流堤防和蓄洪区可以起到防洪、泄洪的作用,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答案:(1)特点:河道弯曲。影响:河床易被抬高,形成地上河。
(2)洪涝灾害;土地沼泽化;水体富营养化。
(3)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市场广阔。
(4)该区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河床泥沙淤积严重;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导致该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大力建设河流堤防和蓄洪区可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农田淹没、住宅损毁等经济损失。
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


(一)四大区域的划分

划分的主导因素
(二)北方地区

1.地形区
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①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②从干湿地区来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
3.河流
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
4.资源
图中的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胜利油田,L中原油田。
5.城市
图中的①济南,②太原,③西安,④哈尔滨。
(三)南方地区


地形区
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

河流
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

铁路线
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

水能
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

工业基地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
(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河流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资源
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水资源丰富
水资源不足


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水稻、油茶、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工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

人民生活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生态问题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


[例1] (2013·四川高考)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的差异,春季涝灾严重区的分布及成因,区域气温、降水状况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气温差异可从气温的高低和气温偏低值的空间分布两方面描述;降水的差异可从降水的多少和降水偏多量的空间分布两方面描述。第(2)题,图中西部平原地区春季涝灾最严重,理由可从气温、降雪量、积雪量和地势特点方面分析。第(3)题,东北地区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春季气温较常年低会导致春播推迟,作物生长期缩短;东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常年偏多,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1)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例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区域天气特征和空气质量,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方面分析。攀枝花北部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对冬季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且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气流下沉增温。第(2)题,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风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百里钢城”,二是“地形”。钢铁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等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使空气质量变差;该地区地形比较封闭,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盛行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1.西北地区


2.青藏地区

(1)地形区:图中的a祁连山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柴达木盆地。
(2)气候:典型特征气温低(高寒)。
(3)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怒江,f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4)城市:g拉萨,h格尔木,i西宁。
(5)交通:
①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6)农业:
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②河谷农业
3.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自然原因
(1)太阳辐射强、日照长。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且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营养物质。
(3)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贮藏营养物质。由于以上原因,西藏的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营养成分也很高。
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农业
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日照时间长


不利条件
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
热量不足


主要农产品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

工业
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

环境问题
荒漠化、沙尘暴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例3] (2012·四川高考)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解析] 结合图示地形分析可知,甲地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河谷地带,乙地种植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山麓地带,结合两地地形差异,从两地制约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是热量和水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1·cn·jy·com
[答案] 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例4] (2011·全国高考)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
第(1)题,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应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从位置、市场需求及邻近的河西走廊不宜大规模牧马方面去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获取关键信息

[答案] (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1.省级区域——北京市、台湾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省区
特征
北京市
台湾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位置
西南面为黄土高原,西北面为内蒙古高原,南面为黄淮海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亚洲中部,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相邻

地形
以平原为主,西面、北面为山地
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
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农产品
小麦、玉米、蔬菜
稻米、甘蔗、茶叶、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樟脑
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甜菜、葡萄、西红柿、石榴、枸杞等

工业
电子产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为主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油气开采、畜产品加工

人口或城市分布
外来人口是人口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
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天山山麓地带


2.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
名称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长三角经济圈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量,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

珠三角经济圈
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张,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环渤经济圈海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
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化程度低

西三角经济圈
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
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差

东北经济圈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东北政策
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单一


[例5] (2013·福建高考)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www.21-cn-jy.com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2)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解析] 第(1)题,M城的气候特征可以结合区域地理位置、气候资料图上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加以分析。第(2)题,N城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社会经济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及本地区拥有的资源和文化状况等方面加以阐述。
[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1*cnjy*com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4·金华十校联考)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
A.80 mm           B.190 mm
C.310 mm         D.430 mm
2.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解析:1.A 2.B 第1题,依据等值线递变规律可知,甲处数值介于350~400 mm,乙处数值介于400~450 mm,则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值为0~100 mm,故选A项。第2题,依据位置可知,甲位于贺兰山地区,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而降水较多,即在较小的范围内降水变化较大,从而年等降水量线密集。
(2014·长春三调)我国各地雨季起讫时间有所不同,但却有其内部规律,下图是2013年5月1日~8月31日部分地区平均逐日降水量(mm)直方图。(注:淮河流域年降水量约为600~800 mm)据此完成3~4题。

3.上图中降水资料反映了我国  (  )
A.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B.北方雨季比南方开始晚
C.南方降水变率比北方大        D.北方旱,南方涝
4.根据资料分析,2013年淮河流域(  )
A.降水丰富,农业丰收
B.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
C.洪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
D.淮河水污染严重
解析:3.B 4.C 第3题,根据图文资料可知,我国锋面雨带由南向北推移的规律,南方雨季来得早,北方雨季来得晚,降水季节变化大。第4题,通过纵坐标可以得出,淮河降水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2014·宁波二模)下图为全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及三类谷物发芽适宜温度图,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图示气温数据特征能够推测(  )
A.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B.我国1月南北最大温差为41.4℃
C.三亚受海洋影响最明显
D.西安和郑州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
6.关于三类谷物种植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大于小麦种植区
B.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解析:5.D 6.C 第5题,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图中显示郑州、西安最接近0℃,故D项正确。从图中城市气温看,沈阳纬度高于呼和浩特,但气温高于呼和浩特,南宁纬度低于广州,但南宁温度低于广州,故由图中数据不能说明我国1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则A项错误;B项也只能说明图中城市的最大温差,并不能代表我国南北最大温差。第6题,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可以种植冬小麦,故C项正确;图中显示1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很少,故冬季水稻种植区面积不会很大,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夏季气温可以达到玉米生长需要的温度,可以种植玉米,故B项错误;图中显示海南岛只有南部1月气温能达到水稻生长需要的温度,故D项错误。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7~8题。

7.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8.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水流湍急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C.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D.该河为地上河
解析:7.A 8.C 第7题,根据图中河流信息可知,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流水侵蚀、切割作用是三江并流形成的外力作用,板块挤压、地壳抬升是其形成的内力作用,它们不是地形特点。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系特征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江并流地区河流水系流域面积小主要是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车轮生产为主,经营涉及汽修、商贸的民营企业集团,车轮年生产能力超过1 400万套,企业综合实力居中国车轮行业首位。该集团拥有5家专业从事车轮制造的生产基地,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拥有销售网点4 000余个。下图示意正兴集团生产基地。读图回答9~10题。

9.该集团在全国建立5个生产基地的战略意图是(  )
A.接近原料地
B.占领国内主要市场
C.利用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D.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10.西北地区是该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下列城市可作为新生产基地的是(  )
A.包头            B.银川
C.西安            D.乌鲁木齐
解析:9.B 10.C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5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我国的东南、西南、东北、华北以及中部地区,其布局的战略意图是占领我国的车轮市场。第10题,由图可知,该集团的5个生产基地都布局在大城市,其目的主要是对各大区域起辐射作用。西安历史悠久,辐射能力最强,最有可能作为未来的生产基地;包头原料丰富,但其地理位置及辐射能力远不如西安;乌鲁木齐地理位置偏远,辐射能力较弱;银川的城市规模和经济能力远不如西安。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水盐度较高
B.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C.湖泊水位变化较小
D.7~8月水位较高
★12.乙市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该地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源
C.土壤         D.地形
解析:11.D 12.B 第11题,根据等高线弯曲情况可知,甲湖既有河流注入又有河流流出,应为淡水湖,湖水盐度较低;甲湖位于天山南麓,湖水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夏季湖泊水位高;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第12题,乙市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014·福州质检)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蒸发量(mm)
130.4
182.4
271.0
298.7
314.3
233.2
190.2
174.9
137.9
129.2
103.8
97.7

降水量(mm)
3.0
2.1
4.4
14.6
51.6
143.5
191.4
177.0
137.6
49.1
15.2
3.4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5分)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9分)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6分)
(4)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6分)
解析:第(1)题,立体农业要求山地地形,且相对高差大的地区更有利。    第(2)题,气候条件要从光、热、水角度分析,题中提示可种植“热带”水果,则要分析气温高;“优质”则要分析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第(3)题,可从交通运输方式、速度快慢、运输距离等角度分析。 第(4)题,社会经济因素一般包括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答案:(1)山地多;相对高差大;河谷海拔较低。
(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年均温高;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   冬季气温较高;干燥,多晴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昼夜温差大。
(3)运输方式以公路、铁路为主,线路少,密度低;山地多,地表起伏大,运输效率低(速度慢);    运输距离长,蔬菜易腐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政策支持;农产品丰富; 水电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支持力度大);劳动力较丰富。
★14.(2014·德州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7分)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以及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5分)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7分)
(4)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7分)
解析:第(1)题,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判断地形区分布状况,材料二显示宁夏平原两侧有断层且平原处于下陷状态,材料一中又显示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则其形成有泥沙沉积作用的影响。第(2)题,黄河黄土高原以上河段含沙量小、以下河段含沙量大。干旱区成为塞上江南的关键因素是水源。第(3)题,据材料二,读取图中贺兰山东西两侧植被分布即可回答差异,东坡有针叶林带说明水分条件好于西坡,结合夏季风知识可回答。第(4)题,材料三中体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该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农业(葡萄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1)自东向西依次为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平原、贺兰山(或东为鄂尔多斯高原、中为宁夏平原、西为贺兰山)。断裂下陷带经河流(黄河)冲积(或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
(2)黄河宁夏段比山东段含沙量小。(黄河的)水源。
(3)东坡比西坡多了针叶林带,西坡比东坡多了沙漠带。东坡比西坡各植被带的海拔都低。原因:(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东坡比西坡降水多。
(4)促进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延长葡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葡萄加工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了原料投入的成本。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