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试卷 > 高三
 

2014版《创新设计》高三地理(四川专用)一轮复习教师文档: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35页)

上传时间: 2014-10-11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三部分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
【四川考纲】 1.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人口数量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口国策。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目标定位】 1.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应用: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而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特点
由下图可判断出人口增长的基本特点: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判断依据:图1中人口增长曲线上扬)
(2)时间差异

(3)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国家
人口问题
影响
对策

发展中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经济、就业、资源、环境压力大,导致积累减少;形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计划生育

发达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四、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 误区警示
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并不一定增长多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状况,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而人口数量的增长除与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人口的基数有关。如我国目前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方法技巧
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一般在1%以下。
在坐标图中三种类型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巧学易记
人口容量中的:“一、二、三、六”
一个承载力:环境承载力。
二个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三种观点:乐观者、悲观者、中间派。
六种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表解考点】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因此,转变过程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下降,最终二者均达到较低水平,完成转变过程。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见下表)。
人口增
长模式
特点
人口增长速度
原因
典型代表
备注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极少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又称“高—高—低”型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迅速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印度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又称“高—低—高”型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
英国等发达国家
又称“低—低—低”型

误区警示: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达到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融会贯通】
人口增长模式的疑难辨析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原始型是“高—高—_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人口增长特征很重要,切实要记牢。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不管试题提供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对点演练】


1.(全国文综)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由题干计算得出甲地自然增长率为-0.074%,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并且出现负增长,排除西宁、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广州有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因此上海最符合。图中①地区符合“三低”的现代型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属于现代型。
答案 (1)C (2)A
考点二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表解考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
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增长模式
传统型
现代型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影响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但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加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人口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融会贯通】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主要人口问题: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④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本世纪,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总人口三大高峰。
(2)老龄化特点:①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②高龄化趋势显著。
(3)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对点演练】
2.(2010·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10年,本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还可从图中读出,1980年本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就已经超过了7%,且呈继续增大的趋势,即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2)题,从图中1980年到2010年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该地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且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亚洲国家中只能是日本。结合日本的国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
答案 (1)B (2)B
考点三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的
  分析
【图解考点】
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去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二者与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


(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从概念及实质上理解二者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图示



实质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

【融会贯通】
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如下表所示: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首要因素,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对点演练】
3.[2011·北京文综,36(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解析 绿洲分布特点直接从图中读出;明确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并应用到具体区域中。本区域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导致环境承载力低。
答案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 读懂横坐标含义:横坐标一般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些图是绝对数量。
2 .读懂纵坐标含义: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通过横、纵坐标可分析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三种,如图所示。
类型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这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增长速度接近于零。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这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减少。
3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下图举例说明。

发散类比:在人口数量统计图中,三角坐标图很常见,因此掌握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十分必要。
(1)原理:三角坐标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每个轴代表一个变量,通常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百分比。
(2)特点:图中的数据表示比重,而不是绝对值;图中任意一点在三轴上的比重和为100%;图中三轴上数据由小到大的方向是一致的。
(3)读数值:平行法读数值。①把任意一轴看作横坐标轴。②找纵坐标轴:把与横坐标轴0数值相交的轴看作纵坐标轴。③从某点作纵坐标轴的平行线,该线与横坐标轴相交的点就为该点在横坐标轴所代表要素的比重。④验证:三个要素上的数值相加要等于100%,如果是约数可适当调整数值使三个数值相加等于100%。⑤图例分析:见下图。


【例】 (2012·山东文综,7~8)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答案 (1)B (2)B 

(2011·四川文综,1~2)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解析 第1题,2010年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0.2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第2题,人口数量的减少主要是人口迁移(劳务输出)的结果;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不会导致人口数量的下降;我国西部省级行政单位的调整最近一次为四川和重庆的分置,时间为1997年。
答案 1.A 2.D
(2010·江苏文综,15)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3.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乙城市圈20世纪7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答案 A
4.[2011·天津文综,12(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
增长率(‰)
2003年
2009年
2003年
2009年


5.64
4.99
8.35
7.26

解析 人口增长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机械增长。从表中数据可知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河南;广东省经济水平较高,近年来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河南则以迁出为主。
答案 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5.(2012·广东文综,3)老少比=×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
解析 老龄化程度是看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题干中的老少比公式,结合表中不同国家少儿所占人口比重相同的特点,不难推出老少比越大的国家,其65岁及以上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越大,即人口老龄化程度就越高,故选B项。
答案 B
6.(2011·上海地理,33~36)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四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读人口普查金字塔图,提取数据分析。第(2)题,人口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7%。第(3)题,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他们出生的时间为1986~1990年。第(4)题,读数据,结合历史背景可分析回答。
答案 (1)1
(2)2010
(3)1986 1990
(4)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2000年和2050年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2.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
A.劳动力比重增大  C.老龄化趋势严重
B.性别比例平衡  D.独生子女减少
解析 第1题,目前我国15~50周岁的人口比重大,所以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2题,到2050年我国将出现人口劳动力比重减小;性别比例不平衡;独生子女增加等问题。
答案 1.C 2.B
2012年3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  )。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
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
4.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  )。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5.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气温    C.资源    D.河流
解析 第3题,根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惩罚不生育,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第4题,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且出现负增长,最相似的是德国。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案 3.D 4.C 5.B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
B.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
C.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
7.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
A.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解析 第6题,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印度。第7题,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最小。
答案 6.C 7.A
(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8~9题。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 382 809
78 659 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8.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9.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8题,本题考查数据的读取与分析能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所以A错;苏南人口的变化比例与苏北、苏中有关,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受人口基数的影响,2000年与2010年人口基数不同,所以C错;江苏省人口的数量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双重影响,所以D错。第9题,从三角坐标图可以看出,2000年到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65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向老龄化迈进。所以②③正确。
答案 8.B 9.B
(2013·浙江六校联考)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10~11题。

10.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解析 第10题,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0,为负增长,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因此B项正确。第11题,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应为发展中国家,丙地人口增长快,人口数量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趋缓。
答案 10.B 11.B
12.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解析 图示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北京的少儿抚养比小于广东和江苏。
答案 A
(2013·河南豫东、豫北十校联考)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13~15题。

13.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14.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15.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解析 第13题,“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因而指的是人口合理容量。第14题,广州市劳动力人口数量较大,无须再引进移民,而应该发展科技,建立公平社会秩序,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第15题,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可以看出,15~64岁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前者上升最快。
答案 13.B 14.C 15.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2·西北工业大学附中二模)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举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俄罗斯与卡塔尔示意图。

材料二 俄罗斯与卡塔尔的人口增长情况。
卡塔尔: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 200万人。
(1)说明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简述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因而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工的迁入,人口机械增长较快。第(2)题,人口减少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导致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接纳移民、鼓励生育是重要的措施。
答案 (1)外籍人口的大量迁入。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问题: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 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国家
香港
巴西
德国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人口年龄中位数
41.8
28.9
44.3
15.2
35.2
37.9
28.4

   (1) 表中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的是________,该国处在城市化的________阶段,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人口中位数有向上移动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现状,请提出应对措施。
(3) 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表中数值大小可得答案。  德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后期阶段。(2)我国人口中位数向上移动,说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展夕阳产业。(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应为非洲的尼日利亚,处于传统型,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大。
答案 (1)德国 后期 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2)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维持低生育率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和经济,解决就学和就业困难
(3)尼日利亚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就业、就学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
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四川考纲】 1.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2.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3.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目标定位】 1.识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理解:我国自建国以来到现在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3.应用:运用图表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特点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东部到西北、东北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自发迁移
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形成“民工潮”
改革开放政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迁


①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K
, 方法技巧
①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由A1到B1,B2到C1,C1到A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1到B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由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②图示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③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原因及其影响
【图解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

方法突破: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融会贯通】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分析某具体案例中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要注意以下原则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或者发生在同地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对点演练】
1.(2013·成都调研)下图分别为1978~2012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A.甲 ②⑥  B.乙 ④⑤
C.丙 ①④  D.丁 ①③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迁移差额率呈上升趋势。第(2)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 (1)D (2)D
考点二 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图解考点】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融会贯通】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引发民工潮;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这也将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


民工潮
民工荒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原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收入差距缩小,工作环境差
产业转移,国家重视“三农”

利
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农业发展

弊
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
留守儿童教育难,老人负担重
工厂停产


【对点演练】
2.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
①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大致相等 ②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改善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增加交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上海和江苏迁入的人口比例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比例大致相等,但人口数不一定相等;从图中看,农村向其他第三产业转移的人口就达到22%;图中迁出的6个省份中,江西、安徽、河南都位于第三级阶梯;图中迁入的6个省份都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第(2)题,农村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可以促进迁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答案 (1)C (2)D


常见人口迁移图的判读

常见人口迁移的表达图示
人口迁移分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表示人口迁移既要有数量变化,又要有方向变化。表示人口迁移的图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统计图来显示人口迁移状况,常见的有坐标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在坐标图中,可以用正轴表示迁入,负轴表示迁出;也可以用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而在饼状图中一般是有一个表示迁入(或流入),另一个表示迁出(或流出)。在这类图示中,往往还会涉及到净迁入(或净迁出)的计算问题,即用一个地区的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就是该地区的净迁入人口。
一般可依如下程序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字概括联系→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2)与区域地图相结合,表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状况。区域地图可以是世界或地区简图的复合图,也可以是其他变式图,如2008年上海高考卷中出现的我国四大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示意图。

(3)以经纬网图为背景,展示人口重心迁移是较为新颖的人口迁移示意图。注意从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坐标上,归纳人口迁移的方向。


【例】 (2011·重庆地理)下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答案 (1)D (2)D (3)C


1.(2012·江苏地理,24)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下题。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双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目前我国多数地区自然增长率进入较低水平,故A项错误;经济水平东部高,中西部较低,是导致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故B、D项正确;中西部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增加,而经济水平并不高,故C项错误。
答案 BD
(2011·广东文综,7,8)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3.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解析 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3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
答案 2.D 3.A
4.(2011·福建文综,3)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解析 从图表及题干信息中可知,该特大城市人口以低等学历迁入为主;因此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项不正确;人口迁入为主,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压力增大,B项不正确;外来迁入人口增多,城市加工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加速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故C项正确;人口迁入以中青年为主,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0·上海地理)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1资料直接可以读出上海人口性别最突出的变化特征是性别比例趋向平衡。性别构成问题是城市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其社会意义突出。从图2中直接分析不同城市地区外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变化特点。意义分析方面,主要从围绕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向郊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分流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 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任答一点即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2013·盐城调研)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3.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解析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丹江口水库向四周迁移,即水利工程建设是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3题,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有的居民必须全部迁走;图中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答案 2.C 3.D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4~6题。

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6.该国可能是              (  )。
A.中国    B.巴西    C.德国    D.泰国
解析 第4题,从总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移民缓解该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5题,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发达国家,经济因素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第6题,选项中只有德国为发达国家。
答案 4.D 5.D 6.C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
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
解析 第7题,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导致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8题,由图分析可知,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下降,和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农民工对物质文化要求提高有关。
答案 7.A 8.C
下图为某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年中国农村劳动力           (  )。
A.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主要向服务业转移
C.以县外、省外转移为主
D.主要向沿海省区转移
10.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
A.缓解流出区人口压力,加强地区间联系
B.弥补流入区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
C.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D.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解析 第9题,注意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乡镇内转移为主。第10题,农村劳动力在乡镇内转移有利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答案 9.A 10.D
(2013·莆田质检)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据图完成11~12题。

11.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  )。
A.移民       B.农业或家务职业
C.非农业职业     D.政府或管理职业
12.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
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
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第12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移民主要迁移方向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不全是逐级流动、就近流动,受某些特殊因素(如婚姻、家庭等)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
答案 11.D 12.D
(2013·山东烟台诊断)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13~14题。

图甲 各省人口迁出数

图乙 各省人口迁入数
13.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
A.新疆、山东、北京       B.湖南、福建、海南
C.上海、新疆、云南       D.广东、浙江、上海
14.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解析 依据图示,我国当前的人口主要由内地省、自治区迁往沿海经济发达省区。这种人口流动可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加大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大量人口流出不利于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推进。该人口流动主要在南方省区进行,对北方农业发展影响不明显。
答案 13.D 14.B
15.(2012·北京重点中学高三调研)下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 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 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 自然条件的差异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中部迁出的人口占总数的41.19%,其中有34.36%迁到了东部地区,这是我国数量最大的人口迁移。这样的人口迁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工作条件较好、待遇较高,有较强的吸引力。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2年春运从1月8日起至2月17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分布的主体在农村,所以春节前出现大量的返乡人流,从城市向农村流动,而春节后恰好相反。第(2)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国人口流动的数量增长较快。第(3)题,由图可知,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二者在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人口这种流动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的省市。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有关。第(5)题,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答案 (1)A
(2)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
(3)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影响: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造成交通、环境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
(4)广东 上海 北京 开发资源,边境贸易发展
(5)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小红随妈妈参加了表哥的婚礼,婚礼主持人发言时祝贺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单位上的证婚人发言时却说“……要注意计划生育”。
材料二 小红在上网时发现了两组有关我国婚姻状况的数据:
甲:2008年上海人均结婚年龄再次推迟,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32岁,女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9.6岁。比2007年推迟约0.6岁。
乙:香港统计年刊载:1991~2007年香港的离婚判令数与粗离婚率统计图(粗离婚率指一年内每1 000名15~64岁的离婚人数所占比重)。

(1)材料一中婚礼主持人与单位证婚人的发言反映了我国生育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双选)             (  )。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C.从家长包办到自由恋爱
D.从封建礼教到新社会风尚
(2)试分析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结婚年龄推迟对人口的影响。
(3)由材料二图可知,1991~2007年香港离婚率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这种变化使香港产生的人口问题。
解析 第(1)题,婚礼主持人的发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思想,而单位证婚人强调计划生育,反映了我国提倡晚婚晚育、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第(2)题,人口结婚年龄推迟,会延长亲子年龄差距,降低生育率,其原因在于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题,离婚人口增加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同时产生家庭与社会问题。
答案 (1)AB
(2)会使人口亲子年龄差距变大,降低人口的出生率。
(3)波动上升 离婚率增加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同时会使单亲家庭增多,对家庭尤其是儿童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社会稳定。
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答 卷 投 影
规 范 审 答

(2011·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规范审题
(1)由信息1可知:广东以人口迁入为主,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

(2)由信息2可知: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河南稍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试卷讲评
讲评:信息提取不完整,只答出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忽略了图中的人口迁移流动。

满分答案 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增分指导
人口增长的分析思路:一是要从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两方面分析;二是要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分析。一般而言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因经济发达往往吸引人口迁入。




创造并非逻辑推理之结果,逻辑推理只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

——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物理学家)

  学校要求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像艺术家那样,创造性地劳动。首先,老师应该自己就曾在这样的学校中成长。其次,老师应该有极大的自由去选择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爱因斯坦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