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试卷 > 九年级
 

【聚焦中考】2014总复习(浙江地区专版)考点精讲:第13讲 波(50张ppt,含13中考真题)

上传时间: 2014-09-11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聚焦中考——科学

第十三讲
 
聚焦考点  全面夯实
知识网络
分类一  声波
考点1  感觉世界
【考点梳理】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         、        、          、           、          。
2.人体对事物的感觉分为          、             、           、
          和            。
【活学活用】
1.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     )
A.指尖         B.手心     C.手背     D.以上都可以
2.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味菜肴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有(    )
A.热觉、味觉、痛觉       B.视觉、嗅觉、味觉
C.听觉、嗅觉、冷觉       D.触觉、听觉、味觉
3.睡着的人被蚊子叮咬后醒来,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
A.视觉         B.触觉         C.嗅觉      D.听觉
皮肤
听觉
嗅觉
视觉
味觉
皮肤感觉
C
B
B
分类一  声波
考点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梳理】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
 
2.声音传播的条件
声音传播需要              ,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3.声音传播的速度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传播介质中声速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在15 ℃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振动
介质
真空
固体
气体
340
分类一  声波
【活学活用】
4.(2012 杭州)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5.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
B.手按住锣面,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C.手使锣面振动加快
D.无法判断
C
B
分类一  声波
考点3  声音的三个特征
【考点梳理】
1.声音的三个特征
          、           、           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            决定的。声源振动越快,音调越              。
(2)物体振动的快慢用      来表示,频率越大,音调越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Hz-20 000 Hz,小于          Hz的次声波,大于
          的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但有些动物能听到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次声波和超声波。
(3)响度是指声音的              ,与声源振动的           和
                   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        。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也叫音品,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就是因为不同的发声物体,发声的              不同。
音调
响度
音色
高低
频率(快慢)
频率
20
20 000
大小
幅度大小
距离声源的远近
音色
分类一  声波
【活学活用】
6.(2012 烟台)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7.(2012 襄阳)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甲和乙
甲和丙
C
分类一  声波
 考点4 声音的利用
【考点梳理】
 
声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声的          特性、           特性。如:声呐、超声波粉碎结石、次声波预测地震。
 
【活学活用】
 
8.(2012 滨州)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信息
能量
信息
分类一  声波
考点5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考点梳理】
 
1.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它的符号是          。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               减弱,如加消声装置等;在             减弱,如关紧门窗、植树造林等;在            减弱,如戴耳塞、耳罩等。
 
【活学活用】
9.(2012 武汉)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分贝
dB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A
分类一  声波
10.(2012 天津)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11.(2012 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C
B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考点6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考点梳理】
1.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           m/s。
2.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举例:               、                、             、                           、金星凌日等。
【活学活用】
12.(2012 嘉兴)2012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
理来解释。
同一种均匀物质
不同
3×108
小孔成像
影子的形成
日食
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          凌日现象。
 
 
13.(2013 台州)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水星
C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考点7 光的反射
【考点梳理】
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
          回去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内(即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两侧(即二线分居);  
             角等于           角(即两角相等)。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类型:反射可分为 
              反射和
              反射。
反射
同一
法线
反射
入射
可逆
镜面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活学活用】
14.(2012 重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水中的手指“变粗”              B.金环日食
C.石门大桥在嘉陵江面的倒影      D.地面上树的影子
 
15.(2012 扬州)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C
C
16.(2012 恩施)在做“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如图所示,将一束光沿MO射向镜面,则反射光的方向是(     )
A.OA         B.OB        C.OC        D.OD
 
 
 
 
 
 
 
17.黑板表面都要做得比较粗糙,主要原因是(     )
 
A.便于粉笔写字                   B.不使黑板发生反射
C.使黑板形成漫反射               D.便于擦字迹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B
C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考点8 平面镜成像
【考点梳理】
1.成像特点:            、             、          的虚像,物像连线与镜面         。
2.平面镜的用途:①成像;②改变光的              。
【活学活用】
18.(2013 衢州)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
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19.有一天冬冬在家做作业,调皮的弟弟在外面用一块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冬冬眼睛上干扰他学习,这一现象说明平面镜不仅能成像还能                   。
正立
等大
等距
垂直
传播方向
C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考点9   光的折射
【考点梳理】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           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的两侧(二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举例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                          
                                             等。
传播方向
同一平面
法线
小于
大于
不改变
可逆
海市蜃楼、看池底变浅了、筷子在水中向上弯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活学活用】
 
20.(2013 义乌)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B
21.(2012 扬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B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22.(2013 宁波)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a、Pd、Pc、Pb              D.Pb、Pa、Pd、Pc
 
 
 
 
 
 
 
 
 
23.(2012 安徽)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A
60°
37°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考点10 人眼球的作用
【考点梳理】
1.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              。
2.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比较
凸透镜
【活学活用】
24.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则(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C.所成的像可能是正立的   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A
考点11  凸透镜成像
【考点梳理】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1.凸透镜成像规律
注意:(1)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2)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像变大。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2.实像和虚像的比较
【活学活用】
25.(2012 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
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
光屏,眼睛在A处        (填“能”
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能看到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26.(2012 常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7.(2012 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A
D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考点梳理】
1.近视眼和远
视眼成因对比
考点12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2.眼睛的保护
(1)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
保护视力要提倡“二要二不要”。
①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       cm左右;
②连续看书或写字        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最好是看远处的绿树和树木;
③不要在             或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
④不要躺在床上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2)异物或灰尘进入眼睛,千万不要用手乱揉,这样会损伤角膜,可用眼药水冲洗眼睛,使异物随眼药水和眼泪流出。
33
1小时
光线暗弱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活学活用】
28.(2012 烟台)善于观察的小明
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
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
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
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29.(2012 陕西)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对光线有             作用的        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
远视眼
A区
前方
发散
缩小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30.下图所示的对眼睛判断和纠正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近视眼,配凹透镜       
B.①是远视眼,配凸透镜
C.②是近视眼,配凹透镜       
D.②是远视眼,配凹透镜
31.(2012 厦门)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3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下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眼睛的是(    )
A.星期天在家控制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近距离用眼1 h后,要休息10 min左右,或向远处眺望一下
B.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不宜过近
C.坐着看书累了可以躺着再看
D.看电视距离至少在2 m以外,电视与室内光线反差不能过大,亮度不能调得太亮
A
A
C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专项一   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
 
 
【重点提示】声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色、音调。响度: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单位:分贝,符号:dB)。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单位:赫兹,符号:Hz);人耳听觉范围为20 Hz-20 000 Hz,20 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 000 Hz以上称为超声波。音色:声音的特性,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与频率和振幅无关。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例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点拨】题中所描述的实验是改变了伸出桌面的钢尺的长度,保持振幅大致相同,发声体长度越长,发声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这是研究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因此选项C正确。
C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对点强化】
1.使用手机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2.(2012 梅州)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3.往暖水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我们不容易看到保温瓶中的水是否已满,但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水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变大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C
C
A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专项二   识别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重点提示】要分辨光的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需要从这三个概念入手。光的反射指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如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等。光的折射指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到另一种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没有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变折了、池水看起来变浅等。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的情况,如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例2】(2012 厦门)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露珠放大叶脉        B.对镜狗成双
C.金星凌日            D.后视镜扩大视野
 
【点拨】露珠放大叶脉,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对镜狗成双,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金星凌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视镜扩大视野,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对点强化】
 
4.(2013 金华)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塔在水中的“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手的影子
C
C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专项三  光的反射定律
【重点提示】法线必须垂直于介面,反射角与入射角位于法线两边且相等,无论什么条件,以上两点始终不变。
 
【例3】(2012义乌)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们自制的一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                  的性质。
45
沿直线传播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点拨】从图甲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像是一个空箱子,而从图乙中看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图甲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镜后面,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对点强化】
5.(2012 无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B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专项四 光的折射规律
【重点提示】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物质时,在进入的界面上光线发生了偏折。
【例4】(2011 台州)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D
【点拨】人眼不是光源,人看到物体,光线并不是从人的眼睛射出,而是从看到的物体处进入人眼。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对点强化】
6.(2012 湖州)下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河面上古镇的倒影     B.水杯中“折断”的笔
C.阳光下树的影子       D.平面镜中小狗的像
 
 
专项五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重点提示】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前。近视眼患者可戴凹透镜矫正。这是由于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而远视眼恰好相反,它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远视眼患者可戴凸透镜矫正。
B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专项五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重点提示】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前。近视眼患者可戴凹透镜矫正。这是由于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而远视眼恰好相反,它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远视眼患者可戴凸透镜矫正。
 
【例5】小明进行“视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甲所示,她将自己戴的近视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1)如果她发现光屏上所成像的位置位于光屏中心的下方,在不动蜡烛和光屏的情况下,应将透镜和眼镜同时向        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图       。
A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3)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如何移动光屏?
                                        。
 
【点拨】本题以视力矫正为知识背景,采用近视眼成因的模拟实验来考查眼球成像的特点和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在模拟实验中,凸透镜相当于折光系统,光屏相当于视网膜,烛焰相当于远处物体。当要观察的物体处于二倍焦距之外,眼球折光系统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对点强化】
7.(2011台州)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睛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的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
聚焦重点  专项突破
直线
A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探究一   平面镜成像
【例1】(2012台州)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 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P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                                                          。
 
【点拨】(1)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蜡烛分别经P、Q两个平面成像,由平面镜成像规律知,像距等于物距,故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P平面成像得到的,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Q平面成像得到的。(2)从题图可以看出,他测量像距的方法是错误的,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即像距应该是P到A′之间的距离。
把Q到A′的距离当成像距或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等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对点强化】
1.(2012 山西)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  
                             。
大小
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
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探究二  凸透镜成像
【例2】(2012 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
会聚
10
缩小
照相机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填“左”或“右”)。
 
【点拨】(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2)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成的像靠近光屏的上方时,应向下移动透镜,或向上移动光屏;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u=30 cm>2f=20 cm,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烛焰距凸透镜5 cm时,u=5 cm<f,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只能在物体的右侧通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对点强化】
2.下列是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完成相关习题:
(1)如图甲,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后会聚于点F,则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中应该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至            ,目的是                       。 
(3)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呈现的是       (填“倒”成“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根据该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0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放大
投影仪
(4)保持图乙中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也能接到清晰的像,该像的特点是        (填“倒”或“正”)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填“实”或“虚”)像。
 
(5)若将凸透镜用黑布遮挡一半,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聚焦热点  探究提升
缩小
不变
易错警示
【常见误区】
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像是由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如折射成像、凸透镜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等原因形成的。2.平面镜成像,误认为像的大小与人离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误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例】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水面“折”枝           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
C.手影                 D.拱桥倒影
 
【点拨】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水面“折”枝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露珠相当于放大镜,其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拱桥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C
易错警示
【对点强化】
 
 
3.一个同学站在竖直挂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脚的像,如果要看到全身的像,则(     )
A.应该向前移
B.应该向后移
C.向前移或向后移都看不到
D.向前移或向后移都看得到
C
请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3
考点跟踪突破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