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教案 > 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下)教案汇编

上传时间: 2014-08-30

上传者: admin

星级: 零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0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1怎样描述运动
一、学情分析:
学生两极分化较重,对物理的兴趣只有部分学生较浓厚,在生活中学生对运动已有感性认识,但缺泛深入的理解。www-2-1-cnjy-com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多样性。教材由浅入深,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再进一步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21*cnjy*com
(5)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难点:让学生克服“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五、实验器材:
多媒体视屏、课件(运动的图示与视屏资料)
六、教学方法:
采用发现教学法配合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进行教学;
七、教学策略:
在生活中,学生对运动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例让学生现解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从生活现象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归纳出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问题。
八、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设计说明

一、请同学们例举一些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二、如图(课本P36图7-1)比较(a)、(b),请帮小女孩找找,     号和     号小孩运动了,而     号和     号小孩保持不动,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三、什么叫机械运动?什么是参照物?
 
 
 
 
 
四、“看山恰似走来迎”山“走来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若以船为参照物,站立在船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大地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9.请猜一猜、想一想
请根据机械运动的知识回答下面几个的问题:
(1)公路上,汽车在奔驰,司机感觉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而站在路边的小明却说树木是静止的。他们各以什么为以照物?
 
 
 
(2)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妈妈告诉5岁的儿子:“站好啦,别动!”这里的“别动”是以什么为以参照物?以什么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
 
 
 
(3)我们通常说房屋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若以太阳为参照物,房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五、有这一句说法,宇宙间的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句话对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11. 请你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吗?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视屏展示:运动的视屏资料;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回答:都在运动;
图示: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设问引题:
究竟是山在动还是船在行?为什么“看山恰似走来迎”?这节课我们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运动和静止”问题。
二、新课教学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1”(课本P36)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观察(a)(b)两图:
(1)对比两图判断:哪个小孩运动了?哪个没动?
(2)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第二个问题:选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物体相对这个标准物位置变化了,所以就判断它是运动的。
教师引入:这个作参照的物体,我们物理上把它叫做参照物。
请同学总结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教师从“活动”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先选参照物,再作比较,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是静止的。
组织学生解答课本P37“想一想”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提问:除以上例了外,还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
学生列举在量生活实例;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这些例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总结:物理学中把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请同学们讨论“活动2”(课本P38)的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参照物)
学生回答不一致,师生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教师提出问题:
“看山恰似走来迎”山“走来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
学生思考回答:以船为参照物;
教师提问:若以船为参照物,站立在船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思考回答:静止;
教师提问:以大地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
学生思考回答:运动。
教师提问: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结果可以不同,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相对性。
教师联系生活列举运动相对性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媒体展示问题)
(1)公路上,汽车在奔驰,司机感觉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而站在路边的小明却说树木是静止的。他们各以什么为以照物?
(2)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妈妈告诉5岁的儿子:“站好啦,别动!”这里的“别动”是以什么为以参照物?以什么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
(3)我们通常说房屋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若以太阳为参照物,房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分析回答:
(1)司机以车为参照物;小明以地面为参照物;
(2)以自动梯为参照物;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运动的;
(3)以地面为参照物;房屋是运动的。
师生交流归纳总结:①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②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面定;③从广义上来说,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自然界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38“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三、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思考归纳作答: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叫运动,没有变化就叫静止。
四、练习:附件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再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由生走向物理。
 
 
 
 
 
由此切入认识运动,有利于学生将生活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
 
 
 
 
 
 
及时巩固参照物的概念,练习用“比较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联系生活,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
附:练案
 
1.小明坐在高速运动的过山车里,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         B.地面         C.过山车的轨道         D.过山车
2.写出下表中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的参照物。
机械运动
参照物

小明端坐在教室里不动


小明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


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3.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面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
(1)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      的,小轿车是       的;
(2)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       的,小轿车是       的;;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一把抓过去,竟然是一颗飞行的德国子弹!什么情况下飞行员能轻易地抓住飞行的子弹?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速度”,已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如何科学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如何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正确地引出速度的概念则是本节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本节教学中首先从比较运动快慢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有实际意义的,并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讨论引出速度的概念。
 
教材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先给出速度的定义,讲解其物理意义,再通过做题反复训练以达到掌握的目的。但在物理课本中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总结出速度的概念,这样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做起题来得心应手。这个探究相对来说比较难,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对于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及自学式相结合。这样效果会更好。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新课程带给全体师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简单计算。
难点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速度单位的换算及s-t图象的应用。 
 
实验器材:
投影仪、图片、小车、小球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教学策略:
通过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的分析逐步建立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本节教学中速度的换算以及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等有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及规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物体运动快,哪些物体运动慢呢?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
二.进入新课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师〗
1.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2.在为到达终点前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讨论】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讨论】
 

 
 
 
 
 
 
 
 
 
 
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知识举例说明,使学生体验到物体运动有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
谁先到达谁跑的快(路程相同,时间短的快)
谁跑在前头谁跑的快(时间相同,路程长的快)
 
 
 
 
 
学生讨论得出:
可以比较他们在1s内运动的路程.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问题。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关注,并思考其中蕴涵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和交流能力。
 
 
 
 
 
 
初步感知概念
 

【总结】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即1s、1h)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
?
(三)速度
【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公式】,用符号表示为。
?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
?
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
 
单位换算:1m/s=1×=3.6km/h
?
练习:
1.1km/h=______m/s。
?
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
?
A.蜗牛:1.5毫米/秒
?
B.炮弹:1000米/秒
?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
?
D.火车:360千米/时
?
【例题】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变换一些数值进行计算,变换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让学生再命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另外的学生计算。
 
?练习:
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师〗前边我们初步地研究了机械运动问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在我们观察到的运动中有各种各样的运动。老师进行演示实验(1)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2)用线拴着小球,让小球作圆周运动;(3)让电动小汽车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这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讨论】
 
 
 
 
【结论】
(1)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沿着直线、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沿着曲线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的图像】
?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s—t时间图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s/t是个恒量.
【计算】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
公式,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平均速度。
 
练习:4. 利用激光可以很容易地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并接受由月球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2.56s,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小结:
 

 
 
 
 
 
 
 
 
 
 
 
 
 
 
 
 
 
 
 
 
 
 
 
 
 
 
 
 
 
由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教师对他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之处作出及时指正,作出适当的评价。
 
 
 
 
 
 
 
 
 
 
 
 
 
由学生上黑板进行计算,教师对他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之处作出及时指正,作出适当的评价。
 
 
 
 
 
 
 
 
 
 
学生讨论得出:
用线拴的小球,运动的路线是一个圆,从木板上滚下的小球沿着直线运动,但越来越快,电动小汽车做直线运动,运动的快慢不变。
 
 
 
 
 
 
 
 
 
 
 
 
 
 
 
 
 
 
 
 
 
 
 
 
 
 
 
 
 
 
 
 
 
由学生完成

 
 
 
 
 
 
 
 
 
 
 
 
 
 
 
 
 
 
 
 
 
 
 
 
 
 
 
 
 
 
 
 
 
 
 
 
 
 
 
 
 
 
 
 
 
 
 
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规范的作题方式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反思:
  1.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向学生展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深远了。在此进行一个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也含有种近似、平均的思想,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变化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何况我们生活中大部分运动还都是涉及的是平均速度,所以在此要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的转变,这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需要以后的继续加强。
 
练习:
1.1km/h=______m/s。
?
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
A.蜗牛:1.5毫米/秒
B.炮弹:1000米/秒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
D.火车:360千米/时
 
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4. 利用激光可以很容易地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并接受由月球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2.56s,激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一 学 情 分 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本校八年级的学生,大约15岁,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都很有限,推理的能力更显的缺乏,但他们的思维都很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挑战,喜欢动手做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逐步引导来激发他们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完善。
学生在完成了前面章节的学习内容后,对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力的作用效果也有了较深的认识,为本节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科学推理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有较大的思维障碍,因此应该在尊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二
 
 
 
 
   
   
    此节内容是本册教材的第七章的第三节,本节主要内容有:科学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应用。
1.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通过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的观点质疑,提出了一种纠正前概念的学习方法--矛盾冲突法。
    (2)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教材首先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出发,给出惯性的概念(注意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然后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提供一些惯性现象来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既帮助学生认识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分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还提高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3)注重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提供了学生经历实验与数据分析、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自我表述,培养科学方法、实践能力的条件,"惯性小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实验验证方法,并有助于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的认知。
    2.     2.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规律,是本章乃至物理学重要内容,它既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深刻描述,又为二力平衡的探究做了理论准备,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课时安排:2课时

三
 
 
 
 
   
   1.知识与技能。
   (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语言表述;
   ( 理解什么是惯性;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过程,认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 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事﹑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 通过学习惯性的应用,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难点:探究并学会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五
验  
  学生准备:玻璃杯、硬纸板、硬币。
  教学器材:斜面一块、毛巾一条、纸板一块、玻璃一块、小车一辆(共26组)、惯性定律演示器、铁架台、细线下端悬挂有轻小物体、蜡烛、火柴。

六、教学方法

 针对学情和重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讲解法、推理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在突破难点和形成重点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七、教 学 策 略 设 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激趣设疑,新课引入。
1.思考。
1.设问: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为什么能飞越黄河?

2.实验:静止的书本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2.思考并回答,然后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保持静止。
2.设问: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吗?引导分析: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保持静止。

3.实验探究: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为什么会停下?
3.思考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3.再设问: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呢?——实验探究:斜面小车实验

4.牛顿第一定律
 
4.大胆推理。体会科学的发展过程是共同努力的结果。
4.引导推理。简介: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⑴伽利略——⑵笛卡儿——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5.惯性概念
 
5.思考,理解惯性的概念,小组讨论:明确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5.再设问:为什么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呢?归纳出惯性概念;强调: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讨论: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6.惯性现象的解释
6.仔细观察:思考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明确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6.实验: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实验:气体也有惯性             惯性现象的解释,归纳一般步骤。 

7.小结
7.自己归纳。
7.引导学生归纳。

8.布置作业
8.明确作业要求。
8.要善于运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激趣设疑,新课引入
  你知道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是怎样飞越黄河的吗?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飞越宽度达55米,飞跃时间达11.58秒。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他和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设问: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吗?                               
    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2.实验:
  静止的书本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引导分析:
  原来是静止的物体,不再受到新的力,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所以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运动物体不受力时,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再设问: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呢?是继续运动?还是立即停止?还是运动一段距离再停止?
  讲解:
  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因此只能采用实验加推测的方法。用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作为运动的物体。让小车在不同材料上运动,看它运动的距离大小与受到的摩察阻力有什么关系?
  3.实验探究:
  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为什么会停下?
  提出问题:
  运动小车为什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
  建立假设:
  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⑴跟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⑵跟受到的阻力大小有关,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减小的越快。
  ⑶跟小车开始运动的速度有关,开始速度越达减小的越慢。
⑷ ……                                                                   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应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如何制定实验方案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比较水平面上铺不同的材料时,小车通过距离的长短;实验时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水平面铺设的材料;小车在水平面上所能通过的距离。在笔记本上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如下所示。应如何控制实验的条件?——每一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 :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填:大、较小、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填:短、较长、最长)

毛巾



棉布



玻璃



     将实验表格补充完整,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并作好必要记录。注意:玻璃板易损坏,铺的材料应该铺平。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引导推理:
假设小车在运动中不受任何阻力,情况又如何?(发挥同学的丰富的想象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4.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
  ⑴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⑵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其它表述方法: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它告述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就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就不会运动。
  设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由此表明了什么?有何感想?科学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也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发展的过程。
  再设问:
  为什么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呢?
  5.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强调: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
  讨论: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正因为物体有惯性,才能使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仍然具有惯性,但它却不能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6.惯性现象:
  实验: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车上的小木块向右倾倒。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为什么?
  引导分析:
  开始小车和木块一起是运动的,小车受阻而停止时,车上的木块的下部由于和小车之间有摩擦也随着停止下来,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倒向右方。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落在杯子的水中。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验:
  气体也有惯性——用开有洞的纸板箱,让洞对着点燃的蜡烛,用力拍箱子时蜡烛熄灭。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学生实验:将橡皮块压在一小纸条上,用力迅速拉出小纸条,又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如何解释呢?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
  学生应用:读图P51图7—28、7—29,并解释图中现象?
像所有的事物一样,惯性也是有利有弊的,这是难以避免的,学生讨论生活中惯性利弊现象,知道在实际中要注意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要注意防止有害的惯性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利用有益的惯性现象为我们服务。
 
7.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请学生把他们在本节课堂上或生活中遇到的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提出来。
    8.布置作业: 
    1.活动任务:
     (1)访问央视网站,查看轿车防伤害思路及措施。 ???   (2)设计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尝试用其它器材进一步论证小车运动距离与磨擦力大小的关系                                                                   (3)通过乘车,体会惯性。
     2.书面作业:课本第53页。
板书设计: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第一课时)
  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是怎样飞越黄河?
1.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2.运动物体不受力时,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实验探究:运动的小车实验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填:大、较小、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填:短、较长、最长)

毛巾



棉布



玻璃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引导推理:小车在运动中不受任何阻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意义:它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第2课时)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强调: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现象
  实验: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引导分析: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实验:气体也有惯性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            

 
   九﹑教 学 反 思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结论与学生生活中直接印象基本一致,因此,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彻底纠正这一错误认识,需要有“先立,后破,再点”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澄清认识,加深印象。
2.“惯性”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学时往往觉得难以理解,教学时应从大量的具体现象中分析这一概念,同时,也要注意惯性现象与惯性定律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分。
    3.基础较好的班级适当介绍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这一知识。

课堂练习: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怎样运动
一.基础知识全面训练
知识点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图中所示位置,请回答: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滑下? 版权所有
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3)请将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21·cn·jy·com
(4)根据上题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 ?? ??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 ?? ??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3.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撤去,这个物体(??? )
A. 速度越来越大??????????????B.速度越来越小
C.立即静止下来???????????????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惯性
 4.如图2所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着物体m1和m2,m1>m2,在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当它们离开桌面前(? )
A.一定相撞?? ?     B.一定不相撞 C.不一定相撞??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下列事例中,表现出惯性现象的是(    ) A.小车在外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 B.在草地上滚动着的足球,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 C.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倾倒 D.熟了的苹果从树上落下
?6.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 / 秒和4米 / 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
A. 一样大?????????????????????B.速度为4米 / 秒时大
C.速度为6米 / 秒时大?????????D.无法比较
知识点三:惯性现象的应用
7.我国规定,小汽车前排必须装有保险带,它是用来防止汽车的(???? )
A.高速行驶?????????????? B.快速起动
C.紧急刹车?????????????? D.上述各项都能防止
8.当静止的汽车突然向前开动时,站在汽车里的乘客常向后倒,这是什么原因?
二.综合能力提升训练
9.图3的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当车开动时,气泡将向???????? 运动;刹车,气泡将向??????? 运动,其原因是???????? 具有惯性。
10.人在火车车厢里立定跳远,在下列情况中,如果人用力相同,相对车厢来说,正确的说法是(     ) A.在静止的火车里向前跳,跳得较远 B.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向车行进的方向跳,跳得较远 C.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向车行进的反方向跳,跳得较远 D.在以上三种情况里人跳的距离均相同 11. 一块木板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木板向前倾倒,因为(??? )
A.木板有惯性,且上端受有向前的水平力  
B.木板有惯性,且下端受有向后的水平力
C.木板惯性大,小车惯性小              
D.木板上端惯性大,下端惯性小
1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当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突然消失的瞬间,不计阻力,它将(?? )
A.继续作圆周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运动?????????? D.静止在空中
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4.如图4所示,一辆卡车在开到拱形桥顶时,突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 则这辆卡车将会(      )
A.沿着桥面到滑下去      B.沿着桥面滑下去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沿着桥面做减速运动
15.面向车前进方向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的人,突然感到坐椅背紧压在他的背上,这时可以判定(???? ) A.一定是汽车突然减速??       B.一定是汽车突然加速 C.一定是汽车紧急刹车??       D.一定是汽车在急转弯 16.如图5所示的实验中,在小车上竖放一木板21教育网
 (1)当突然向右拉动小车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2)当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3)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则第(2)次实验中,当小车突然停下来时,请你猜想一个合理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4)上面你看到或猜想的现象都是由于        __            引起的。
 
 
 
 
 
 
 
 
 
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这节课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在学生进行探索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提问,使学生认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仅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是研究物理规律的课,研究规律首先要通过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将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生初学时很容易将两个概念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它们的不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了解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自已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感性认识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的改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逐步深入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五、实验器材:
多媒体视屏、课件(运动的图示与视屏资料)、小车、二力平衡演示器材一套、小球、斜面、挂图。 六、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配合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进行教学
七、教学策略:
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得出初步结果,并进一步总结结论。同时运用“竞赛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赛意识。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渗透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对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挖掘其本质。2-1-c-n-j-y
八、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设计说明


一、提问: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又是怎样运动呢 ?  
 
 
 
 
 
 
 
 
 
 
 
 
 
 
 
 
1、什么二力平衡?
 
 
 
 
2、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所受的平衡力。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1、如空中飘落的雪花,如果他受到的重力和阻力相等,此时雪花怎样运动?
2、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为什么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3、练习:起重机吊着4t的货物静止不动,货物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N,受到的拉力是______N,当货物匀速上升时,他受到的拉力______重力;当货物匀速下降时,当货物匀速上升时,他受到的拉力______重力;当货物匀速水平移动时,他受到的拉力______重力。
 
 
三、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巩固练习:骑自行车时,为什么起动时很费劲,而已经骑快的自行车却不需要很大的力去维持?
 
(一)、复习提问 ?: 
 提问: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提问: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在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呢 ?   回答问题。  (二)、新课引入: ?  
例:李欢和陈军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去拉静止的小车,在下列情况下,小车将怎样运动呢?  1. 李欢和陈军都向右拉小车,小车将向____方向运动。     2. 李欢比陈军用力小,李欢向左拉,陈军向右拉,小车将向_____方向运动。  3. 李欢和陈军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车,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 ,静止的小车将________。  从而引入二力平衡课题。?  
回答:右;  回答:右;  回答: 0 ;静止。 (三)、新课过程:
一、二力平衡 ?  
定义: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   上题第 3 题中,李欢和陈军对小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车原来静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车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所受的平衡力。
回答: 1. 牵引力和摩檫力、重力和支持力。 2. 重力和支持力。 3.重力和浮力。
让学生结合生活现象举出一些例子。 ?   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只有两个力,而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为零,就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外力的作用。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本P55图7-37,活动1 探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介绍仪器和实验方法。 2、明确研究对象:小车。 3、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竖起方向受重力,支持力;水平方向上受两个绳的拉力,研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力的平衡问题。 4、观察满足了什么条件木块静止,在什么条件下木块发生运动。    提示:通过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力的情况确定研究方向。 ?????  教师在讲述了上述内容并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提示之后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拉力,在什么条件下互相平衡?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举例:    课本P55图7-38 活动2, 讨论二力平衡有关的问题: 一对平衡力的要素: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会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若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就称这几个力为平衡力,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例子很多。请同学们举例。 三、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一)观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举几组例子,要求学生判断各组运动的特点。  (1)树上的叶子由静止开始下落;  (2)静止的小车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开始运动。 ?  
答:由静到动。 ? (3)竖直下落的叶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越落越快;  (4)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由于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越来越快。 ?    答:由慢到快。 ?  (5)水平滚动的篮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6)关闭发动机的汽车,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 
  答:由快到慢。 ?  (7)抛出的小石头,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8)向左踢正在向右运动足球,足球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答: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探究实验:课本P56图7-40、41、42, 活动3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 1、由静到动;? 2.快到慢; 3.改变了运动方向。 ?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    结论: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四)、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五)、练习: 
(六)、布置作业:自我评价与作业: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再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由生活走向物理。
 
 
 
由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快乐地进入学习环境。
 
 
 
 
 
 
 
明确本节的学习目的。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科学素养。
 
 
 
 
 
 
 
 
联系生活的现象,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逐步深入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结合知识点,巩固和应用。
 
 
 
 
师生共同总结出物理规律和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自评反馈本节教学效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九、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二力平衡的条件掌握比较好,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但对于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掌握有点模糊,下一节课再加强巩固练习。
附:练案(自我评价与作业):
一、讨论下面问题,并发表你的观点:
1、匀速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有人说:这时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是做不受力的运动,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版权所有:21教育】
神舟号宇宙飞船降落到地面前,为什么要打开一个巨大的降落伞?
质量是3N的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苹果受力的图 示是                                 (     )
                 3N 3N                 3N
 
 
 
 
 
3N
                  3N                3N
A.                B.                 C.                D.
二、你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受力的物体吗?月球为什么能绕着地球做曲线运动?地球为什么能绕着太阳做曲线运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请你想象一下,假如自然界失去引力,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课外活动:
观察运动场上的足球或篮球比赛,从运动和力的角度提出1~2项提高足球或篮球水平的建议。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8.1认识压强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材分析]: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实验器材]:图8-3  图钉 橡皮膜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引入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学生观察凹凸情况
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
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8-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d、验证假设:
e、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入压强概念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学生讨论 加深印象

 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
 
 
P=F/S
帕斯卡
 
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8-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增大或减小压强
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归纳讨论 形成小结


讨论教材图8-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
 
 
 

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
 
应用


 
[教学反思]:注重单位的换算,简答语言的准确, 养成探究七个环节的习惯。多思考多提问。通过学习后能回到生活解决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测评练习:
1.质量相同的鸡和鸭同在稻田里走路,鸭的脚印比鸡的浅,这是因为鸭与鸡相比,鸭的脚掌接触地面的面积较        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较      
 
2.边长为20厘米,重为80牛的正方体放在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是      牛,压强是           牛/米2,即           帕
3.拖拉机重6×105牛,要使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不超过5 ×104帕,则拖拉机带的总面积应不小于           米2
 
4.背书包为什么要用扁而宽的带,不用细绳?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有压强。
(2)认识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上各方向压强的关系。
(3)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4) 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知道实验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之一。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
(3)感受探究实验的思维程序和控制变量法的实验设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内容分析:
(1)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难点: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固体压强的概念,这是学习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基础。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缺乏感性认识,造成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困难的一个原因
教具:
学生实验器材:压强计,盐水,烧杯(水),橡皮膜,胶管;
演示器材:薄塑料袋(水),玻璃管,另加学生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师组织指导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液体内部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
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
 
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对每个学生的猜想都给以肯定的回答,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观察现象,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用三个有趣的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有关液体压强的问题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分组讨论,作出猜想。
 
学生回答:
1、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叫液体压强计。
了解压强计的构造与使用
 
 
 
 
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三、设计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首先介绍压强计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室有一种仪器叫压强计
简介压强计的构造与使用
(使用)用手指按压金属盒,观察两管中的高度差
 
 
 
 
 
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A:液体内部是不是处处有压强;
 
 
(让每个组都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有助于培养兴趣,激起学习的热情。从而得到学习的快感。)
 
B、液体内部是不是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让学生设计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C、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两个部分:
相同方向,不同的深度。
 
相同深度,不同的方向
 
2、液体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
3、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拿出压强计
学生实验:观察压强计并用手指按压金属盒,观察两管中的高度差
让学生亲手实验,引起很大的学习兴趣。
结论: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学生实验)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缸内的液体中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是不是处处有压强
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改变橡皮膜方向,记录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学生实验)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记录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结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生实验)将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固定在水面下10厘米处,改变膜的方向,记录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液体压强的特点:
1、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相等。
2、同一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3、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

D、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实验,你能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吗?
 
 
 
 
六、课堂小结 
 
把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整个过程再输理一遍。让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
 
 
你能总结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吗?
 
结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生实验)比较同一深度水和盐水的压强记录压强计在盐水中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结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处处有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相等;3、同一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4、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让学生自己来总结,相互补充及完善。
 
 
 
 
做一做,想一想
 

板书提纲
液体的压强 
1 液体内部处处有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相等。
3. 同一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4. 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
课后小结



通过演示课本上的三个实验,引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液体向各方向都有压强的结论 。通过学生猜想出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然后学生分组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正确与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难度较大的是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在此教学前可以先做液体对容
器底和侧壁压强的实验,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在此基础上,再完成微小压强
计这个实验,让学生明确液体内部有压强这个事实。再以此为基础,去探究液体内部 压强的规律。关于连通器,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它是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应用
当堂训练
1.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
A.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B.在液体中,液体越深压强越大
C.液体的压强只与密度有关
D.液体内部的压强不仅与液体密度有关,而且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2.如图1—1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21*cnjy*com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3.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喷雾器 D.喷泉
 
4.比较图1—2 、图1—3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1—2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B_____pC ;(2)在图1—3中,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pA _____pB_____pC_____pD(填“>”“<”或“=”)。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5.如图1—4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最不合理的是_____。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6.有一个底面积是200cm2,高10cm的 柱型容器,顶部有一个
面积是40cm2的小孔,孔上装有一根竖直管子,如图所示. 从
顶端小孔灌水至顶部以上h1=20cm处.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
压强是多大?(2)容器顶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参考答案:
 
D;2. D;3. C;4.>.>.>.>.> ;5. D;A;
 
6.解:
  (1)p下=ρ水gh=ρ水g(h1+h2)
  =1.0×103kg/m3×9.8N/kg×(0.2m+0.1m)
  =2940Pa.
  (2) p上=ρ水gh1=1.0×103kg/m3×9.8N/kg×0.2m
  =1960Pa.
  F上=p上S上=p上(S底-S孔)
  =1960Pa×(2×10-2m2-4×10-3m2)
  =31.36N.
  答 (1)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是2940Pa;(2)容器顶受到的压力是31.36N.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学情分析:
学生的动手能力尚可,但分析理解能力尚欠缺。大气压强虽然存在,但学生感受不到,因此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他的存在以加深理解。其次,托里拆利实验的思想方法也需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出处:21教育名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测定、影响的因素,知识要求较低。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包括“证明大气压存在”和“测定大气压的值”两部分。有2个较为重要的科学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⑵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⑶了解液体的沸点跟表面气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⑷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⑸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大气压强的产生及作用;
标准大气压值的测定。
难点
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原理的解释;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实验器材:烧瓶、注射器、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管、水、塑料筒、橡皮碗(两个)、盒装饮料、硬纸片、广口瓶、沙子、酒精、棉花、塑料挂衣钩的吸盘、剥了皮的熟鸡蛋、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钩码、汞气压表、金属盒气压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液体压强以后,进一步探讨气体压强,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易感觉到大气压的存在,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感知、思考,自己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演算大气压的大小,真正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意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课余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STS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课题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玻璃管中的水为什么不会下落?瓶子为什么会慢慢的瘪了?
 
 
教师演示“神奇的玻璃管”和“瓶子瘪了”
1、将一两端开口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用手指堵住上端开口,将管子提出水面,这时可看到管中水柱并不下落。
2、取一塑料饮料瓶,将开水到入瓶子,把瓶子中的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盖,一会儿后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激趣、设疑引出课题,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


学生提出猜想
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明确本课时学习要求

进行新课
 
 
 
 
 
 
 
 
活1
1.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根据课预习准备的器材完成活动1:A.杯中的水为什么不外流;B.吸盘为什么会紧紧粘在墙壁上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思考:
①什么力托住纸片的?
②什么力使吸盘紧紧贴在墙壁上的?
 
教师小结:我们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正如液体因为受到重力而有压强一样,大气层也受到重力,所以也会产生压强,我们称之为大气压。
通过动手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使学生对大气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阅读信息浏览
—马德堡半球实验,并思考什么力量使两半球紧密地粘在一起?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边解说。
以上实验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介绍:我们把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学生通过观看实验或亲身体验,感知“大气压是很大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活动2
2.怎样测量大气压
完成活动2“估测大气压”
教师:我们通过实验已经感受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知道大气压是非常大的,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大气压有多大呢?



学生回答:钩码对活塞的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注射器上有刻度,读出它的容积V,测出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就可以算出活塞的面积S=V/L,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即知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G,所以大气压P=F/S=G/(V/L)=GL/V
教师出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器材,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情况,自行设计方案,估测大气压。请一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案、原理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点拨者,是参谋和助手。
 


 
 
 
 
 
 
 
 
 
 
活动3
3.托里拆利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
(1)根据实验结果,如何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
(2)托里拆利为什么不用水做这个实验?
 
介绍:托里拆利实验  出示挂图,介绍实验器材:水银,一端封闭的长约1米的玻璃管  介绍实验做法:  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除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左图),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中),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右图),当管内外汞液液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时,它就停止下降,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逐渐倾斜玻璃管,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 管内水银为什么不继续下落?这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的汞柱,也就是说大气压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可借用多媒体讲解)
师生共同归纳:
h=P/ρg=1.013×105Pa÷(1.0×103kg/m3×9.8N/kg)≈10.3m
用水做这个实验的话,留在玻璃管中的水柱约有10.3m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循序渐进得出托里拆利测大气压的方法,学生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能体验到科学家当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4.学生阅读课本78页“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后, 交流自己的收获,归纳:在海拔2k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约减小111Pa. 指名学生自编习题,如:已知海平面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一山高为1500m,求山顶的大气压。(课后求解)
5.高压锅
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气压还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
选学生代表回答。
思考:在高山上煮饭为什么要用高压锅,如果不使用高压锅,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果。
 
师:大气压还随着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晴天的大气压大于阴天的大气压,冬天的大气压大于夏天的大气压。 师:正是由于高山上的大气压小,所以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很难将饭烧熟,这是因为大气压的大小影响了水的沸点。 教师演示实验:用烧瓶、注射器、酒精灯等进行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结论:液体沸点与气压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板书)

 
 
 
 
 
 
 
体会气压对沸点的影响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6.学生阅读STS“离心式水泵”和“高压氧舱”
介绍宇航服、离心式水泵和高压氧舱,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与此有关的信息。
“从物理走向生活”。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堂训 练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堂练习,然后进行同桌间或小组间互改。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通过检测,当堂反馈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情况。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对大气压有了怎样的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和体会,你还有什么疑惑?还能提出什么疑问?
 

布置作 业
1.完成本节课留下的问题。 2.课本第81页“自我评价与作业”2、3、4

板书设计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大气中确实存在着压强
2.怎样测量大气压
托里拆利实验
P=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4.高压锅
结论:液体沸点与气压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课堂练习题:
1.有以下实例:①电风扇正在工作; ②用吸管吸饮料;③电冰箱制冷;④吸盘挂钩挂衣服。其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21cnjy.com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 某同学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就挂在嘴唇上了,这是因为(    )
A.嘴把小瓶吸住                  B.嘴边的唾液把小瓶粘住
C.瓶内剩余空气作用的结果        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3.在青藏铁路上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备的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   )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4.图8-29所示是为病人输液的装置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调节调节器外,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          。www.21-cn-jy.com
5.小张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设计了图8-30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观察到的现象是_     __   。此实验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6.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全?(设大气压P0=105pa)
教学反思:
 本课时设计以学生的活动和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生活实例等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体验物理的应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终身的探索乐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实验的演示可设计得更有趣些,理论解释应加深些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9.1认识浮力
学情分析:浮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力,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求,要突出知识的构建过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实例及实验中感知浮力,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进行合作与交流,分析论证,从而建立物理概念。
教材分析: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大难点,浮力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强,应用广泛,教学要求高,学习难度大等特点。本节包括三个重要知识点,即什么是浮力。浮力的产生和物体浮沉条件。这些知识都要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索取。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浮力,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知道                                          浮沉条件.会设计实验证明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的浮力.经历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学习品质,认识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探索、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浮力,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分析解释有关问题。
实验器材:烧杯、绳子、大石块、弹簧测力计、细线、浓盐水、水、水槽、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实验法。
教学策略:在引入浮力的概念时,首先设计了演示实验,让学生感性认识浮上来的物体受到浮力,自然引入浮力的概念,还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力是竖直向上的,对浮力方向有一个初步认识.
8、教学过程: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氢气球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学生可自主回答)轮船受到水对它的托力,而氢气球受到了空气对它的托力,
新课引入

老师指导两个学生完成,引出浮力概念
由两个学生上讲台演示,将一个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称出铁块重,记下示数为G,然后请用手轻轻地向上托一下铁块,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这时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就等于手对铁块向上的托力,撤去手对铁块的托力,将铁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减小。
演示实验,说明水对铁块也有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我们把它叫做浮力。

浮力用F浮表示,物体的重用G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表示,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得:F浮=G-F’

向学生引出“称重法”

老师:上面的实验中,水对铁块的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拿出一个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来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问:(1)长方体前,后两个面受到水对它的压强关系如何?压力关系如何?(2)长方体左、右两个面受到水对它的压强关系如何?压力关系如何?(3)长方体上、下两个面受到水对它的压强关系如何?压力关系如何?
让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画图让学生讨论,交流后,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再让学生回答: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  

把一枚铁钉放入水中,铁钉下沉;钢铁制成的万吨轮船却浮在水面上。老师提问:从这些现象中尼想到什么?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同学们联系生活说一说。
学生结合老师讲的事例可能提出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等有关。
让学生提出猜想

探究学生提出的猜想,事先为每个小组提供实验器材:大石块、弹簧测力计、细线、浓盐水、水、水槽、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
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上围绕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试验,老师进行巡视辅导学生的实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加强学生实验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后,分析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叫学生做好总结。总结的结论可能不是很全面,很准确,这时候老师帮结论补充完整。结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浸没的深度无关。
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出结论。
得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结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浸没的深度无关。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有些仪器缺少,有些仪器坏了,导致做实验的过程误差比较大。还有就是课堂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准,使做联系的时间不充足。
10、练案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9-2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当是(     )
A.F1          B.F2       C.F3        D.F4 
2.一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铜块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    )
A.铜块的体积                   B.铜块受到的重力
C.铜块受到的浮力               D.铜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差
3.一玩具气球充气后置于水池底部,松开手后,气球从池底开始上浮,最后浮出水面,在此运动过程中气球所受的浮力(     )
A.先不变后变小            B.先不变后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4.一座桥墩,浸入水中10m,则桥墩受到的浮力为       N。
5.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
6.如图9-3所示,小江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10.0N。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5N,此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给出了下面两种现象,请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想。
①轮船从江河航行到大海,在海港加载一定质量的货物后与江河中吃水的深度相同。由此猜想:浮力可能与______________有关。
②从井中提水,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9.2.探究浮力的大小
学情分析:能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完成实验,得出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进而知道改变哪些因素能达到改变浮力大小的目的;得出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重要,内容分两个段标进行探究,即“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和“怎样测算浮力大小”,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学会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实验过程,在合作与探究中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水槽、小烧杯、溢水杯、水、细线、盐等。
 
教学方法:学习上一节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的实验过程,使他们能区分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知道它们的作用,以及认识这一规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策略: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究。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引导他们学习探究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8、教学过程: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上一节我们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那么浮力究竟有多大呢?师引导提问:我们知道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来探究活动浮力大小与这两个量的定量关系,即怎样测算浮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怎样测算浮力的大小?
学生适当讨论,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实验前引导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题来明确实验步骤:1、浮力大小如何测量?
2、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怎样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
3、用什么样的容器来接水?如何测排开的水重?
4、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最为合理,为什么?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学生前面学过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容易想出多种方法。然后给出课本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试验。
学生讨论发挥自己的才智。老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的实验出现问题时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课本89页,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溢水杯、小烧杯、水。
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G,小空烧杯的重G杯;2、溢水杯装满水,小空烧杯放在溢水杯的溢水口下面,再将铁块缓慢地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根据F浮 = G - F’求出F浮;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空烧杯和排出水的总重 G杯+排出水,G排  = G杯+排出水- G杯;4、比较F浮和G排,得出其关系。
 
 
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

实验完毕后,老师让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错误,可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

老师总结出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对于气体同样适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以上练习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m排g=ρ液g v排。要学生领会该原理的运用。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课堂练习:一只轮船在江面行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03m3,试求这只轮船所受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学生互相交流,上黑板写出解答过程。
用例题引出阿基米德公式,让学生去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反思:这节探究课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在设计中注意在教法、学法上多下功夫,利用图片、实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参与、合作,用亲手做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从效果上看,同学们反应很好。通过专家和老师的点评,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中获益匪浅,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论的得出,过于急躁,应让学生充分的发挥,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教学原则。要不断地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层层深入,逐步推进,让实验结论更加的明朗,而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方面,我的不足之处是缺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应该使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总结。
练案
1、1千克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后,?溢出0.5千克水,?则物体所受浮力______牛. 
A.0.5????B.4.9????C.5.0????D.49 
???2、质量为7.8千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ρ铁=7.8×103千克/米3) 
A.9.8????B.980????C.98????D.0.9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液体的深处比浸没在液体浅处时受的浮力大
B.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C.冰能浮在水面上,也一定能浮在酒精液面上
D.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水中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也一定相同
???4、关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D.容器中液体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
???5、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1、B 
?? ???提示: F浮=G排液 
?? ???解:?根据F浮=G排水 ????∴?F浮=m排水g=0.5×9.8=4.9牛 
??2、A ?? ???提示: F浮=ρ液gV排 ρ= 
?? ??? 
=9.8牛 
??3、D 
??4、C 
??5、C 
?? ???提示: 说明:本题重在对浮沉条件的理解,利用受力情况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上浮至漂浮是物体静止时的状态.21·世纪*教育网
?? ??? 精析: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投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6×10-3m3=6N.由于F浮>G,故物体投入水中后将上浮,最终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有=5N.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是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潜水艇、气球的浮沉原理和浮筒打捞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浮力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与前面的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将浮力、重力、二力平衡、密度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⑴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⑵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⑶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各种浮沉现象的基础,所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及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弄清浮沉条件,关键是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节教材要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并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因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实验器材:食盐、清水、烧杯、鸡蛋、铁钉、乒乓球、木块、石块、气球等。
教学方法:本节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然后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最后解释生活中的浮沉现象。其中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组织学生做好鸡蛋的浮沉实验及理论分析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8、教学过程: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课题,教师设疑:“浸入液体中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为什么乒乓球会浮在水面,而小石块却沉入水底,物体的浮沉由什么决定?”
 
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等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木块﹑乒乓球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杯底,自然就想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呢?
引题,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物体在液体中的四种状体
1、在黄色乒乓球内注入适量的水,用蜡封住口,将乒乓球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大量筒中,把乒乓压入水底,撤去压力后,乒乓球会缓慢向上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上浮”;
2、乒乓球上浮到一定的位置后,最后会静止,一部分体积浸没在水中,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这种状态称为“漂浮”;
3、若将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将会向下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下沉”,铁块最后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4、将灌满水的小气球(小气球内要尽可能灌满水,不留空气,必要时还要在口处绑一些细铁丝,否则不易浸没在水中)扎紧口,轻轻放入水中,小气球会停留在水中任何深度处,这种状态称为“悬浮”。
 
还可以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增加感性认识。更好的认识物体在液体中的四种状体

老师引导学生做课本活动1的内容:准备好盐水,用改变盐水浓度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在清水中加盐,以使沉在杯底的鸡蛋上浮、悬浮直至漂浮,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液体中浮沉的几种情况。然后再在浓盐水中加水,使鸡蛋又由漂浮到悬浮直至下沉。
用改变盐水浓度的方法,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液体中浮沉的几种情况。
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食盐溶解较慢,这种做法不容易看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老师可以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增加感性认识。如认为“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为此,可演示一个小实验:把一枚小铁钉放在水中,结果下沉;而将大木块放在水中,会上浮直至漂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这个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发生冲突,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物体浮沉的条件。
 
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思考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实验的结论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1、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大于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上浮;
2、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物重G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下沉。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F浮等于物重G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
让学生学会总结,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学习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引用,可以通过展示挂图,请学生对照教材图与图下面的文字说明自己来总结。
学生了解潜水艇、热气球等一些浮力的应用实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
练案
?1、如图所示,?实心物体漂浮在煤油液面上,?这表明该物体的密度一定________煤油的密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立方体木块浮在水面,?木块露出水面高4厘米,?则 木块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 (????) 
A.0.6????B.6????C.60 

???3、同一木球漂浮在不同液体表面上,?那么 (????)
A.浸没的体积较大时受浮力较大 
B.露在液面上的体积较大时所受浮力较大 
C.不论浸没的体积多大,?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D.不知木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因而无法判断浮力的大小
???4、飞艇要降落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自身重力 
B.把气囊中的气体放出一部分使飞艇体积变小 
C.利用发动机使飞艇下降 
D.关闭发动机
???5、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球置于水中,恰能悬浮,若沿虚线将其分成两部分(虚线不通过空心部分),则(????)
 

A.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
B.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
C.两部分仍旧保持悬浮
D.物质的密度未知,不能判断两部分的沉浮情况
???6、三个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铜块、铝块和铅块分别   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最少的是   
(  )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铝块的杯子
C.放铅块的杯子   D.水面升高相同
???7、“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2·1·c·n·j·y
(  )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答案:
1、B ??2、A 
?? ???解:?F浮=ρ液gV排=mg ????∴?m=ρ水V排 
????????=1×103×102×6×10-6=0.6(千克) 
??3、C ??4、B ??5、A ??6、C ??7、D 
 
 
 
 
9.4神奇的升力
学情分析:升力和浮力有较多的共同点,学生在学了浮力之后学习升力,既有利于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便于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
 
教材分析:上一章所学的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是流体在静止状态时有关压强的一些现象和规律,通过本节课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流体流动时,流体的压强还跟流速有关。
 
教学目标: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和飞机升力产生原因的基础,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看不见气体的流动,所以通过实验现象,间接分析总结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实验器材: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大号注射器一支、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折成直角的饮料吸管、两张纸等
 
教学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分析推理,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一些神奇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领略到科学的奥妙,从而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案(教师教学活动)
学案(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引题:1、秋天,树叶落在路面上,当汽车驶过时,落叶从路边飞向汽车驶过的地方;2、当过堂风吹过时,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其中的秘密。
引起学生对这节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
用几个生活情景引题

引题之后,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
让学生掌握概念。

教师示范活动1的内容,实验的内容比较容易做成功,在这里,解释实验现象是该活动的重点,要提醒学生从对比流速和对比压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活动1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并尝试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活动A:向两张下垂的纸中间吹气,让学生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①吹气时,互相平行的两条纸间的气体与两纸条外测的气体相比,有什么变化?②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使两条纸相互靠拢的?由此说明了什么?
 
 
 
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活动B和C的实验现象。
 
老师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回答:吹气时,两纸片相互向中间靠拢。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吹气,两纸条之间气体的流动速度比两纸条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大,纸条的互相靠近说明两纸条外侧受到的压强大于内侧的压强。
 
 
 
 
 
让学生思考: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你发现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从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演示活动2的内容,认识升力是怎样产生的。让风扇对着飞机机翼模型吹,然后再把机翼模型倒置再做一次,进行对比。由于前面已经学过“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结论,学生会想到机翼向上翘是由于下面的压强大引起的。但是,为什么机翼下面的压强大?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图9-25,讨论分析升力产生的原因。 然后指出,与飞机的机翼相似,鸟的翅膀上方也呈弧形,当鸟在空中滑翔时,也会获得升力,不会掉下来。
让学生掌握升力产生的原因,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教学反思:
练案:
如图1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人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5.以下现象中,气体或液体压强是因为流速关系而发生的是(   ) A、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B、狂风使大树拦腰折断 C、在风吹过后,地面上的塑料袋升入空中 D、将热气球放飞到高空
将桌面上的硬币吹翻,靠的是(   )
硬币很轻
气流中有水蒸气
肺活量大
压强差
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
升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
升力和浮力本质上是一回事
浮力方向向上,而升力的方向不确定
只有气体才能产生升力
一艘巨轮以高速从小船旁开过时,小船将(   )
会被大船的气流和海浪推向远离大船处
可能被大船吸过去,与大船相撞
小船与大船距离不变
以上都有可能
秋天树叶落在地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行驶时,路旁的树叶(   ) A.从路旁吸向汽车     B.从路中间飞向路边     C.不动     D.只向上飞扬
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去上学的路上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过来时,我们无法用嘴或鼻子吸进空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风过去后又恢复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
风大时,脸前面空气压强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风大时,脸前面空气压强变小,使得人难以吸气
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
风大时,脸前面的气压大,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电风扇通电后,扇叶高速旋转带动扇叶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形成风,扇叶周围的气体压强与房间里的大气压相比(  ) A.大于大气压     B.小于大气压     C.等于大气压    D.无法确定
某同学站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发现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  )
A快速开行的火车旁的气体压强大,会把人推向火车
B快速开行的火车旁的气体压强小,会把人推离火车
C快速开行的火车旁的气体压强小于离火车较远处的气体压强,形成气流,把人推向火车
D快速开行的火车旁的气体压强大于离火车较远处的气体压强,形成气流,把人推离火车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存在相互作用。(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了解分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4)会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简单现象。(5)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思想
对学生来说,分子既抽象又陌生,如何用情景“撞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去说、去探究,这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本案例中的科学探究力求避免形式主义和生搬硬套,从学生的原始认知出发,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之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脑海中逐步“生成”分子动理论的一些观点。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教师、教学资源(课本、媒体、实验、生活经验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知道分子动理论每个观点与其对应的实验。(3)应有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简单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有关可见现象推测、想象分子的运动和作用力情况,并抽象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模型。
◆教学过程:
引入
学生落座后,教师吹出许多肥皂泡,满屋飘泡泡……
教师:(端起盛肥皂水的玻璃杯问):肥皂水是什么态的?
学生:液态。
教师:为什么用肥皂水吹起的泡泡不会破呢?
(略停)
教师:这个现象跟分子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一、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提出假说
教师:为了搞清分子的有关情况,咱们先做一个实验。
大屏幕播放“用三通管把红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的Flash动画。(如图10-10,动画中只有操作过程和方法,没有实验结果和现象。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动画中食指的动作。)
请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做一做这个实验,提醒学生观察两个水杯中发生的现象,通过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学生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交流、思考:
教师:发现了什么?
学生:……
教师:都是这样吗?
大屏幕投出巨幅特写照片(如果方便可以用实物投影):冷水杯中红墨水丝丝缕缕,扩散不明显;而热水杯中鲜艳的墨水几乎染红了整杯热水,扩散效果很明显。大屏幕上,两个烧杯中的实验结果形成强烈的对比。
稍停,让学生观察、感受。
教师(语调舒缓):此情此景,你有什么疑问要提?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
一定让学生尽意说,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不同的观点。教师不要打断学生;而是认真地听,并适时把学生提出的关于分子的一些猜想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一般能提出:分子是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甚至提出分子间有间隙;但往往想不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欣赏一幅画面。
用大屏幕投出巨幅特写照片:植物嫩茎(或叶)上晶莹“欲滴”的小水滴。(画面特漂亮、醒目,有视觉冲击力,学生发出一片赞美声。)
教师:小水滴受重力吗?……为什么不会掉落呢?
(停顿)
学生:……
板书学生的猜想(要点):
 
 
 
2.实践检验
教师:关于分子,大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猜想,咱们逐一研究。先研究分子的运动。刚才同学们提出:红墨水的分子在运动;那么,其他物体的分子也是运动的吗?
学生发表看法,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如闻到花香、气味,糖在水中溶化……
教师:好!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一个大型的密封玻璃缸(可用方形鱼缸改制),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一侧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事先在玻璃缸一侧上、下各打一孔,充气后用胶带纸封口),另一侧是空气。
教师:观察缸内,两侧一样吗? ……红棕色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侧是空气。
抽去中间的玻璃,让学生观察扩散现象。
教师: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实验?
学生:……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播放固体扩散的音像资料:《金和铅的扩散实验》(录像中有实验的真实情景、有扩散后的实物照片、有实验过程的旁白解说)。
教师:这又表明了什么?
学生:……
教师:总结以上实例和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播放“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模拟动画,并伴随画外音:大量实验和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学生观看动画,想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然后大屏幕投出总结性文字:
 
 
 
(停顿)
教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分子间隙和作用力。“活动卡”上给大家推荐了几个探究实验,供同学们参考;当然你也可以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请注意每做一次实验,及时把自己的发现记在活动卡上。
学生每人一份活动卡: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自主活动的空间。
实验完毕,学生简介实验结果,汇报自己的观点。教师视情况点拨、表扬、或鼓励。
汇报完后,让学生解释本节课开始时所做的实验,即用肥皂水吹起的泡泡为什么不破?(照应“引入”)
3.归纳总结
教师:同学们总结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子有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
教师:把同学们所说的归纳起来,就是分子动理论。
大屏幕投出文字:
 
(停顿)
教师:我们不能真切地看到分子,却能够研究它、认识它。这就是科学方法的力量。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你得出分子动理论,经历了哪些过程?运用了什么方法?
(停顿)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教师视情况点拨、提炼。然后用大屏幕投出:
 
 
 
 
(停顿,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
教师: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分子的研究,凡是不能直接观察或再现的事物,都可以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如:大陆板块的漂移、宇宙的起源、原子的组成等等。建议同学们经常看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探索·发现》栏目(每晚21:25播出),其中有很多关于科学和考古发现的探索过程,注意体会这种研究方法。
二、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分固、液、气三态,既然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状态不一样呢?
请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学生读完教材后,组织学生玩一个游戏:把学生分成3个大组,分别扮演固态分子、液态分子和气态分子,每组选一位同学作解说员。
    学生先分组讨论准备。
然后学生上台表演和解说。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印象最深的活动、知识、方法或体验。
学生:……
布置作业
以下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实验)你能让一枚硬币浮在水面上吗?试一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2.(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或“金山词霸”)中查“假说”一词,了解:怎样提出假说?通过什么方法使“假说”成为“理论”?
3.(信息)登录互联网“Google”、“百度”、“sogou”等搜索引擎,搜索“分子”一词,了解更多与分子有关的知识,将这些知识筛选整理后与同学交流。
 

 
 
美妙的现象,尖锐的问题,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教师不居高临下,不空洞说教,而是同学生一起“站在起点看终点”,即把实验现象、巨幅画面抛给学生,用极富冲击力的情景撞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地想、主动地说,让学生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实实存在,毫无做作。
 
 
 
 
 
 
 
 
 
 
 
 
 
 
 
 
 
 
 
 
 
 
 
 
 
 
 
 
 
 
 
 
 
 
 
 
 
 
 
 
 
 
 
 
 
 
 
 
 
 
 
 
 
 
本环节用大量实验、事例或音像资料等,来检验或说明“猜想”。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头脑中自主建构、“生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意识到,猜想和假说必须接受大量实践的检验,方能形成科学“理论”。
 
 
 
 
 
 
 
 
 
 
 
 
 
 
 
 
 
 
 
 
 
 
本节课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研究微观世界的基本方法。这里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使得本节课的意义和价值更大。
 
 
 
 
 
 
 
 
 
 
 
 
 
 
 
 
 
 
 
学生不仅在探究中学习,还在阅读中学习,在玩耍中学习,整节课有张有驰,劳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
 
 
 
 

10.4   飞出地球
教材分析: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人对与走宇宙的认识过程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
了解人类如何飞出地球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观察图片和动手做实验,了解人类对宇宙结构的探索历程,培养同学们探究科学的能力,学习科学家们探索自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我国载人航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提出者和基本观点,万有引力。
太阳系的图景,万有引力的感受。
实验器材:细线,小钩码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数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课件展示:宇宙的图景
1 指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宇宙画面。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句话观后感———宇宙是神秘的(生回答师总结)。
2 由教师讲述:宇宙的神秘引发人类去追逐飞天的梦想!富于智慧的中国人终于圆梦了!如前几天神州六号上天及安全返回!(展示神州六号上天的视频画面指导学生观看画面)       
 3正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画面,忘乎所以的时候,教师提醒大家思考———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渴望离开地球,去探索地球外面的空间。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那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的飞上了天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课题“飞出地球”。
(二) 探索的历程
教师讲述:在远古的时候,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玫集当时天文学之大成,提出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学说,简称“地心说”。“地心学”模型流行了1000多年,直到1534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建立了“日心说”模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古人的宇宙图景”这部分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这两种理论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3)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
(生作答师总结)
观察是研究天体运动最基本的方法,意大利诗人卡里马赫曾教导哥白尼说,天文学家只有两样法宝,数学和观察。
    根据对天体位置及运动的观察记录,天文学家就可以运用数学工具构筑一个宇宙模型,“地心说”和“日心说”就是两种典型的模型。

老师讲述:虽然“地心说”和“日心说”各有其局项性,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错误向正确靠近的,且逐步深化的。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于1687年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运用它可以解释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模型,为后来的飞天之路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取得划时代的进步!
课件展示“万有引力定律的简介”
说明: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实验来“模拟万有引力实验”,感受一下它的存在!
 学生自带器材(细绳和实心小球)完成教材图5—21(a)实验,师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感受万有引力的存在。
(三)怎样才能飞出地球去
教师在上面的“模拟万有引力实验”的基础上设疑:当小球的速度加快时,你感受的拉力有什么变化?你们猜想能出现什么现象?
生实验师提示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实验完成后请学生作答!进一步设想当速度达到一定的时候绳会断,小球将飞出去!师引导:当速度很大时物体有没有可能飞离地球呢?
展示课件——介绍三种宇宙速度
如果物体达到7.9千米/秒的速度,就可以围绕地球运行而不落下来,这个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如果速度达到11.2千米/秒,我们就称它为第二宇宙速度,可以摆脱地球引力束缚在太阳系内飞行,但不能摆脱太阳的引力控制。当速度大于16.7千米/秒的速度,就可以飞出太阳系了,这就是第三宇宙速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7页的图5—22,师再介绍我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我国在航天领域也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传统美德,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方针,研制出了"长征一号"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从此进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建国50年来,我国航天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让我们来简要回顾我国的航天历史吧。1964年7月19日,成功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5年11月26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3天后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年以后,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2月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1号"。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3号"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取得了为国外发射卫星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启动。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发射了"神舟号"试验飞船,21日在内蒙古安然着陆,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在此之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项技术。在2010年以前,我们的宇宙飞船将有可能访问月球。2020年左右,我们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然而,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美、俄两国存在差距,特别在星际探索领域有较大差距。我们期待我国航天工业再接再厉,创造新的辉煌!希望同学们现在一定要学好科学知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小结
探索的历程  1“地心说”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玫(约90~168)提出的 
            2“日心说”直到1534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建立了“日心说”模型。
            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于1687年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飞出地球的方法 三种宇宙速度 
(五)作业: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
            完成《学案》
(六)板书设计
                     课题  飞出地球 
                              托勒玫:  地心说
一  对宇宙图景的不同认识
哥白尼:  日心说
二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物体间均有引力)
三 飞出地球:速度足够大,梦想成真
教学反思:
 
10.5   宇宙深处
教材分析:太阳系的结构,银河系的形状和大致尺度,宇宙的结构层次和尺度。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系家族的成员
了解银河系的形状和大致范围
了解从地球到整个宇宙的结构层次和各层次的大致尺度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宇宙结构层次和尺度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宇宙之大,激发探索宇宙奥秘和开发天空新家园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的结构层次和尺度。
宇宙之大是学生难以想象的,让学生形成大致正确的宇宙图景。
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数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引入课题
3分钟
 
师:成语“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叙述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人造地球探测卫星,去观测在地球以外的星体的有关情况,我国也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将拉开我国航天技术探索宇宙的又一篇章。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在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认识了物质的分子世界,知道了物质是由一些基本粒子构成的。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去走出地球,到物质世界的另一极——宇宙中去看看。
 
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天体现象的成语和故事
通过师生互动,创设情境,产生求知欲
 

新课教学
5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们的宇宙”图片
 
认识宇宙是由许多星系组成的
 
在课前进行一些资料的搜集与准备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发现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课堂交流增大信息量,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拓展延伸
12分钟
师:关于“银河系”,你知道或搜集到哪些知识。与大家交流一下。
 
 
 
 
 
 
 
师:太阳系,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
投影图片:人类登陆月球的历程——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师:今天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比哥白尼时代更进一步。在地理课上同学们学过,那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恒星?
师:人们仰望浩瀚的星空,仔细观测,发现大部分的星体的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我们称这些星体为恒星。现代观测发现,实际上这些恒星并不“恒”,不是绝对不动的,他们的相对位置其实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用很精确的天文仪器已经观测到它们的运动。
归纳:根据上述的的交流与学习,我们已经大概知道宇宙的一些知识,其实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借助于多媒体影像资料,追溯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播放Discovery碟片,了解宇宙的奥秘。
师: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路程叫光年(l.y);取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AU)。
介绍:1AU=1.946×1011m         1 l.y =9.461×1015m
介绍:地球到织女星的距离大约是24.5l.y
地球到牛郎星的距离大约是16l.y
牛郎星到织女星的距离大约是12l.y
提出新问题:
科学家现在认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交流:银河系的有关知识,太阳系的有关知识等
学生资料:九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由“九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学生展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谈谈中国人的飞天梦及我所知道的登月“嫦娥计划”
生:自身能够发光的星体叫恒星
生:恒星是指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变的星体
 
 
 
 
 
 
 
 
 
 
 
 
 
 
 
 
 
 
 
 
 
 
 
观看碟片,交流感受与体会。
 
 
 
 
 
 
 
 
 
 
 
 
 
 
 
 
 
 
 
 
 
 
 
 
 
 
生:起源于宇宙大爆炸
阅读书本上关于“宇宙大爆炸”得有关知识。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材料。
增强对历史、地理、天文和新知识的搜集与了解,有机地进行学科渗透。
 
 
 
 
 
 
 
 
 
 
 
 
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活动与交流,扩大知识领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堂小结
 3分钟
师: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及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停止过。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
 
学生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交谈体会
通过学生畅谈学习体会的方式,将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巩固新课
5分钟
课内:评价手册(过程评价)
课外:评价手册(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WWW(1-3)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并做好复习和课外探究的准备。
给学生留有消化、扩充的余地,便于巩固和提高。

教学反思: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