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真题 > 高二
 

2013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单元能力复习题17

上传时间: 2014-08-16

上传者: admin

星级: 一星级

文件大小: 152KB

分享到: 更多


立即下载

所需下载精品点:5

免费下载:

喜讯:云计班班通倡导免费下载,首次注册即赠送 500 精品点,邮箱验证赠送 60 精品点,完成首个资源下载赠送 60 精品点,每天登陆赠送 20 精品点。

 

上传资源:一星加5点,二星加10点,三星加20点,四星加60点,五星加120点。比如某资源被评五星,课件每被下载一次,给上传者送120*60%精品点,下载10次,上传者被加720精品点。各位老师多多上传,共建免费课件资源下载平台。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

[考查范围:第三单元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只可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
D.牛顿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D3-1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D.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图D3-1
  
图D3-2
4.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线如图D3-2中A、B所示,则(  )
A.μA=μB,mA>mB    B.μA>μB,mA<mB
C.μA>μB,mA=mB  D.μA<μB,mA>mB
5.如图D3-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时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

图D3-3
A.a1=a2=0
B.a1=a,a2=0
C.a1=a,a2=a
D.a1=a,a2=-a
6.如图D3-4所示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为载人箱,B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若电梯中乘客的质量为m,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在电梯即将到顶层前关闭电动机,靠惯性再经时间t停止运动卡住电梯,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则t为(  )

图D3-4
A.        
B.
C.
D.
7.如图D3-5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2m,物体B的质量为m,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用水平力F向右推A使A、B一起加速运动,则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图D3-5
  
图D3-6
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电梯的天花板上竖直悬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并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D3-6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t1时刻到t2时刻,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B.从t3时刻到t4时刻,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C.开始电梯可能停在10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D.开始电梯可能停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0楼
二、实验题(共18分)
9.(6分)如图D3-7所示是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三条a-F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D3-7
①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相同
②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③直线1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④直线3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最大
10.(12分)实验室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滑轮、小车、小木块、长木板、停表、砝码、弹簧测力计、直尺,要求同学们用它们来粗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实验中因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必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完成该实验,即:先保持________不变,验证物体________越小,加速度越大;再保持________不变,验证物体________越大,加速度越大.
(2)某同学的做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小木块构成一斜面,用小木块改变斜面的倾角,保持滑轮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小车沿不同倾角的斜面由顶端无初速释放,用停表记录小车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改变斜面倾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停表记录小车下滑相同距离(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所经历的时间,而不是记录下滑相同时间所对应的下滑距离,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较准确地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则需利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图D3-8是某同学得到的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上,其零刻线和计数点O对齐.

图D3-8
①下表是某同学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的记录表,其中最后两栏他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线段
OA
…
…
…



数据(cm)
…
…
…
…



②由以上数据可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其中打E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取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54分)
11.(15分)如图D3-9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正下方,A、B距离为b,两绳另一端在C点相接并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AC的长度为b,绳BC的长度为b.两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求: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2)为不拉断轻绳,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图D3-9
12.(19分)如图D3-10所示,有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串在长为0.5 m的轻杆顶部,轻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由静止释放小球,经过0.5 s小球到达轻杆底端,试求:
(1)小球与轻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在竖直平面内给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轻杆方向的恒力,使小球释放后加速度为2 m/s2,此恒力大小为多少?

图D3-10
13.(20分)如图D3-11所示,皮带在轮O1、O2带动下以速度v匀速转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皮带AB 段长为L,皮带轮左端B处有一光滑小圆弧与一光滑斜面相连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右端后,能在皮带带动下向左运动,并滑上斜面.已知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
(1)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右端A处,求其运动到左端B处所需的时间;
(2)若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右端A处,求其运动到左端B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3)物体无初速放上皮带的不同位置,则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也不同.设物体放上皮带时离左端B的距离为s,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请画出h-s图象.

图D3-11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
1.B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选项A错误.牛顿运动定律都是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在微观、高速的情况下不成立,选项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点含义,一是所有物体都有惯性,二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并不能完全包含这两点意义,选项C错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选项D错误.
2.B [解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选项A错误;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要受到太阳的引力,且引力方向沿着两个星球的连线指向太阳,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D错误.
3.C [解析] 根据题意,瓦在竖直面内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结合弧形瓦的特点对其截面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FN1=FN2,且FN1与FN2的合力为FN,而FN=mgcosα.若两杆间的距离不变,FN1与FN2均与瓦的质量成正比,则摩擦力f=2μFN1与质量成正比.为了防止瓦被损坏,应使瓦块下滑的加速度减小,而a=,与质量无关,故选项A、B错误.增大两杆间的距离,FN不变,FN1与FN2将增大,则摩擦力增大,加速度减小,符合题意,选项C正确.减小两杆间的距离会使加速度增大,选项D错误.
   
甲          乙
 
4.B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解得a=·F-μg,由此可知:a-F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质量的倒数,所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再由纵轴截距截距可得μA>μB,所以选项B正确.
5.D [解析]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得拉力F=(m1+m2)a.突然撤去F,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弹簧在短时间内弹力不会发生突变,所以A物体受力不变,其加速度a1=a.以B为研究对象,在没有撤去F时有:F-F′=m2a,而F=(m1+m2)a,所以F′=m1a;撤去F则有:-F′=m2a2,所以a2=-a.选项D正确.
6.D [解析] 设钢索对载人箱和人整体拉力大小为T,对载人箱和人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m)g-T=(M+m)a,对平衡重物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Mg=Ma,联立解得a=,再由运动学规律v=at,得t=,选项D正确.
7.B [解析] 对整体:F-μ·2mg=3ma,对物体B:F′=ma,联立得F′=,选项B正确.
8.D [解析] 由图可知:从t1时刻到t2时刻,弹力小于钩码重力,钩码处于失重状态,A项正确;从t3时刻到t4时刻,弹力大于钩码重力,钩码处于超重状态,B项正确;根据题目的情景,电梯可能是先加速向下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再匀速向下运动,加速度为零,最后减速向下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9.②④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F,直线的斜率等于质量的倒数,三条直线的斜率不同,说明三条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同,由图可知,直线1的斜率最大,所对应的总质量最小;直线3的斜率最小,所对应的总质量最大.
10.(1)合外力 质量 质量 所受合外力 (2)①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②记录更准确(或:更容易记录,记录误差会更小,时间更容易记录,方便记录,方便计时,位置很难记录等类似答案均正确)
(3)①表一
 
线段
OA
…
…
…
OE
OF

数据(cm)
…
…
…
…
7.00
9.40

或表二
线段
OA
…
…
…
DE
EF

数据(cm)
…
…
…
…
2.25
2.40

②0.233
11.(1)g (2)3g
[解析]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
因为AB=BC=b,AC=b,故绳BC与AB垂直,θ=45°.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tanθ=ma
解得a=g.
  
甲       乙
 (2)小车向左加速度增大,AB、BC绳方向不变,所以AC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最大时,小车向左加速度最大,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Tm+mgtanθ=mam
因T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
12.(1)0.25 (2)8 N或24 N
[解析] 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
又x=at2
联立解得μ=0.25
(2)若F垂直杆向下,则mgsinθ-μ(F+mgcosθ)=ma′
解得F=8 N
若F垂直杆向上,则mgsinθ-μ(F-mgcosθ)=ma′
解得F=24 N
13.(1)+ (2)mv2 (3)如图所示

[解析] (1)由μ>可得mv2<μmgL
说明物体到达B之前就与传送带共速,设其加速度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
加速阶段的时间为 
t1=
加速阶段的位移 
s1=
匀速阶段的时间 
t2=
总时间t=t1+t2
联立解得t=+
(2)物体在加速阶段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Δs=vt1-vt1
产生的热量Q=μmgΔs
联立解得Q=mv2
(3)如图所示
 
 
 
 
 

下载说明:

1.
云计班班通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站用户上传,如有侵犯版权,请与客服联系,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
客服邮箱:service@yjbbt.com 客服专线:4006-690-418 客服QQ:8641595
2.
如果发现不能正常下载该资源,请检查以下问题;如检查后正常,请举报该资源。
(1)是否为网站内的注册用户,是否登录本网站;
(2)账户内的云币是否足额;
(3)账户内的精品点是否足额。
3.
如果发现下载的资料存在问题,可向网站客服投诉。请明确告知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及存在问题。投诉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双倍返还消费的云币。
4.
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料(如引用,请注明来自本站)。一经发现, 云计班班通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诉的权利。

资源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点击左侧字符可切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