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传资料388套 / 总1188,912

新注册会员35人 / 总7910,418

首页 > 资讯 > 备考策略 > 小考备考方案
 

小考备考方案

2013-05-23 02:37:18     来源: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复习中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促进全面提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将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状况,对于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复习、考试及毕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学情分析:
    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和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与分析,为毕业总复习积累了一些知识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对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还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而且六年的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使得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给小学毕业总复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再加上有的家长对毕业考试已基本不作要求,对学生的督促有所放松,而后进生对知识的遗忘率更高,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加上我校毕业班的学生有许多是孤儿,原来的学习就不是很系统,基础知识不扎实。针对这样的现象,确定如下的复习目标。
二、 复习目标: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复习目标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程度。
     3、查漏补缺。结合我班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没有空间想象能力)。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等等。
5、重点关注学困生和后进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三、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按教材中整理与复习中的四大板块进行复习。按4周计算(最多25节课左右)每个版块中要有小节测试,板块之后要有综合测试,针对测试情况查缺补漏,主要针对中下学生(称之为补漏复习)。这一轮复习也就称之为补漏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与代数 ( 7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 ,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 ,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板块综合测试题,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2课时)。
    6、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 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7、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 ,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8、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 ,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9、掌握有关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以及按比例分配等问题的解法。掌握各种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 二)、空间与图形(5课时)
   本版块内容包括图形的、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段。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这部分内容从纵向看,按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顺序进行整理。从横行看,无论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都可以归结为图形特征的认识,周长、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与巩固。
    2、图形与变换。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 注意组织必要的动手操作,促进思考、分析,借助直观解决问题。
    3、图形与位置。包括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方向和使用路线图。复习时,重视形体知识内在关系的梳理与认识,形成较清晰地知识网络;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相关表象,数形结合处理好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
( 三)、统计与可能性(3课时)
这部分内容集中整理了义务教育第一、二学段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主要有统计表,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能性等。教学时注重过程性目标,经历数据的统计过程。重视培养统计观念。
   (四)、综合应用(2课时)
这一板块让学生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轮复习再次回归教材(11册、12册)归类复习,并进行综合测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5课时左右)
四、具体措施 
1、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活学习潜能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我们对他们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点学生心理,少一点疾风骤雨,多一点阳光明媚,少一点呵斥,多一点呵护。针对愈临近毕业,教师要用温馨营造“平常”氛围,避免过度紧张,来稳定学生的情绪。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导”——后进生找自己优势,努力提高成绩;“抚”——中等生加强自信心教育,补薄弱学科;“激”——优等生引进竞争机制。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结合复习要求,凸显课堂魅力  
我们要认真备好复习课的教案,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特别是向40分钟要质量,搞好课堂教学,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在复习课中,首先目标要简明,不能面面俱到。其次,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上好复习课,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把已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加以回忆,并进行系统的整理,不是讲授新知识。在回忆和整理时,要多让学生发言,互相补充,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明确的知识网络。这样易于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印象深刻,同时使学生感到通过整理和复习确实有所提高,从而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3、确保练习的精致合理,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中,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但是如果不厌其烦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让学生在“练习——再练习”的重复的作业堆里徘徊,大量耗费了本属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这就有悖于我们预期想要的结果了,所以,练习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上,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练习,体现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优化作业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地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布置作业上,我注重分层布置,根据知识水平的差异,分为两三层,每一层的目标要求都不一样,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注重学生的提优补偿,促进个性发展  
在复习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独立作业,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错误的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继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成绩较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他们补充的提高题,提高他们复习的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着重帮助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以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之,通过期末整理与复习, 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有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