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友社区

查找标签:中考政治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4:57:22

2013中考政治必背十六类关键概念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微博)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4:55:25

2013中考思想政治中的"一二三四"

11.“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三位伟人”,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相应产生的三位伟大人物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四”:1.“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即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3.“‘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4.“四大工程”,即西部大开发中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4:53:46

2012陕西中考政治试题整体评述

2012陕西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覆盖面较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问法也比较灵活,达到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总体要求。从试题的质量上来讲,本套试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在题型上,它选用了直观生动的漫画题、图表题,出题方式灵活,第5、25题带有图表和漫画,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试题的选材也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不仅易于理解接受,比如5、6、小题的选材,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套试题不仅重视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而且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

一、以热点新闻为依托考查知识掌握能力

今年中考选材时效性强,材料鲜活可感。无论是时政选择题的考查,还是材料题,都紧紧把握住了热点,不会使考生感觉陌生。如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今年较为热点的话题。主题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符合时代潮流。考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分析这些热点材料,方能准确的得出答案。

二、在生活化设计中考查 考生的价值观

今年的试题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强试题的生活化设计,在生活化情景与生活化问题结合中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如25题以“学雷锋”这个常见的生活话题考差了中考各个板块的知识。这些生活气息很浓的问题来自生活情景,支撑考生回答好这些问题的,是考生对试题所反映的生活现象的正确理解、认识和判断,融进了考生一定的态度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判断就不会正确地回答问题。

三、沿袭传统,有所创新

从问题来看,基本沿袭了往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设置传统,选择题,主观题。但今年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主观材料题中,除了沿袭以往的原因、措施、评价等题型外,增加了22题的填空题,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题型。虽然题型较新,但在我省的模拟考试中及预测中均体现了此种题型,并且25题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相信考生可以轻松作答。

四、学科能力的考查加强

今年的试题更加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首先,非选择题都有一个明确的探究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材、设计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其次,设置指向明确的开放性问题,给考生提供一个发挥个性的空间、展示能力的平台,以考查考生对所学内容价值的理解及综合学习能力。再次,增强问题探究性,让考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综合反映考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释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2012年的中考试卷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需要增强考生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以轻松应对考试。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4:52:20

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选择题与简答题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首先,要注意审题。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填人题后括号”。单项选择一般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也就是说,不选的项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项,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单项选择要求应选项准确、客观,表述无歧义。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人题后括号”。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三是审问题,单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前提、中心内容。关键、说到底、根本点、本质、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问法,选择时才会目的明确。

其次,要认真分析选项。分析选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二是要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关系。(l)要分析题干与题肢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必然的联系则选,没有必然的联系则不选;(2)分析题肢是否符合题干在条件、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即外延是否相等,如果符合要求则选,不符合要求则不选;(3)看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如果是直接联系则选,如果是间接联系,则属于二级引申,不选。

再次,要分析不选的情况。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排除法的关键是确定不选项的情况。常见的不选情况有:错误的选项不选,如关键字词错误、关系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等;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不选,如与材料无关、答非所问、供选题肢过宽、供选题肢过窄等。

例1.(单项选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GDP由2004年世界排名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但是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依然位于世界100位以后。产生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人口总量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技巧:试题以我国GDP总量和人均GDP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即把握这种巨大反差的内涵,试题中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指GDP总量大,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低,位于世界100位以后。因此,产生反差的原因是我国人口总量大。

例 2.(多项选择)从 2004年起,我国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这种做法()

A.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

C.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D.是新形势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BCD

解题技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呢?我国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就是新形势下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试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所学内容,认真分析材料。本题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与共同富裕没有必然联系,故不选A,其他三项都符合要求。

例3.(多项选择)“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这一名言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荣辱观的启示是()

A.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

B.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

C.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

D.辛勤劳动,远离好逸恶劳

参考答案:AD

解题技巧:试题以名言为载体展示材料,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同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回答这类题时关键是理解材料(名言)的内涵,完整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中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勤俭节约,B、C项不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解题方法

首先,认真审题。认真阅读材料及问题,完整把握题目的中心内容及要求。对于直言式的简答题,要把握问题的关键;对于材料式、漫画式、图表式的简答题,要学会提炼,把握问题的中心内容、层次并揣摩命题意图。

其次,构思答案。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要求和课标要求构思答案。在答题时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展开深入论述,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最后,规范答题。答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内容完整、表述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规范,不乱写乱画。

例1.一天早晨,小强与小刚一起骑自行车上学。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他们对亮起的红灯视若无睹,径直闯了过去。

为了劝说他们以后不要闯红灯,你将如何去说服他们?

参考答案:

(1)从个人角度看,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2)从法律角度看,闯红灯是违法行为,遵守法律规定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3)从道德角度看,闯红灯妨碍了他人的正常通行,是一种不道德行为,青少年要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解题技巧:试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回答。在答题时,要结合所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放开思维,从个人角度、法律角度、道德角度等方面回答。

例2.下面为甲、已两家造纸厂处理工业废水的图示:

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大:选择题与简答题
 

(1)图示中哪个造纸厂工业废水处理的方法是科学的?有什么好处?

(2)请说明不科学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会造成哪些危害。

参考答案:

(1)乙厂废水处理方法是科学的,这样做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2)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解题技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试题以此为背景,给出两家造纸厂处理工业废水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分析这两种方法。试题简明扼要,内容丰富,以图表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两家工厂在处理污水时的不同选择,而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在答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表,认真审题,找出两个图表的区别。然后,根据问题,围绕所学内容回答,如在回答第一问时,可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回答。在回答第二问时,可以从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回答。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4:50:53

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辨析、观察、活动与探索

 

辨析题解题方法

首先,弄清要求。辨析题既要求“辨”,即辨别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全面,又要求“析”,即对正确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对错误的观点将其改正并分析其原因,观点不全的要补充完整并分析。辨析题是辨与析的有机结合,不能只辨不析,也不能只分析为何错误不分析为何正确。

其次,总结类型。辨析题常见的类型有:观点正确或错误,观点正错交杂,观点部分正确(前对后错或者前错后对)。从展示形式上看,有直言式辨析题、材料式辨析题、漫画式辨析题。辨析题的发展方向往往是这几种类型和这几种形式的巧妙结合。

再次,掌握方法。首先要对辨析题分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辨别分析。观点正确的可以从“为什么”角度分析,观点错误的可以从“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分析,观点正错交杂的可以从“在什么情况下正确”、“在什么情况下不正确”、“如何补充完整”等角度分析。在辨析时避免单向思维,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

例1.现阶段,只要解决好人口问题,就能彻底解决资源问题。

参考答案: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由于人口数量多。素质低,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使我国资源问题更加紧张。(2)解决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解决资源问题。(3)要解决资源问题,还要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寻求新的替代资源等。

解题技巧:本题将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的本来面目,其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密不可分,不能分割。本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可以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答题时,既要看到人口问题对资源问题的影响,还要看到人口问题只是影响资源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对于这些方面也要分析。

例 2.自主创新是长大参加工作以后的事。

参考答案: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创新,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2)民族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人。只有提高青年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3)我们长大参加工作以后固然要创新,但我们从小就应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解题技巧: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政府日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因此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试题以此为背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在答题时,可以从肯定创新的作用、积极进行创新。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创新而不是参加工作以后才创新等方面回答。

观察与思考题解题方法

首先,全面审题。审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审材料,把握材料的层次及关键词、主要内容;审问题,把握问题的条件、范围及其他方面规定性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审要求,观察与思考题比较灵活,形式多样,要求各异,因此要审清题目的要求,避免答错方向。

其次,组织、构思答案,找准、找全要点。可以围绕知识体系,逐层分析材料,从多个方面组织、构思答案。

最后,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答题方法。观察与思考题类型比较多,主要有文字类材料、图表类材料、漫画类材料,每类题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答题时,要在把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 1.小江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在他的成长记录袋里,记录了下面两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

成长记录一:我在学校附近利民超市买东西,营业员多找给我30元钱。我没有贪小便宜,当时就把钱退还了营业员。

成长记录二: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校举办了图片展、征文评比、歌咏比赛、观看影片等一系列活动。我写的《电影〈长征〉观后感》获得学校一等奖。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小江“退钱”的行为进行评析。

(2)我们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小江“退钱”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2)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培养不怕困难和不怕牺牲的品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等。

解题技巧: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跨度比较大。表现在截取学生小江生活中的两个不同片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试题具有很强的引导性,通过学生小江的表现,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回答第一问时,要掌握评析的要求,即既要表明观点,还要阐述原因。在回答第二问时,要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多角度分析问题。

活动与探索题解题方法

活动与探索类试题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题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活动与探索类试题日益涌现,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活动与探索类题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探究性、开放性、引导性等特点。活动与探索类题以活动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等多种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答活动与探索类试题时,要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特点,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2006年3月 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某校开展了以“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明事理〕请你说说开展“知荣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主题活动的意义。

〔知荣辱〕在主题班会上,小华出示了两幅漫画,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这两幅漫画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分别进行评析。

〔辨是非〕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对当前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归纳并填写在表中。(每栏至少填写两项)

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辨析、观察、活动与探索
 

市场见闻放学偶遇

参考答案:

〔明事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校园风气,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知荣辱〕《市场见闻》:销售者见利忘义、欺骗顾客、缺乏诚信,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诚实守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诚实信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

《放学偶遇》:生活中有的人法律意识强,能自觉遵纪守法;有的人法制观念淡薄,好逸恶劳。遵纪守法是道德高尚的表现,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法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应依法打击。

〔辨是非〕①应倡导的行为: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自觉做好值日等。②应反对的行为:比吃比喝,考试作弊等。

解题技巧:试题以某校开展主题活动为载体,从明事理、知荣辱、辨是非等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掌握理解。在设问上,由明事理、知荣辱到辨是非层层递进,由知、信到行,逐步深人。在回答第一问时可以围绕教材内容从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等角度分析。在回答第二问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角度回答。在回答第三问时,要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3:24:20

中考考纲解读:地理需加强读图练习

考纲动向

要按照《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梳理,把握初中地理知识结构、地理主干知识。一方面注意总论与区域地理的联系与结合,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与同类地理事物的对比与分析,找出异同。

复习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特别要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近年的试题多以图为背景进行设问,同时也加强了对图中信息提取、分析、加工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读图、识图和分析地图技能的掌握,努力提高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有利于帮助同学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专家建议

近年来的试题趋向于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复习中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关心国内外时政大事和生存环境,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事实材料,加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课本的结合,如今年大家关注的奥运会,可结合资料分析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中考备考辅导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3:23:29

中考政治复习策略:走出思维误区

常常听到有的初三考生误解说:政治学科花再多的精力,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笔者感到有必要就如何学习好政治学科,抓好初三政治复习,提高学科成绩问题,向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建议。

正确认识开卷考试 很多考生都会这样认为:政治学科反正是开卷考试,因此“平时根本就不需要多花时间、考试前只需看看考纲、考试时能多抄点内容”即可。然而这样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

初三政治学科开卷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考生能力上的要求很高而且试题灵活,有一定难度,涉及知识面又广,因此开卷考试试题要比闭卷考的试题难度更大。

因此为了帮助考生能更好地全面进行复习,提醒考生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建议考生们必须走出这一认识上的误区。 加强基本理论的复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简称考纲)是初三思想政治课总复习和初中毕业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每个考生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复习及把握内在的联系。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考纲,熟记一些重要的观点,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中考备考辅导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2:58:13

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选择题与简答题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首先,要注意审题。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填人题后括号”。单项选择一般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也就是说,不选的项不一定都是错误的项,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单项选择要求应选项准确、客观,表述无歧义。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人题后括号”。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三是审问题,单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前提、中心内容。关键、说到底、根本点、本质、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问法,选择时才会目的明确。

其次,要认真分析选项。分析选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二是要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关系。(l)要分析题干与题肢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必然的联系则选,没有必然的联系则不选;(2)分析题肢是否符合题干在条件、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即外延是否相等,如果符合要求则选,不符合要求则不选;(3)看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如果是直接联系则选,如果是间接联系,则属于二级引申,不选。

再次,要分析不选的情况。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排除法的关键是确定不选项的情况。常见的不选情况有:错误的选项不选,如关键字词错误、关系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等;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不选,如与材料无关、答非所问、供选题肢过宽、供选题肢过窄等。

例1.(单项选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GDP由2004年世界排名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但是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依然位于世界100位以后。产生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人口总量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技巧:试题以我国GDP总量和人均GDP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即把握这种巨大反差的内涵,试题中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指GDP总量大,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GDP低,位于世界100位以后。因此,产生反差的原因是我国人口总量大。

例 2.(多项选择)从 2004年起,我国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这种做法()

A.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

C.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D.是新形势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答案:BCD

解题技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呢?我国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就是新形势下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试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所学内容,认真分析材料。本题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与共同富裕没有必然联系,故不选A,其他三项都符合要求。

例3.(多项选择)“不要把浪费当成潇洒,你挥霍的是一种修养;不要把节俭看成尴尬,你培养的是一种美德。”这一名言对我们今天树立正确荣辱观的启示是()

A.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

B.遵纪守法,反对违法乱纪

C.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

D.辛勤劳动,远离好逸恶劳

参考答案:AD

解题技巧:试题以名言为载体展示材料,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同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回答这类题时关键是理解材料(名言)的内涵,完整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本题中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勤俭节约,B、C项不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解题方法

首先,认真审题。认真阅读材料及问题,完整把握题目的中心内容及要求。对于直言式的简答题,要把握问题的关键;对于材料式、漫画式、图表式的简答题,要学会提炼,把握问题的中心内容、层次并揣摩命题意图。

其次,构思答案。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问题要求和课标要求构思答案。在答题时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展开深入论述,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最后,规范答题。答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内容完整、表述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规范,不乱写乱画。

例1.一天早晨,小强与小刚一起骑自行车上学。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他们对亮起的红灯视若无睹,径直闯了过去。

为了劝说他们以后不要闯红灯,你将如何去说服他们?

参考答案:

(1)从个人角度看,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2)从法律角度看,闯红灯是违法行为,遵守法律规定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3)从道德角度看,闯红灯妨碍了他人的正常通行,是一种不道德行为,青少年要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解题技巧:试题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回答。在答题时,要结合所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放开思维,从个人角度、法律角度、道德角度等方面回答。

例2.下面为甲、已两家造纸厂处理工业废水的图示:

2013中考政治解题技巧大:选择题与简答题
 

(1)图示中哪个造纸厂工业废水处理的方法是科学的?有什么好处?

(2)请说明不科学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会造成哪些危害。

参考答案:

(1)乙厂废水处理方法是科学的,这样做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2)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解题技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试题以此为背景,给出两家造纸厂处理工业废水的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分析这两种方法。试题简明扼要,内容丰富,以图表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两家工厂在处理污水时的不同选择,而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在答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表,认真审题,找出两个图表的区别。然后,根据问题,围绕所学内容回答,如在回答第一问时,可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回答。在回答第二问时,可以从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回答。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中考备考辅导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2:48:41

2012陕西中考政治试题整体评述

2012陕西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覆盖面较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问法也比较灵活,达到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总体要求。从试题的质量上来讲,本套试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在题型上,它选用了直观生动的漫画题、图表题,出题方式灵活,第5、25题带有图表和漫画,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试题的选材也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不仅易于理解接受,比如5、6、小题的选材,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套试题不仅重视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而且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能力的考查,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

一、以热点新闻为依托考查知识掌握能力

今年中考选材时效性强,材料鲜活可感。无论是时政选择题的考查,还是材料题,都紧紧把握住了热点,不会使考生感觉陌生。如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今年较为热点的话题。主题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符合时代潮流。考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分析这些热点材料,方能准确的得出答案。

二、在生活化设计中考查 考生的价值观

今年的试题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强试题的生活化设计,在生活化情景与生活化问题结合中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如25题以“学雷锋”这个常见的生活话题考差了中考各个板块的知识。这些生活气息很浓的问题来自生活情景,支撑考生回答好这些问题的,是考生对试题所反映的生活现象的正确理解、认识和判断,融进了考生一定的态度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判断就不会正确地回答问题。

三、沿袭传统,有所创新

从问题来看,基本沿袭了往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设置传统,选择题,主观题。但今年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主观材料题中,除了沿袭以往的原因、措施、评价等题型外,增加了22题的填空题,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题型。虽然题型较新,但在我省的模拟考试中及预测中均体现了此种题型,并且25题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相信考生可以轻松作答。

四、学科能力的考查加强

今年的试题更加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首先,非选择题都有一个明确的探究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材、设计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其次,设置指向明确的开放性问题,给考生提供一个发挥个性的空间、展示能力的平台,以考查考生对所学内容价值的理解及综合学习能力。再次,增强问题探究性,让考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综合反映考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释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2012年的中考试卷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需要增强考生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以轻松应对考试。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中考备考辅导  

浮沉 文章 2013-03-25 02:47:51

中考政治十大易混淆概念总结

1.公民与人民

(1)性质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

(3)权利义务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公民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

(4)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往往是群体概念。

2.权利与权力

(1)性质不同:权利属于法律上的概念,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如公民享有选举权、批评建议权等。权力属于政治概念,强调的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强制力)或者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权)。

(2)行使主体不同。权利的行使是一般主体,而权力主要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处分方式不同。权利一般可以放弃和转让,而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和转让。

(4)社会功能不同。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

3.法治与法制

(1)法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合法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属于制度的范畴,其精神实质是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以及普遍遵守。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

(2)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改造,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

(3)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4.责任与义务

(1)责任是指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该做某些事情。它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如对他人的承诺、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2)义务是指履行义务的主体依法应当作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满足其他权利人利益的法律约束。义务由法律规定、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履行。

5.国策与战略

(1)国策即国家的基本政策。国策的制定,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现实阶段。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对外开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男女平等、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等。

(2)战略是指在发展过程中经过推敲、思考后的计划,它涉及到国家经济、国防、工业、农业等方面。我国的发展战略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三步走”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

6.基本国情与重要国情

我们把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内部所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称之为国情。国情可分为三大类: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是任何国家发展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重要国情:①人口国情: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②环境国情: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③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低,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7.改革开放与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包含两层含义,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8.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是我国“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在199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总体小康已于2000年实现,其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是党的十六大上确立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将于2020年实现,其特点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9.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二者的关系是: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为实现最高理想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

10.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的最高理想,它将是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我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

标签: #中考政治   #中考备考辅导  

 共有10条记录          第


发布文章

作文、论文、日记、新闻等等长篇大论都可以在这里发布

标题(可不填)

内容